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的解决方法(优质3篇)
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的解决方法 篇一
随着天气的变化,幼儿的身体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出现发烧的情况。对于幼儿的家长来说,如何正确应对幼儿发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幼儿发烧的解决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首先,当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发烧是幼儿身体抵抗疾病的一种正常反应,不必过于紧张。在测量体温前,家长应该先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确保室温适宜,并保持空气流通。然后,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幼儿的体温。通常情况下,37.5℃以上被认为是发烧,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家长可以给幼儿用退烧药。但是,在给幼儿用药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体重的退烧药,并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给幼儿使用。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咨询医生。
此外,家长还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幼儿的额头、脖子和手脚等部位,帮助幼儿散热。家长还可以给幼儿冷敷,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敷在幼儿的前额或腋下。但是,家长要注意,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寒冷过度。另外,家长还可以给幼儿喝适量的温开水,帮助幼儿补充水分,促进体内热量的散发。
最后,当幼儿发烧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幼儿的情况。如果幼儿的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皮疹等,家长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给出进一步的处理建议。
总之,幼儿出现发烧是常见的情况,家长要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正确测量体温、合理使用退烧药、物理降温和及时就医是解决幼儿发烧问题的关键。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幼儿发烧的情况。
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的解决方法 篇二
幼儿发烧是家长常常会面临的问题,正确应对幼儿发烧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幼儿发烧的解决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首先,家长要及时观察幼儿的体温变化。通常情况下,37.5℃以上被认为是发烧。家长可以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幼儿的体温,并记录下来。如果幼儿的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皮疹等,家长应及时就医。
其次,家长可以给幼儿用退烧药。但是,在给幼儿用药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体重的退烧药,并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给幼儿使用。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退烧药,不可滥用或过量使用。
此外,家长还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幼儿的额头、脖子和手脚等部位,帮助幼儿散热。家长还可以给幼儿冷敷,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敷在幼儿的前额或腋下。但是,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寒冷过度。
最后,家长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在幼儿发烧期间,家长要给幼儿补充足够的水分,帮助幼儿排除体内的热量。同时,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的饮食情况,适当调整幼儿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帮助幼儿增强抵抗力。
总之,正确应对幼儿发烧是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观察体温变化、合理用药、物理降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补充水分是解决幼儿发烧问题的关键。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幼儿发烧的情况。
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的解决方法 篇三
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的解决方法
宝宝发烧是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侵袭的一种防御表现。不过,虽然有些研究者指出体温升高时,身体抵抗感染的效果可能更好,但另一方面,如果宝宝的体温过高,就会很不舒服,甚至不愿意吃东西、喝水或睡觉,这样身体更不容易复原。今天就教教大家如何应对宝宝发烧。
一、幼儿出现发烧的情况怎么办
1、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二、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我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我的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三、宝宝发烧的症状有什么呢
宝宝发烧有哪些症状呢?其实,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宝宝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宝宝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宝宝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5、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6、呼吸时伴有杂音。
7、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8、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9、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0、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1、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以上均是宝宝发烧的一些症状,或许还会有其他特别症状。但需要提醒的是,各位父母一旦发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后,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四、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是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一种防御表现,如果宝宝发烧时没有其他异常表现,通常不需要太过担心。如果宝宝还有其他症状,那就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可能是流感、感冒、耳部感染、幼儿急疹、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引起的。
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小儿体温 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生病、感冒 、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而引起儿童突然高烧应特别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并及时上医院诊断。最常见的传染病有以下三种: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2、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有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果持续2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否伤寒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