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梳子》教案(通用3篇)
幼儿园中班《梳子》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用《梳子》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教案目标:
1. 帮助幼儿提高自己梳头发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3. 提高幼儿对个人卫生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梳子》绘本。
2. 一面镜子。
3. 梳子。
教学过程:
1. 开场导入:
教师出示梳子,与幼儿一起观察梳子的形状、颜色,并与幼儿分享梳子的作用。
教师问:你们有没有自己梳头发的经验呢?你们觉得梳头发有什么好处?
2. 欣赏绘本《梳子》:
教师向幼儿展示《梳子》绘本,介绍绘本的故事情节。
教师朗读绘本,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进行观看。
3. 引导幼儿梳头发:
教师向幼儿展示梳子的使用方法,教会幼儿正确握持梳子的方法。
教师示范梳头发的步骤,引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梳头发。
教师逐步放开对幼儿的指导,让幼儿尝试自己梳头发。
4. 自主梳头发活动:
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一面镜子和梳子。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头发,并鼓励幼儿尝试自己梳头发。
教师适时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坚持完成梳头发的任务。
5. 总结反思: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梳头发的过程,询问幼儿梳头发时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强调梳头发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梳头发的练习,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2. 引导幼儿关注个人卫生,讲解洗头发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幼儿园中班《梳子》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用《梳子》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教案目标:
1. 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梳子》绘本。
2. 美术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
1. 开场导入:
教师出示梳子,与幼儿一起观察梳子的形状、颜色,并与幼儿分享梳子的用途。
教师问:你们有没有与他人分享过梳子的经验呢?你们觉得与他人分享有什么好处?
2. 欣赏绘本《梳子》:
教师向幼儿展示《梳子》绘本,介绍绘本的故事情节。
教师朗读绘本,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进行观看。
3. 分享梳子活动:
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一把梳子,并要求幼儿与旁边的同伴分享梳子。
教师引导幼儿在分享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幼儿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4. 美术活动:
教师为幼儿准备美术活动材料,如颜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用美术材料创作一幅关于梳子的画作。
教师鼓励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与同伴合作,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技巧。
5. 展示和交流: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鼓励幼儿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夸奖,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总结反思: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分享梳子和创作画作的活动,询问幼儿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强调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
教学延伸:
1.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分享物品和经验,培养分享和合作的习惯。
2. 组织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幼儿园中班《梳子》教案 篇三
幼儿园中班《梳子》教案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初步学会朗诵。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激发孩子对妈妈的爱。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梳子一把;诗歌图谱一张;优美的背景音乐;录音机。
挂图一张,上面画有四幅小图①妈妈给我梳头我给妈妈梳头②一棵枝叶在飘动的树③轮船在海中航行。
活动过程:
一、教师直接出示梳子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梳子)
2、师:梳子有什么作用?
3、师:谁帮你梳过头发?什么感觉?
4、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梳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听,诗歌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二、完整欣赏诗歌,初步了解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画面和意境。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诗歌中,说了些什么?
三、结合大图书,分两部分欣赏诗歌,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朗诵第一部分:妈妈用梳子—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
(1)诗歌中妈妈为什么要帮我梳头发?
(2)我为什么也帮妈妈梳头发呢?(启发幼儿说出:妈妈
爱我,我爱妈妈)2、教师朗诵第二部分: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
(1)风是谁的梳子?梳着谁的头发?诗歌中是怎么表达的?风真的是梳子吗?为什么说风是树的梳子?
(2)船是谁的梳子?梳着谁的头发?诗歌里面是怎么描述的?为什么诗歌中会这么说?
四、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结合图谱,初步学习完整朗诵诗歌。
2、结合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3、幼儿分小组接念儿歌。
五、拓展想象:让幼儿自由想象,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进行仿编。
1、师提问:风除了像树的梳子之外,还像什么东西的梳子?
除了风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像什么东西的梳子?
2、幼儿自由讨论及尝试仿编,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适当的引导。
3、师幼共同梳理仿编内容。
六、延伸活动:
提供背景图及小图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继续仿编。
附诗歌:
梳子
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
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
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
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
诗歌《梳子》活动反思
《梳子》是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颖奇特的诗歌。诗歌从妈妈和孩子互相梳头谈起,用比拟的手法,将风比作树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儿面前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在活动中,我直接出示梳子导入活动,并让幼儿谈一谈“谁帮你梳过头发?什么感觉?”在亲切的谈话中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紧接着直接引出诗歌的名称《梳子》,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理解环节,教师通过出示与诗歌相对应的图片,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想象,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教师通过对幼儿讲述语言的加工、整合,组织成诗歌中的语言。此环节,幼儿通过观察具体的画面情景讲述,思维特别活跃。在重点理解“风真的是树的梳子及船真的是海的梳子吗?”这两句时,佳炜小朋友说:“树的枝条特别长,像女小朋友的头发,风就来给它梳头了,梳得整整齐齐的。”泽鑫小朋友说:“海很大,船在上面开来开去的,后面有很多浪花,就像梳头一样。”幼儿通过自己对画面的观察与理解,讲述起来语言流畅、想象丰富,满足了孩子自我表现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小百科:梳理头发的工具。在华夏上古文明时代,由轩辕黄帝的王妃——方雷氏启发于鱼骨而发明创造,最初得名因用木头所制,也称为木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