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设计(实用3篇)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泊船瓜洲》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和句子。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课本《泊船瓜洲》。

2. 多媒体设备。

3. 预先准备好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4. 合作小组。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自然风光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和热爱。

2. 学习课文(15分钟)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泊船瓜洲》,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朗读一段。最后,全班一起再读一遍课文。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然风光的描写词语或句子,然后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选择,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词语或句子。

4. 观察实践(15分钟)

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的自然环境中,让他们观察并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可以选择一棵树、一朵花或一片草地等,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子来描写。

5. 团队合作(2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色,例如日出、夕阳或湖泊等,然后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式和词语,合作创作一段描写这个景色的短文。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台朗读自己小组创作的短文。

6.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环境,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

7.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和感受自然环境,并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景色,使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式和词语。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泊船瓜洲》中的人物情感和思想。

2. 分析人物行为的原因和后果。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

1. 课本《泊船瓜洲》。

2. 多媒体设备。

3. 预先准备好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4. 学生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情感和思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好奇心和热爱。

2. 学习课文(15分钟)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泊船瓜洲》,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朗读一段。最后,全班一起再读一遍课文。

3. 分析人物情感和思想(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包括主人公和其他次要人物,讨论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推测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动机。

4.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讨论他们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后果,并且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5. 写作练习(20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思想,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某个人物内心活动的短文。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或者结合多个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写作。

6. 分享与总结(1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台朗读自己小组的写作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写作感悟和体会。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总结。

7.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观察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并写一篇短文描述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他们行为的原因和后果。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

  老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流。

  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累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二、知诗人,解诗题

  (一)知诗人

  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简介王安石。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使学生了解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二)解诗题

  学生:理解“泊”的意思。进而解题: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师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二、读诗文,明诗意

  (一)轻声读诗,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二)同桌交换意见。

  (三)师生合作读诗文,解诗意。

  1、指名读诗,引导读准”间、重、还”。

  2、共同动手正音。

  学生:拿出词典,动手查“间、重、还”的几种读音及每种读音所表示的意思。

  老师:出示课件作补充,你们看,瓜州在这儿,京口在它的对岸(江南),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无锡市。京口和瓜州,一个在江南,一个在江北,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四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所以应读一声。再看钟山在京口的西边(在南京)。王安石的家就在钟山南面的半山园。这个“重”这会儿你一定能读准了。

  3、理解“数重山”中“数”的意思。

  老师:看来从瓜州到王安石的家乡钟山就一条(横向的)河、几座山的距离,离得很近了,往下读。

  学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理解“绿”和“还”的意思。

  绿:吹绿、染绿。

  还:归、在本诗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师:现在这个“还”的音你能读准了吗?

  5、回过头复习“泊、间、数、绿、还”几个字的意思。

  6、再次轻声读诗,然后拿出课堂笔记本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写成后交流。

  诗意:(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三、入诗境,悟诗情

  1、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诗描绘的画面。

  老师: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吹醒了柳树,吹来了燕子,吹美了大江南岸,闭上眼睛想象春风带给江南什么样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们积累的好词佳句哟。

  学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2、体会诗人用词的传神

  老师:春风给江南送来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诗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读时耐人寻味,那就是---“绿”,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相信你会更进一步的感受出诗人对词的推敲及用词的准确传神。

  3、读中领悟诗情

  老师: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自由读诗,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相关的词句。

  学生:自由读诗,读后发表意见。

  4、课件播放春天江南的美景,生欣赏后放声诵读古诗。再次感受诗人这个“绿”字的内涵。

  老师小结:“一水间,数重山”足以感受出诗人归心似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能马上回到家乡的惆怅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恋乡、思乡之情。

  四、总结学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五、背诵、默写古诗

  1、小声试背、同桌互背、男女生比赛背。

  2、打开作业本默写古诗。

  五、作业设计

  1、默写古诗

  2、说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3、小练笔: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话描写出来。(如果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写景的好词佳句会更好。)

  六、板书设计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一水间 归心似箭

  数重山 恋乡思乡之情

  又绿

  何时还 惆怅


相关文章

第三节真菌优秀教学设计【优选3篇】

篇一:第三节真菌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教材内容主要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从而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等方面的特征。由于教材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的密切结合,所...
教学资料2018-04-06
第三节真菌优秀教学设计【优选3篇】

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优质3篇】

阅读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有效的阅读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不仅需要老师用专业的教学策略加以引导,同时也需要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资料2011-05-07
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优质3篇】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推荐6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教学资料2011-05-02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推荐6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3篇)

  这篇课文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生动,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学习这篇课文吧。...
教学资料2015-05-01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3篇)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推荐6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兰兰过桥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兰兰过桥教学反思1《兰兰过桥》这篇...
教学资料2012-02-05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推荐6篇)

《黄河颂》教学设计(优选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教学资料2019-07-09
《黄河颂》教学设计(优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