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语文教案【优秀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语文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使学生了解古代齐国的政治风貌,了解邹忌的聪明才智和敢言直谏的精神。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正直勇敢行为的崇尚。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分析邹忌的言辞技巧和对齐王的讽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关于邹忌和齐王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
2. 阅读理解(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邹忌为什么对齐王纳谏的事情感到气愤?
(2)邹忌通过什么方式向齐王讽刺?
(3)邹忌的讽刺手法有哪些?
(4)邹忌的讽刺是否起到了作用?
3. 分析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理解邹忌的讽刺手法和对齐王的批评。
4. 语言表达(15分钟):
让学生模仿邹忌的讽刺手法,以齐王纳谏的事情为素材,写一篇讽刺文章。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力。
5. 总结(10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分析问题,表达观点,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语文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使学生了解古代齐国的政治风貌,了解邹忌的聪明才智和敢言直谏的精神。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正直勇敢行为的崇尚。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分析邹忌的言辞技巧和对齐王的讽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关于邹忌和齐王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话题。
2. 阅读理解(20分钟):
让学生先阅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邹忌为什么对齐王纳谏的事情感到气愤?
(2)邹忌通过什么方式向齐王讽刺?
(3)邹忌的讽刺手法有哪些?
(4)邹忌的讽刺是否起到了作用?
3. 分析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理解邹忌的讽刺手法和对齐王的批评。
4. 语言表达(15分钟):
让学生模仿邹忌的讽刺手法,以齐王纳谏的事情为素材,写一篇讽刺文章。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力。
5. 总结(10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分析问题,表达观点,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语文教案 篇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初中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本文学习古人说话的艺术
[教学重点]
1、熟悉和掌握词类活用的特点
2、了解和掌握宾语前置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一节
导语
我国有句名言叫做:“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确实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
行,然而,我们知道现在有一种药,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没有不逆耳却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难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做的。(书写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授课过程
一、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先预习课文。
提示:请注意先看“预习提示”,然后再看课文。
二、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标题应该如何理解?
这是个兼语结构
三、请同学们思考:邹忌为什么会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邹忌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
四、请问,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五、请注意一下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
三问: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
下赏
三时: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六、分析三文的设喻
联想
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七、请找出本文词类活用的例子
吾妻之美我者
吾妾之美我者
吾友之美我者
美,这里是形容词活用做动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八、请分析这一句话“忌不自信”
这是一句宾语前置,即:“忌不信自”
九、熟悉课文,处理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联想
妻私我→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