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精彩4篇】
《一个人》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一个人》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适用年龄:3-4岁
教学目标:
1. 学习认识与描述自己的身体部位。
2. 学习使用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特征。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一个人》绘本故事书。
2. 幼儿园大班教具:身体部位拼图、镜子、毛绒玩具等。
3. 形容词卡片:高、矮、胖、瘦、快、慢、好、坏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一个人》绘本故事书,引导幼儿观察书中人物的身体特征。
2. 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体特征,例如: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认识与描述身体部位(15分钟)
1. 准备身体部位拼图,教师指着自己的头、眼睛、鼻子、嘴巴等身体部位,让幼儿跟着说出来。
2. 让幼儿自己动手拼出身体部位,同时说出拼出来的部位名称。
三、学习使用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特征(20分钟)
1. 准备形容词卡片,教师示范使用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特征,例如:我很高、我很矮、我很胖、我很瘦等等。
2. 让幼儿轮流选择形容词卡片,然后用所选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特征。
四、练习与运用(15分钟)
1. 教师给每位幼儿一面小镜子,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用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
2. 让幼儿两两分组,互相观察对方的身体特征,并用形容词来描述对方。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的身体部位和形容词。
2. 引导幼儿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其他人的身体特征,例如:他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他有什么样的眼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学会了认识和描述自己的身体部位,同时也学会了使用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特征。通过互动游戏和练习,幼儿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一个人》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一个人》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适用年龄:4-5岁
教学目标:
1. 学习认识和描述自己的身体部位。
2. 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自己的特征和行为。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一个人》绘本故事书。
2. 幼儿园大班教具:身体部位拼图、镜子、毛绒玩具等。
3. 形容词卡片:高、矮、胖、瘦、快、慢、好、坏等。
4. 动词卡片:跑、走、跳、爬、笑、哭、看、听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一个人》绘本故事书,引导幼儿观察书中人物的身体特征和行为。
2. 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体特征和行为,例如: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喜欢做什么?
二、学习认识和描述身体部位(15分钟)
1. 准备身体部位拼图,教师指着自己的头、眼睛、鼻子、嘴巴等身体部位,让幼儿跟着说出来。
2. 让幼儿自己动手拼出身体部位,同时说出拼出来的部位名称。
三、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自己的特征和行为(20分钟)
1. 准备形容词卡片和动词卡片,教师示范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自己的特征和行为,例如:我很高、我很瘦、我喜欢跑、我喜欢笑等等。
2. 让幼儿轮流选择形容词卡片和动词卡片,然后用所选卡片来描述自己的特征和行为。
四、练习与运用(15分钟)
1. 教师给每位幼儿一面小镜子,让他们仔细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用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
2. 让幼儿两两分组,互相观察对方的身体特征和行为,并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对方。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的身体部位、形容词和动词。
2. 引导幼儿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其他人的身体特征和行为,例如:他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他喜欢做什么?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学会了认识和描述自己的身体部位,并且学会了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自己的特征和行为。通过互动游戏和练习,幼儿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幼儿们也通过描述他人的特征和行为,培养了他们的关爱和观察他人的能力。
《一个人》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三
活动设计:
要让孩子理解本次活动的寓意的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然而对于孩子们,这些道理光用嘴巴说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我想通过故事、谈话、图片欣赏等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针对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完整的叙述能力及记忆力的坚持性缺乏等特点,我将本来要学习朗诵诗歌的重点放在了仿编诗歌上,同样帮助幼儿很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同时也能感受和运用诗歌优美的语言。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画面,并尝试着把四幅图连起来编一个故事。
2.尝试看图编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团结的力量大,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知道小朋友之间要友爱。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CD。
2.教具准备:关于诗歌的课件(一棵树、森林;一只鸟、许多鸟;一条河、大海;一棵草、许多草);一个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出活动。
教师请幼儿观察图片理解"一"的概念,引出主题。
二、根据课件观察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提问:
--图上画了什么?
--如果一棵小树离开 了森林,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孤独)
2.请幼儿把图上的内容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3.教师请幼儿观察第二幅图,提问:
--图上画了什么?
--小鸟为什么要聚在一起?
--如果有一只小鸟不跟大家在一起了,会怎么样?
4.请幼儿把图上的内容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5.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后两幅图,并说出相应的句子。
三、学习诗歌句式:一个人,就像……;只有……才会,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语言。
四、听诗歌,跟着朗读。
五、谈话讨论: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什么?那许多人有可以做什么?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一个人的孤单,许多人的快乐。)
六、拓展延伸:一个人还像什么?尝试创编。
一个人就像一支彩笔,只有很多颜色才能画出美丽的图画;一个人就像一滴雨,只有聚在一起才能流成一条小河;一个人就像一片树叶,只有回到妈妈怀抱才能把树妈妈打扮漂亮。
《一个人》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一些安全常识,如:陌生人敲门时不开门,不开煤气,不碰电器等,不做危险的事情。
2.建立初步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歌曲《小兔子乖乖》、PPT
教学过程:
一、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边唱歌边表演童话故事《小兔子乖乖》。
2.提问:
(1)小兔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2)大灰狼敲门的时候,小兔子是怎么做的呢?
3.引导幼儿根据歌曲表演内容回答。
4.师:小兔子真聪明,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没有给大灰狼开门,保护了自己。
二、情景表演,引导幼儿知道一个人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
1.创设情境:教师扮演陌生人,请幼儿扮演一个人在家。大家观看表演情景表演。 提问:如果你一个人在家,那你会怎么做呢?
2.小结:小朋友们做的真棒,都没有给陌生人开门,保护了自己,真了不起。
三、播放课件,能够分辨一个人在家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事不应该做的。
1.播放课件。
2.提问:"哪些是我们一个人在家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为什么?会出现怎么样的危险?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们不能独自走在阳台上,不能将手放进插座中,不能一个人走出家门,我们可以在家,看看书,睡午觉,玩玩具。要注意安全。
四、学教授儿歌《一个人要安全》,巩固幼儿一个人在家的安全知识。
小朋友,要记牢。一个人,呆在家,危险动作不去做,插座开关不乱动,小刀碗筷不乱碰,陌生人来敲门,千万别把门打开,做个安全好宝宝。
五、在音乐歌声中结束。
教师和全班幼儿一起边唱边跳《小兔子乖乖》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快乐中收获了知识。
2、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鼓励胆小的孩子。
3、给幼儿足够的空间,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