幼儿园科学活动《今天你喝水了吗》课程设计【优质3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今天你喝水了吗》课程设计 篇一
幼儿园科学活动《今天你喝水了吗》课程设计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水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物质,对于幼儿来说,饮水更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习惯。为了培养幼儿正确的饮水意识和习惯,我们开展了《今天你喝水了吗》的科学活动课程。本次课程将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饮水方法。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幼儿正确的饮水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2. 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课程内容:
1. 水的重要性介绍
通过图片、故事和亲身体验,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展示各种生活场景中使用水的情景,比如洗手、洗菜、浇花等,引导幼儿思考没有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困难。
2. 水的实验
让幼儿亲自参与水的实验。教师可以准备几个实验项目,如观察水的颜色、观察水的流动性等。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饮水习惯养成
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幼儿了解正确的饮水习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幼儿模拟喝水的场景,比如上学途中口渴了该怎么办等。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到正确的饮水习惯的重要性。
4. 水资源保护
通过故事和图片,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性。教师可以讲解水的循环过程,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来源和去向,培养他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课程实施:
1. 教学方法:讲述、展示、实践操作、游戏等。
2. 教学媒体:图片、故事书、实验器材等。
3. 教学时间:每天一课时,连续进行一周。
4. 教学步骤:引导幼儿思考水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幼儿亲自参与,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理解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饮水习惯。
2. 观察幼儿在实验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通过课程结束时的小结,了解幼儿对水资源保护的理解和意识。
五、课程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幼儿对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饮水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互动,提高了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幼儿对于水资源保护的理解还有待加强,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此内容的讲解和引导。
幼儿园科学活动《今天你喝水了吗》课程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饮水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幼儿正确的饮水习惯,我们开展了《今天你喝水了吗》的科学活动课程。通过生动的故事、实践操作和游戏互动,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饮水方法,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幼儿正确的饮水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2. 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水对身体的作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课程内容:
1. 水的重要性介绍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水对身体的作用,如解渴、洗澡、清洁等。
2. 实践操作:观察水的流动性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观察水的流动性。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容器和不同的物体,让幼儿将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浮沉和水的流动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游戏互动:正确的饮水方法
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幼儿了解正确的饮水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模拟喝水的场景,如上学途中口渴了该怎么办等。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到正确的饮水习惯的重要性。
4. 资源保护:珍惜水资源
通过图片和故事,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珍贵性。教师可以讲解水的循环过程,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来源和去向,培养他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课程实施:
1. 教学方法:讲述、展示、实践操作、游戏等。
2. 教学媒体:故事书、图片、实验器材等。
3. 教学时间:每天一课时,连续进行一周。
4. 教学步骤:通过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水的重要性,进行实践操作和游戏互动,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理解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饮水习惯。
2. 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通过课程结束时的小结,了解幼儿对水资源保护的理解和意识。
五、课程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幼儿对水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饮水习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互动,提高了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幼儿对于水资源保护的理解还有待加强,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此内容的讲解和引导。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设计,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水的认识和饮水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科学活动《今天你喝水了吗》课程设计 篇三
幼儿园科学活动《今天你喝水了吗》课程设计
主要涉及领域:
科学、健康
活动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领域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一目标。“今天你喝水了吗?”这一数学活动正是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孩子从数学中量的感知出发,将600毫升这一抽象单位具体化,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了喝水次数与600毫升这一量之间的对等关系。孩子们通过观察、测量、探索、操作,感受到自己每天大概喝多少水才能使身体更健康。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幼儿在玩水、做小实验的过程中理解喝水的重要性,从而乐意主动安排饮水计划,自觉喝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活动目标:
1、学习测量每天饮水量的方法,能够尝试安排饮水计划。
2、懂得饮水对人体的重要性,有主动喝水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操作感知喝水次数与600毫升总量之间的对等关系。
2、难点:初步感受理解总量不变,每次的倒水量和倒水次数呈反比关系。
设计思路:
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喝水的'重要性→学习测量饮水量的方法一用小茶杯倒水的方法,感知大概需要用小茶杯倒几次水才够600毫升→自主制订饮水计划表,讨论合理性。
活动准备:
1、课件:健康小博士;2、量杯、杯子、一瓶水,红色小贴纸和若干小杯子贴纸人手一份;3、每人一张计划表;4、一个大水桶;抹布。
活动过程:
1、讲一讲一了解喝水对健康的重要性。
师:今天你喝水了吗?为什么要喝水?
幼:口渴、健康。
师:喝水之后有什么感觉?
幼:舒服、不渴。
师:如果你不口渴,还需要喝水吗?为什么?
幼: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回答。
看课件:健康小博士说喝水的好处。
2、找一找——学习测量饮水量的方法。
(1)了解幼儿大约每天必需的饮水量。
师:我们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
幼:自由猜测。
看课件:健康小博士说“小朋友至少需要喝600毫升白开水
。”(2)认识量杯,找600毫升的刻度。
师:600毫升是多少水呢?我们能用一个特殊的杯子量出来。这个大杯子就叫量杯,它能告诉我们600毫升是多少水。
师:量杯上有什么?
幼:观察发现有线——刻度,数字——多少毫升的水。
幼:用红色贴纸给600毫升做个标记。
3、量一量——操作探索,测量倒水的次数。
(1)幼儿尝试探索测量倒几次水正好是600毫升。
师:我们的小杯子上有没有刻度和数字?
幼:观察平时喝水的小杯子。
师:平时你每次要倒多少水喝呢?怎么才能知道我们每天喝多少水才够600毫升呢?我们要请大量杯来帮忙。教师示范测量方法。
师:你平时喝多少水,就先在小杯子里倒多少,然后倒进量杯里,就像我们喝了一次水。试试要倒几次水才能到600毫升?
幼:幼儿操作,倒一次水,就在桌角上贴一个水杯贴纸记录。
师小结:矿泉水瓶里还有水吗?水到哪里去了?量杯里有多少水?原来,我们每天最少要喝差不多这样一瓶水呢!
(2)幼儿比较倒水次数的多少与每次倒水量之间的关系。
师:你贴了几个小杯子贴纸?
幼:点数水杯贴纸。
师:你倒了几次水?和XX小朋友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
师:同样倒了600毫升水,为什么有人倒4次水,有人要倒8次?
幼:猜测倒水次数与每次倒多少水是有关系的。
看录像:初步感受倒水量和倒水次数的关系。
师:他们倒水的次数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多?(有的人每次要喝大半杯水,所以只倒了X次,有的人每次喝的水少、所以要倒很多次呢!)
4、贴一贴——自主设计饮水计划表,安排每天的喝水计划。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每天至少要喝多少水呀?
幼:600毫升。
师:可是如果我们一次喝这样600毫升的水,行不行?我们一天要分好几次喝呢!这么多水怎么在一天中喝完呢?我们来计划一下吧!这里有一张计划表,上面画着什么?幼儿讨论什么时候需要多喝些水,为什么。
师:请你把刚才贴在桌子上的水杯撕下来,贴到表格不同的时间里。
幼:相互交流,讨论同伴的计划是否合理。
展示个别幼儿的表格,共同讨论合理性。
师小结:如果我们按自己订的计划喝水了,身体会变得更健康。但有的孩子每次只倒一点点水,那可能要喝十几次呢!所以每次喝水时可以适当多倒一点,这样就能减少喝水的次数了。在夏天、运动或生病之后,还可以增加喝水的次数。
5、理一理——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把桌上的水倒回大水桶里,回教室再调整一下你们的计划,然后按计划喝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