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测量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3篇】
自然测量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测量——幼儿园大班教案
引言:
自然测量是指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和描述来了解自然现象的过程。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和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本篇教案将介绍一节针对幼儿园大班的自然测量课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录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
2. 自然测量相关的实物材料,如测量尺、天平、计时器等;
3. 图片和视频资源,以便引起幼儿的兴趣;
4. 活动区域的准备,确保安全和秩序。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 展示一些自然测量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自然测量的经验和想法。
2. 探究活动(15分钟):
-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组自然测量的实物材料;
-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这些实物材料,并提出问题;
-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测量实践,如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等。
3. 讨论和总结(15分钟):
-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测量实践;
- 引导幼儿总结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引导幼儿思考自然测量的意义和应用。
4. 创造活动(15分钟):
- 提供一些自然测量的任务,如测量教室内各种物体的大小或重量;
- 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测量实践,并记录结果;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经验。
5. 结束活动(5分钟):
-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 引导幼儿表达对自然测量的兴趣和想法。
四、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记录个别幼儿的观察和测量结果;
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五、延伸活动:
1. 继续进行自然测量的实践活动,如测量花朵的花瓣数、测量水的温度等;
2. 定期组织自然测量的比赛和展示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节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探索活动和创造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比较的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引导幼儿思考自然测量的意义和应用,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自然测量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二
标题:探索自然测量——培养幼儿科学思维的教学设计
引言:
自然测量是幼儿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观察、记录、比较和描述来了解自然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本篇教案将介绍一节针对幼儿园大班的自然测量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记录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
2. 自然测量相关的实物材料,如测量尺、天平、计时器等;
3. 图片和视频资源,以便引起幼儿的兴趣;
4. 活动区域的准备,确保安全和秩序。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 展示一些自然测量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自然测量的经验和想法。
2. 探究活动(15分钟):
-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组自然测量的实物材料;
-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这些实物材料,并提出问题;
-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测量实践,如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等。
3. 讨论和总结(15分钟):
-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测量实践;
- 引导幼儿总结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引导幼儿思考自然测量的意义和应用。
4. 创造活动(15分钟):
- 提供一些自然测量的任务,如测量教室内各种物体的大小或重量;
- 引导幼儿分组进行测量实践,并记录结果;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和经验。
5. 结束活动(5分钟):
-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 引导幼儿表达对自然测量的兴趣和想法。
四、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表现,记录个别幼儿的观察和测量结果;
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五、延伸活动:
1. 继续进行自然测量的实践活动,如测量花朵的花瓣数、测量水的温度等;
2. 定期组织自然测量的比赛和展示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节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探索活动和创造活动,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比较的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引导幼儿思考自然测量的意义和应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自然测量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三
自然测量幼儿园大班教案
集体活动(一):量一量(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感知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3、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学具:
(1)各种长度不同的量具
(2)记录用的作业单、笔等
3、教学用品:相等长度的小课桌若干、其他等物
活动过程: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儿的测量兴趣
T: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们幼儿园也将要打扮一新,我们要给这里的小桌子做一个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样大小,现在我们就来量量看,桌子有多长。
二、幼儿自选一种量具进行测量。量好后,请幼儿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三、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的.测量方法与结果。
教师讲述正确的方法:要求每次测量注意首尾相接。
讨论:量相同的桌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
幼儿讨论
小结:
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
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四、幼儿换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和第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再次感受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五、师生共同小结
在测量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家测量相同的小桌子,用的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最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