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彩6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适用对象:中学生
教案编写人:XXX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古代典故《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品格修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及背景;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4.引导学生思考烛之武的勇气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导入(10分钟):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阅读理解(20分钟):
分组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和情节,并回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思辨讨论(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烛之武为何选择退秦师,他的勇气和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4.品格修养(15分钟):
通过对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他的品格特点,如勇敢、坚持、机智等。并与学生分享其他相关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
5.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资源:
1.《烛之武退秦师》故事文本;
2.分组讨论问题卡片;
3.教师准备的相关故事和案例。
五、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的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品格修养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的典故和故事,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或演讲活动,表达对烛之武退秦师的理解和思考。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适用对象:小学生
教案编写人:XXX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古代典故《烛之武退秦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品格修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情节及背景;
2.培养学生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烛之武为何选择退秦师,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4.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1.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或故事背景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阅读理解(20分钟):
师生共同阅读《烛之武退秦师》,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关键人物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人物分析(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如烛之武、秦师等,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和行为举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思辨讨论(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烛之武为何选择退秦师,他的勇气和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5.品格修养(15分钟):
通过对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他的品格特点,如勇敢、坚持、智慧等。并与学生分享其他相关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
6.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资源:
1.《烛之武退秦师》故事文本;
2.图片或故事背景介绍材料。
五、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的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品格修养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的典故和故事,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或角色扮演活动,表达对烛之武退秦师的理解和思考。
七、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三
定位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文言文的第一,选自《左传》,语言浅显,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幅较短。语文实践、探究主要让学生理解和分析烛之武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委婉曲折、层层深入的说辩艺术以及文章跌宕起伏的情节。
本单元四课文均属先秦历史散文,写人记事生动形象,都表现了人物的论辩才能,学习本单元,除了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知识和先秦历史散文的特点外,要着重了解烛之武、文种、邹忌、触龙的说辩艺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高中文言文学习开好头。
切入
1,你知道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打郑国吗?
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中的《重耳之亡》,了解“秦晋之好”和“城濮之战”的故事,以及《左传》的有关知识。课堂先由学生或教师讲述“秦晋之好”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读完这文章后,你觉得哪些方面值得你欣赏?
从文章出发,体会所表现的人物的语言艺术和闪耀出的智慧。还可以问学生: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他能够说服秦伯退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探究
1, 晋国为什么要联秦攻郑,即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针对此句教师先补充简易的秦晋郑楚四国形势图和战争的原因:秦晋围郑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另外,秦国也要争夺霸权,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
诱导学生思考本段的内容和上面的问题:
点拨: A 1 战争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B 1 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C 1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出原文的句子,然后分析探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对烛之武十分了解和信任,极力推荐,可是,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临危受命。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本段的重点在“说”,先让学生自读、讨论,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内容,再探究说辞的思路和艺术。
说辩内容: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
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
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君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君之所知也”,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5)“夫晋何厌之有”至“唯君图之”,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驻守。烛之武终于说退秦师。
说辩思路: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的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说辩艺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4, 这时,你觉得文中哪些方面值得你欣赏?
体会所表现的人物的语言艺术和闪耀出的智慧。烛之武的说辞仅百余字,语言精练,含义丰富。他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退师”,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和智慧。另外,晋文公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郑伯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既表现了秦伯大度宽容,又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力荐烛之武,也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知人善谏。这些无不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光芒,都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5,就伊拉克问题,让学生假定自己是伊拉克、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任意一国的大使,去游说另一国家。
着重让学生掌握说辩艺术,学习古人的智慧。说辩也要学会知己知彼,以退为进,利诱对方,推知心理,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层层推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方引证,推测未来,阐明利害等。
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与课文作比较,进一步了解《左传》中人物的说 辩艺术。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 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 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
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左传·齐桓公伐楚》)
①齐管仲是从哪几个方面替齐国攻打楚国找借口的?楚国使者是如何应对的?②齐侯是如何恃强威胁楚国的?屈完又是怎样应对的?③四个人物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点拨:管仲先借周召康公赋予齐的权力和先君拥有的势力范围,认为可以攻打;再直接指出楚国有两大错误,认为应该攻打。管仲振振有辞,咄咄逼人。楚国使者委婉迂回,针锋相对。齐侯既虚情假意,又炫耀武力,恃强威胁。屈完先指斥齐侯,再不甘示弱给以回击。
实践要点
1,明晰辩辞思路,分析说辩艺术:让学生分别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边议边问,不可面面俱到地串讲课
文,主要让学生比较双方问答的侧重点、角度、思路,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把握语言特点,不必追求统一结论。
2 ,智慧借鉴:对于文中的人物,要让学生站在欣赏的角度去学习,不论国家、派别、地位,只要是智慧,对我们有用,就值得去学习和借鉴。因此,有必要对文中每位人物加以思考和探讨。
(陕西/刘康民)
《烛之武退秦师》微型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习《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
掌握“若”、“说”、“辞”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设计:
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
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请学生熟读全文。
第一课时
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
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内容:A、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B、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地位: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并完成课后第一题:
重、难点句子解释: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
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
小结:
布置作业: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二课时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
请学生思考课后练习一:
明确:1、2、3、4小题的答案分别在一、二、三、四段中。
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三段:烛之武退秦师。
第四段:晋师撤离。
人物形象:
问: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谁?(烛之武)
问: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他发牢骚,这会不会影响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确:这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
概括这个形象的特点:
长期得不到重用;
发牢骚,真实的存在;
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勇气和信心;
胸有成竹,对矛盾了如指掌;
言辞委婉曲折有感染力。
写作特色:
伏笔与照应:
秦、晋围郑的原因(矛盾小)--退秦军(伏笔)
“秦、晋围郑”,“国危矣”--“夜缒而出”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联合,貌合神离,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危在旦夕--烛之武是希望--长期不用,辞--许之,退秦师--晋欲攻--晋退
详略得当:
详: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因。
略:其他经过。
五:字词总结:
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古今异义: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项活动的主人。
夫人:古,(fu),那人;今,妻子。
一词多义:
军:名,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量词;动,驻扎。
其:代,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些”;连,“如果”,“假使”;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形容词词头,无义。
焉:代,相当于“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兼词,“于何”,在哪里,“于此”,在这里;副,相当于“乃”、“则”、“就”;语气词;形、副词词尾,……的样子。
六、小结: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
《课课练》。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识记文中的文言现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点拨法,巩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二、教学过程: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越国以鄙远 越国:国名 B. 若不阙秦 阙:亏损,削弱
C. 唯君图之 图:考虑,谋划 D. 不知 知:同“智”
8.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⑥
9. 烛之武的话中表现外交辞令中婉曲表达方式的是( )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三、课堂小结
10. 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 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 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防守。
D. 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11、见导学案
【翻译略】
【解析】
7. A解析:越过晋国。
8. C
9. B解析:其中的“敢”是个谦词,“执事”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0. A解析:文中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六
[学习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习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