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梅花》教案【通用3篇】
幼儿园中班《梅花》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观察梅花,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观察梅花,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一盆盛开的梅花。
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梅花的生长变化过程。
3. 记录学生观察结果的笔记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引入梅花的话题,询问学生是否见过梅花,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梅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梅花的外观特点,颜色、形状等,并引导学生用手轻轻触摸梅花的花瓣,感受花瓣的柔软和花朵的香气。
3. 图片展示: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梅花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梅花从花苞到盛开的过程。
4.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梅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帮助学生总结梅花的特点和生长规律。
5. 观察记录:学生用笔记本记录他们观察到的梅花的特点和生长变化过程。
6. 分享和展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7. 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8. 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植物园或花坛,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教学评价:
1. 观察记录:学生的观察记录是否准确、详细。
2. 参与讨论: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拓展活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梅花,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但是,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环节,下次可以加入植物种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植物的生长过程,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幼儿园中班《梅花》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用梅花制作手工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制作手工,加深对梅花的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梅花的图片或手绘图。
2. 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展示梅花的图片或手绘图,向学生介绍梅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制作手工:教师向学生展示用彩纸制作梅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梅花手工。教师可以提供梅花的模板,让学生根据模板进行剪裁和粘贴。
3.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制作梅花手工,如加上叶子、枝干等。
4. 展示和欣赏:学生完成手工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展示和欣赏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用手工作品来描述梅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5. 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梅花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它们。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手工带回家,与家长一起欣赏梅花的美丽。
教学评价:
1. 制作手工:学生的手工制作是否精致、美观。
2. 创意发挥:学生是否能够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3. 表达能力:学生能否用手工作品来描述梅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制作梅花手工,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了对梅花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制作手工的时间可能比较长,下次可以适当压缩制作时间,以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将手工带回家,与家长一起欣赏梅花的美丽,增强家校合作。
幼儿园中班《梅花》教案 篇三
幼儿园中班《梅花》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
2、体验点画的快乐。
3、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梅花,范画,颜料,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初步了解梅花结构特征。
(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
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
二、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1)老师示范每一个步骤并进行详细介绍,幼儿要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结束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