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母鸡》教案(实用6篇)

四年级《母鸡》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母鸡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描述母鸡的外貌特征。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母鸡的行为习性。

3.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展示自己对母鸡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PPT。

2. 母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1. 利用PPT展示母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母鸡的外貌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母鸡有哪些特点?它们一般生活在哪里?

Step 2 感知(10分钟)

1. 利用PPT或视频资料展示母鸡的行为习性,如啄食、孵蛋等。

2.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母鸡行为习性。

Step 3 理解(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母鸡行为习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母鸡为什么要啄食?为什么要孵蛋?

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运用生活常识进行解释。

Step 4 实践(20分钟)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母鸡的手工模型。

2. 提供参考模板,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

3. 鼓励学生在手工模型上添加自己观察到的母鸡特点和行为习性。

Step 5 展示(10分钟)

1. 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母鸡手工模型,并描述自己的创作理念。

2.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Step 6 总结(5分钟)

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母鸡的特点和行为习性。

2. 鼓励学生思考:母鸡的特点和行为习性与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

四年级《母鸡》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母鸡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2.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描述母鸡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母鸡的繁殖方式。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

1. PPT。

2. 母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孵化箱、鸡蛋、温度计等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1. 利用PPT展示母鸡的图片,让学生回顾母鸡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

2. 提问学生:母鸡是怎么来的?它们是如何生长起来的?

Step 2 感知(10分钟)

1. 利用PPT或视频资料展示母鸡的生长过程,如从孵化到长大的变化。

2.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母鸡生长过程。

Step 3 理解(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母鸡生长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母鸡的生长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母鸡要孵蛋?

Step 4 实践(20分钟)

1. 提供温度箱、鸡蛋和温度计等实验用具。

2. 让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模拟母鸡孵蛋的过程。

3. 学生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并观察和记录鸡蛋的变化。

Step 5 展示(10分钟)

1. 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自己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Step 6 总结(5分钟)

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母鸡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母鸡要通过孵蛋的方式繁殖?有没有其他繁殖方式?

四年级《母鸡》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2、通过读文,能说说母鸡是怎样的?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4、学会发现美,欣赏美。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两篇文章写法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质疑引入:

  1、关于这篇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同学们回家是认真读了书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里,看看作家是怎样描写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的?

  二、 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

  2、课文写出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再次读文,找出反映这两种观点的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向”、“不敢”。

  4、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

  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5、由开始的“一向”到最后的“不敢”,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6、那作者写《猫》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吗?那他是怎样写猫的呢?看看课文,再讨论讨论。

  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句:

  感兴趣的词语勾一勾,句子写一写,读一读。

  板 书

  猫——古怪、可爱 (围绕中心句写)

  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同的认识)

  (突出特点)

四年级《母鸡》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2.认识生字,了解母鸡的形象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2.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舍笔下的猫,性格古怪又淘气可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老舍笔下的母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打开课本,看一看吧!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画出生词,边画边读两遍。

  3.思考。

  (1)作者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讨厌 尊敬)

  三 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1.默读课文,出示投影。

  (1)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

  (2)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表现了母鸡的什么品质?

  2.小组交流讨论。

  第(1)题: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发狂炫耀。

  第(2)题:①精心保护鸡雏,很有责任感;②想方设法为鸡雏找食,表现出母亲慈爱的本性;③教小鸡生活的本领,很负责,很辛苦;④夜间啼叫保护小鸡,很勇敢。

  3.集体汇报。

  4.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作者改变了他一向讨厌母鸡的心思,因为他看到了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现在作者是什么心思?读第9自然段。(认为母鸡伟大,是英雄。)

  2.作者仅仅在写母鸡吗?(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无私。)

  3.看看作者写猫和写母鸡在写作手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1)结构清晰。《猫》写猫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母鸡》明显分为母鸡孵出鸡雏前和孵出鸡雏后

两部分。

  (2)叙述动物的特点,善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3)表现动物特点。对点滴小事进行具体的描写说明,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4)情感表达。《猫》始终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则有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对母爱的赞颂。

  (5)语言运用。语言生活化、口语化,有浓郁的“京味”.

  课后习题

  1.用“天?地?”的形式写四字成语。

  (1)形容大风时天地间暗淡无光。(天昏地暗)

  (2)形容声音大。(天崩地裂)

  (3)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天寒地冻)

  (4)形容时间长,永久不变。(天长地久)

  (5)形容包围严密,四面八方都布下了罗网。(天罗地网)

  2.后来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四年级《母鸡》教案 篇五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 、全班交流。

  3、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四年级《母鸡》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随文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体会本文与《猫》相比,不同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回顾课文《猫》,导入新课。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3、检查预习,正音:

  如怨如诉、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可恶、一撮儿毛

  (回忆旧知,为感知写作手法的差异埋下伏笔。)

  二、理清脉络,尝试分段

  1、找一找:

  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

  2、评议。

  (从作者的情感主线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感知写作线索。)

  三、研读文本第一部分,培养概括能力

  1、1~3段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母鸡令人讨厌?找到重点词、句划下来,想想原因。能干的孩子每段试用1~2个词概括原因。

  第一段:

  抓“没完没了”、“没有什么理由”等词,帮助学生提升概括:

  无病呻吟。

  (学生能总结出“吵闹”、“烦躁”即可。)

  第二段:

  抓 “忠厚”、“趁其不备”等词,概括:

  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第三段:抓“发狂”、“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等词,概括:

  自大、爱炫耀。

  (在研读中培养语感与概括能力;教师即时反馈提升学生的语言,加深理解。分层要求,兼顾差异。)

  随机理解句子:

  “母鸡下蛋的时候可爱叫了,就是聋(lóng)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体会画线部分夸张的写法,照样子说一说:

  这道题太简单了,___________________

  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写作方法,感受夸张手法的.生动幽默。仿照句子说话,进行迁移创造。)

  四、自主探究,围绕主题研读课文

  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说明这一原因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

  它负责、慈(cí)爱、勇敢、辛(xīn)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意义深刻,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聚焦中心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关键词句的敏锐度,也为学生解读作者态度转变的原因提供了依托。)

  2、围绕“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研究4~10段,圈划词句,说说感受,还可以写写旁注。

  3、自学、交流、补充、评议:

  预设要点:

  (许多词句中都蕴含好几层含义,学生只要能说得有理有据即可。)

  母鸡所做的一切(保护、喂养、照顾、教育子女)都是作为母亲尽责的表现。

  慈爱:

  “一点儿”东西就“紧”;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给鸡雏取暖;任凭鸡雏在它身上调皮,“一声”也不哼。

  勇敢:

  “不论……总是”;“假若……一定……连……”

  辛苦:

  “立刻警戒”:换词解释“警戒”,消瘦、夜间睡不好……

  (引导学生紧密围绕主题研究课文,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教师协助,在关键处予以提示点拨,为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心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4、感情朗读4~8段:

  体会母爱改变了母鸡,深入理解中心句。

  5、“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研究“不敢”,读出敬意。

  (自主研究、讨论后,再次聚焦中心句,带着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读,提升情感体验。)

  五、体会写作方法,尝试迁移运用

  1、引导理解作者对猫和母鸡情感的不同,造成写法的差异。对比优缺点能更突出转变的不易。

  (抓住情感线,大致感受写作手法的差异。)

  2、老舍现在对母鸡敬佩有加,再听到母鸡的叫声,还会觉得它烦吗?感兴趣的试完成三星题:

  改写课文第一段,写出“喜欢”的情感。

  (机动,视课堂时间,可安排回家完成。)

  【板书设计】

  无病呻吟 勇敢

  欺软怕硬 母爱 负责

  拼命炫耀 慈爱

  辛苦

  ……

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荷花》的教案【优秀3篇】

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学习六个生字“挨、莲、蓬、裂、姿、势”,理解“挨挨挤挤、花骨朵、饱胀、破裂、姿势”等词;3、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教案大全2015-04-01
三年级语文《荷花》的教案【优秀3篇】

中班教案《羊角球》(精彩4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羊角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班教案《羊角球》1活动目标发展幼儿...
教案大全2013-08-05
中班教案《羊角球》(精彩4篇)

《小鸟回家》中班美术教案【精简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鸟回家》中班美术教案(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鸟回家》...
教案大全2011-02-05
《小鸟回家》中班美术教案【精简6篇】

中班美工教案:做颗爱心给老师(实用3篇)

活动目标:1.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2.大胆尝试用美工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戴。3.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增进爱老师的情感。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活动前一天与家...
教案大全2017-08-08
中班美工教案:做颗爱心给老师(实用3篇)

《同唱歌》一年级音乐教案(优质3篇)

教学目标 一、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能按图格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教学内容 一、听《颂祖国》 二、唱《同唱一首歌》 三、编创与活动...
教案大全2016-07-07
《同唱歌》一年级音乐教案(优质3篇)

中班想象画:美容美发教案【精彩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想象画:美容美发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
教案大全2013-08-01
中班想象画:美容美发教案【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