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精彩5篇)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用《但愿人长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我选择了一首经典的诗歌《但愿人长久》作为教学素材。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渴望,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元素,适合用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诗歌《但愿人长久》的情感表达;

2. 运用适当的语言和表情,表达自己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教师出示《但愿人长久》的诗歌内容,鼓励学生默读一遍,并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步骤二:理解诗歌(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亲情、友情和爱情)

2. 诗歌中有哪些具体的描述和意象?

3. 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渴望?

步骤三:情感表达练习(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感主题(例如:亲情、友情或爱情),并根据选择的主题,用适当的表情和语言,表达自己对该主题的感受。学生可以参考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自由发挥。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情感表达。

步骤四:情感交流(10分钟)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情感表达,并给予反馈和评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你对其他小组的情感表达有什么感受?

2. 你觉得其他小组的情感表达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他们的情感?

3. 你有什么建议,帮助其他小组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步骤五: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建立更深入的情感联系。

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在情感表达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情感的准确性。同时,可以收集学生的情感表达作品,评估他们对诗歌中情感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延伸: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经典诗歌或文学作品,进行情感表达的练习。他们可以用绘画、写作或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用《但愿人长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我选择了一首经典的诗歌《但愿人长久》作为教学素材。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渴望,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元素,适合用来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美。

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诗歌《但愿人长久》的文学特点;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教师出示《但愿人长久》的诗歌内容,鼓励学生默读一遍,并思考诗歌中所蕴含的文学特点。

步骤二:理解诗歌(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诗歌中有哪些具体的描述和意象?

2. 作者通过什么修辞手法表达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渴望?

3. 你认为这些意象和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步骤三:欣赏和分析(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其他经典诗歌的片段,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和苏轼的《水调歌头》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并与《但愿人长久》进行对比。

步骤四:文学创作(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情感主题(例如:亲情、友情或爱情),并用适当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一首诗歌或一段散文。学生可以参考课堂上学习到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步骤五:分享和反馈(10分钟)

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文学创作,并接受其他同学的反馈和评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你对其他同学的文学创作有什么感受?

2. 你觉得其他同学的文学创作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

3. 你有什么建议,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创作?

步骤六: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文学鉴赏的重要性。教师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评估:

教师观察学生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质量。同时,可以收集学生的文学作品,评估他们对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延伸: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经典诗歌或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创作。他们可以组织文学欣赏会,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文学作品,提升彼此的文学素养。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篇三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怎样度过的?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才上心头,却下眉头,许多写月的诗词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情愫。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所学过的有关描写月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诗词《水调歌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文

  出示诗歌《水调歌头》,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纠正学生读音。(阙,琼,绮)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想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学们在学习理解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但愿人长久》,仔细阅读这篇文包诗结构的作品,就能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

  三、精读诗文

  读了课文,你感受和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绪?(埋怨、宽慰)

  课文一至三小节描写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在中秋月圆之夜,诗人为何单单想起了他的弟弟呢?什么是手足情深?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深?指名同学朗读。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首诗里,同样也蕴涵着这样的感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来感受这种深深的思念之情。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写诗人的离愁别绪,自由读读这一段。你感受了怎样的意境?(《静夜思》)指名有感情地背诵李白《静夜思》,指导朗读描写月夜环境和诗人辗转反侧的句段。

  在皓月当空之时,诗人静思什么呢?齐声朗读诗人月下所思的句段。你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齐读句段。从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诗人的责怨,齐读句段体会感受;从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诗人的愤懑,再读句段,进一步体会感受。

  在诗人的诗中同样也蕴藏着这样的情绪,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绪。齐

读《水调歌头》。

  课文后面部分抒写了诗人的心情得到了宽慰,是什么让他得以释怀的?指名读课文的五至七节,指名学生说说诗人得到宽慰的理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引述第五自然段,分析诗人的情绪变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从离愁别恨中解脱出来,如皎皎明月般的胸怀。齐读〈〈水调歌头〉〉。

  三、总结全文

  自古多情伤离别,无数诗人墨客都表达这种情绪。苏轼也写了自己的离愁别绪,但最终得以解脱,不愧为大诗人、大文学家。让我们将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齐读课文及诗词。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要点:

  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演示课件:(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

  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

  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

  2、引入:(课件出示图片)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

  2、学生交流

  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

  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

  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3、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

  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

  4、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

  三、学习课文第4节

  1、过渡:(演示课件:课文插图)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

  2、指名朗读

  指导看图

  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

  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

  3、交流讨论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

  4、配乐朗读

  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指名朗读,齐读

  四、自由朗读5、6小节

  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

  2、交流讨论

  ⑴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

  ⑵“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

  联系上文说说

  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课件出示)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学生跟着老师读(师生共读)

  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

  5、指名再读意思

  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

  指名读意思

  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

  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

  7、出示词文,师范读

  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

  五、总结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词的全部吗?

  出示:师范读——课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吗?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苏轼的思亲之情。

  教学过程 :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苏轼。

  3、基础性诊断练习,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苏轼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诊断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进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认读生词。

  (2)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交待了苏轼创作的原因。

  (2)中秋节,各家团圆,而苏轼却“独在异乡为异客”,你还联想到什么诗句?

  (3)苏轼与弟弟感情如何?你从哪个词看出的?

  3、指导朗读

  (二)学习4-5自然段。

  1、诗人为什么睡不着?

  2、诗人为什么埋怨月亮?从那些词看出他的思亲之情?

  (1)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苏轼并未陷于怅恨之中,很快解脱,他转念又想到了什么?从哪看出他的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积极向上?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读诗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诗句。

  2、介绍古典诗词及《水调歌头》。

  3、听课文录音。练习朗读。

  四、总结课文,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总结全文。

  2、背诵《水调歌头》。

  五、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收集有关古典诗词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2、开展背诵“古典诗词”活动,将生活与学习相互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能力。

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最新3篇)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教学资料2013-07-02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最新3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经典3篇】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一) 设计思想 1、数学源于生活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一下激发了学生学圆的兴趣和需求。 2、强化操作,在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中感受圆的特征。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展现自己体会成功的...
教学资料2012-09-08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经典3篇】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学设计【推荐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发脾气的孩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爱发脾气的孩子...
教学资料2019-04-07
《爱发脾气的孩子》教学设计【推荐5篇】

影子教学反思(实用6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影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影子教学反思...
教学资料2017-02-07
影子教学反思(实用6篇)

《找春天》教学反思(通用6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找春天》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找...
教学资料2012-06-04
《找春天》教学反思(通用6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设计【优质5篇】

引导语: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有余...
教学资料2017-09-06
《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设计【优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