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惯性玩具【精选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惯性玩具 篇一

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中,引入有趣的惯性玩具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们理解和学习惯性的概念。这些玩具不仅能够提供娱乐,还能够激发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一种常见的惯性玩具是滑轮车。滑轮车由车身和四个轮子组成,车身上有一个小空间,可以放置一些小物品。当幼儿们将滑轮车推开时,车身内的物品会因为惯性而向前滑动,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滑轮车上的物品运动的轨迹,来理解惯性的概念。

另一种有趣的惯性玩具是弹簧车。弹簧车由一个车身和四个弹簧脚组成,车身上也有一个小空间可以放置小物品。当幼儿们将弹簧车推开时,弹簧脚会向上弹起,然后再回弹到原来的位置。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弹簧脚的弹起和回弹的过程,来探索惯性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在进行这些惯性玩具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们思考。例如,为什么滑轮车和弹簧车会继续滑行或弹起呢?这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惯性,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它的状态。通过这样的引导,幼儿们可以自主思考和发现,从而加深对惯性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幼儿们一起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惯性的存在。例如,将滑轮车放在不同的斜坡上,观察滑轮车在不同斜度的斜坡上滑动的情况。幼儿们可以发现,斜坡越陡,滑轮车滑动的距离越远,这是因为斜坡提供了一个向下的外力,改变了滑轮车的状态。

通过这些有趣的惯性玩具和实验,幼儿们可以在玩中学,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他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惯性的概念,还可以培养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科学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引入有趣的惯性玩具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中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些玩具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幼儿们理解和学习惯性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惯性玩具 篇二

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活动中,引入有趣的惯性玩具可以帮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而惯性玩具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们亲身体验惯性的存在和影响。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们准备一些常见的惯性玩具,如滑轮车、弹簧车等,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深入理解惯性的含义。

比如,当幼儿们将滑轮车推开时,他们会发现滑轮车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才会停下来。这是因为滑轮车具有惯性,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会保持原来的状态,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它的运动状态。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惯性的存在和影响。

同样地,当幼儿们将弹簧车推开时,他们会发现弹簧车的弹簧脚会向上弹起,然后再回弹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因为弹簧车具有惯性,即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产生反作用力,使得物体恢复原状。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惯性的概念。

除了观察和实验,教师还可以与幼儿们一起设计一些简单的惯性游戏。比如,教师可以将滑轮车放在不同的斜坡上,让幼儿们观察滑轮车在不同斜度的斜坡上滑动的情况。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可以发现斜坡越陡,滑轮车滑动的距离越远,这是因为斜坡提供了一个向下的外力,改变了滑轮车的状态。

通过这些有趣的惯性玩具和实验,幼儿们可以在玩中学,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他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惯性的概念,还可以培养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科学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引入有趣的惯性玩具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中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观察和实验,幼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惯性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这种科学活动不仅能够提供娱乐,还能够激发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惯性玩具 篇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惯性玩具

  设计意图

  玩具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现如今,孩子手中会动、会唱、会亮的玩具应有尽有,大班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重复操作,他们常常会冒出许多富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动。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会跑得更快……甚至会产生拆开看看的欲望。顺应孩子的兴趣,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思考,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过程中。熟悉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激发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活动目标

  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具。

  2.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惯性、电动、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

  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

  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

  活动过程

  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动方式并分类

  1.幼儿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

  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的。

  (评析:开门见山式的导

入方式是大班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师有意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自由玩玩具的同时,了解玩具的启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

  (评析:教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同时,随机出示的标记卡无形中将幼儿自主操作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概括和分类。)

  3.引导幼儿按启动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评析:这一环节的操作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是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较为熟悉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后退",让幼儿承担检验的任务,给予幼儿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断的空间。)

  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师: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突然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

  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儿呢?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兴趣。)

  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师: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动手拆开看看吧!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

  (评析:分组拆卸玩具汽车是幼儿很乐意参与的任务,但两人分工合作、螺丝逆时针拆卸、有序放置螺丝钉等,都是需要帮助幼儿明确的操作要点。)

  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评析:从猜想到验证,这一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惯性玩具汽车后轮轴上带动着的惯性齿轮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教师不妨多留些时间,让幼儿充分观察和尝试。)

  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有充分的直观经验想表述出来。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发现的同时,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概念,帮助幼儿将所见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经验。)

  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师: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动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评析:民间惯性玩具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环节所获新经验的延伸,又帮助幼儿拓展了经验,激发了幼儿对惯性玩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老师的评语(推荐3篇)

1、可爱的宝宝,总是缺勤的你让很多老师想了又想、盼了又盼,你知道吗?老师想念你牙牙学语的天真表情,想念你充当小老师向小朋友发号司令的可爱动作,想念你听老师唱歌时的专注神情……想你,真的好想你!宝宝,下...
幼教资料2014-08-04
小班幼儿老师的评语(推荐3篇)

幼儿园大班活动灵巧的小手的活动设计【实用3篇】

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尝试用手作画,尝试用手的各个部位去点、蘸、拍、抓、拉、滚。2.体验用手进行想象、创作的乐趣,感受作品图案特别的美感。活动准备1.教具:范画三幅——第一幅:用手掌各个部位滚、印、拉出...
幼教资料2013-09-03
幼儿园大班活动灵巧的小手的活动设计【实用3篇】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游戏教学案例(实用3篇)

活动目标:1.感知纸杯做出的电话可以传出声音,并且进行交流。2.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喜欢和同伴玩科学小游戏。活动准备:1.空心传声筒人手1个。2.实心传声筒人手1个。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玩打电话的...
幼教资料2011-02-06
幼儿园小班打电话游戏教学案例(实用3篇)

适合幼儿园孩子启蒙的唐诗【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适合幼儿园孩子启蒙...
幼教资料2013-03-05
适合幼儿园孩子启蒙的唐诗【优质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胖厨师和小老鼠》(优质3篇)

活动目标:1.借助故事分辨胖厨师和小老鼠不同的音乐形象,并用身体律动创造性地表现音乐。2.愿意大胆表演胖厨师和小老鼠,体验音乐游戏的有趣和快乐。3.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
幼教资料2013-04-03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胖厨师和小老鼠》(优质3篇)

幼儿园《感知数位器》教学设计(优选3篇)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用数位器表示100以内的数字。 活动准备: 1、教、学具准备:教具数位器、金色珠、赛根板 2、操作册第8册第47页、48...
幼教资料2018-04-09
幼儿园《感知数位器》教学设计(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