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经典3篇】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
课题: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
教材版本:高中语文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分析烛之武在故事中的角色转变和内心变化;
3. 掌握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1. 《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本材料;
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秦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3. 学生课前准备的PPT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用视频或图片展示秦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于《烛之武退秦师》的兴趣。
2. 学生课前准备的PPT展示,简要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二、阅读和分析(30分钟)
1. 学生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本材料,理解故事情节。
2. 分组讨论,分析烛之武在故事中的角色转变和内心变化。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解读文学作品(15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和艺术特点。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解读观点。
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20分钟)
1. 学生针对《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某一段文字进行朗读和解读。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读观点,并进行互动讨论。
五、课堂总结(10分钟)
1.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学生自主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和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分析烛之武在故事中的角色转变和内心变化,掌握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导入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
课题: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
教材版本:高中语文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分析烛之武在故事中的角色转变和内心变化;
3. 掌握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1. 《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本材料;
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秦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3. 学生课前准备的PPT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用视频或图片展示秦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于《烛之武退秦师》的兴趣。
2. 学生课前准备的PPT展示,简要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二、阅读和分析(30分钟)
1. 学生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本材料,理解故事情节。
2. 分组讨论,分析烛之武在故事中的角色转变和内心变化。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解读文学作品(15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和艺术特点。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解读观点。
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20分钟)
1. 学生针对《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某一段文字进行朗读和解读。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读观点,并进行互动讨论。
五、课堂总结(10分钟)
1.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学生自主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和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分析烛之武在故事中的角色转变和内心变化,掌握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导入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 篇三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归纳义项:若、夫、微、之。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谋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字词句,标志有关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结构,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⑴第一遍学生齐读。
⑵第二遍听录音。
2、听课文录音,纠正字音、句读。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5、秦晋两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学生回答预习情况,教师补充、点拨,并出示课件中有关的地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围郑形势图:
6、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明确:秦“乃还”,晋“亦去之”。
7、明确写作思路(结合板书明确思路,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提示: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怎么退”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三、重点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该段的字词句,质疑、解疑。
2、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
生探究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解的字词以及问题举例:
1、封:
⑴既东封郑(“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
⑵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
2、鄙:
越国以鄙远(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啚声。按周制,都城的近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词讲;这里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戍之,乃还。(代词,代郑国)
4、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
5、“君”字出现9次,其中8次是对秦穆公说的,1次是说晋国的。体现了烛之武替秦考虑,不为己谋的思想。他在有意无意间离间秦晋关系,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语委婉而有气势。
6、内容:“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以退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