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筛子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实用3篇)
有用的筛子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筛子的材质与用途——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案设计
引言:
筛子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工具,可以用于很多不同的科学实验中。通过对筛子的材质和用途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科学知识面。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让幼儿了解筛子的材质特点和不同的用途。
教学目标:
1. 了解筛子的材质特点,如金属、塑料、纸质等;
2. 掌握筛子的基本用途,如筛沙子、筛面粉等;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1. 筛子:金属筛子、塑料筛子、纸质筛子;
2. 沙子、面粉等材料;
3. 实验盘、勺子等辅助工具;
4. 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幼儿对筛子的了解,并引入今天的主题:筛子的材质与用途。
2. 实验操作(15分钟):
a. 教师向幼儿展示金属、塑料和纸质筛子,并让幼儿触摸它们,感受它们的材质特点。
b. 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材质筛子的用途,如金属筛子用于筛沙子,塑料筛子用于筛面粉等。
c. 教师向幼儿展示实验盘和沙子,并让幼儿用金属、塑料和纸质筛子分别筛沙子,观察筛子的筛孔大小和效果。
3. 讨论与总结(15分钟):
a.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不同材质筛子的优缺点,如金属筛子坚固耐用但容易生锈,塑料筛子轻便易清洗但不耐高温等。
b.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筛子的用途,如筛沙子、筛面粉、筛蔬菜等。
4. 拓展活动(15分钟):
a. 教师组织幼儿分小组进行筛子用途的创造性实验,如用筛子筛果汁、筛石头等。
b. 幼儿分组展示实验结果,并互相交流和讨论。
5.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筛子的材质特点和不同的用途,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
篇二
标题:筛子的筛孔大小与筛选效果——幼儿园大班科学观察教案设计
引言:
筛子作为常见的实验工具,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让幼儿了解到筛子的筛孔大小与筛选效果之间的关系。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亲自体验筛子的筛选功能,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筛子的筛孔大小与筛选效果的关系;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学会用合适的筛子进行筛选操作;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1. 筛子:不同筛孔大小的金属筛子、塑料筛子等;
2. 不同颗粒大小的材料,如沙子、面粉等;
3. 实验盘、勺子等辅助工具;
4. 幼儿园大班科学观察教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幼儿对筛子的了解,并引入今天的主题:筛子的筛孔大小与筛选效果。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a. 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筛孔大小的金属筛子和塑料筛子,并让幼儿观察筛孔的大小差异。
b. 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颗粒大小的材料,如沙子和面粉,并让幼儿讨论使用不同筛子的筛选效果会有什么差异。
3. 实验操作(15分钟):
a. 教师向幼儿展示实验盘和沙子,并让幼儿用不同筛孔大小的金属筛子和塑料筛子进行筛选操作,观察筛选效果。
b.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筛孔较小的筛子可以筛选出较细的材料,筛孔较大的筛子可以筛选出较粗的材料。
4. 拓展活动(15分钟):
a. 教师组织幼儿分小组进行筛子筛选效果的创造性实验,如用不同筛子筛选不同颗粒大小的材料。
b. 幼儿分组展示实验结果,并互相交流和讨论。
5.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筛子的筛孔大小与筛选效果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同时,提醒幼儿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不适合的筛子进行筛选操作。
有用的筛子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 篇三
有用的筛子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尝试了解筛子的作用,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的关系。
2.对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黄豆与芝麻混和物,小勺、镊子、筷子、中孔筛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一盆混在一起的大豆和芝麻,
(出示混合物)
现在,我想把芝麻和黄豆分开,请小朋友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大豆和芝麻分开呢?
2.认识工具
出示工具:勺子、镊子、筷子、筛子。
你们可以随便选用一种工具,把豆子和芝麻分开,分别放在两个碗里,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二、发现筛子的作用
1.请幼儿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分的?豆子和芝麻都分开了吗?
2.分别请幼儿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3.请用筛子的幼儿进行示范,然后大家都来尝试。
(通过尝试、比较,发现了筛子能分离混合物而且速度很快。)
三、探索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
1.提问:你知道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吗?
(幼儿边操作边讨论)
2.提问:你觉得用筛子分东西有什么好处?
(讨论得出筛子能分开东西的原因:筛子上有许多筛孔,它能把比孔小的东西漏下去,
比孔大的东西留在上面,这样就把两样东西分开了。)
四、发现筛孔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
1.出示:面粉、绿豆和玉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1盆,筛孔大小不一的筛子3个。
2.教师:这些东西你们是不是用一种筛子能分的?
3.教师:米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其他的行吗?我们来试试。
教师演示用大孔的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漏了下去。
4.讨论:为什么会这样?
让幼儿发现米和面粉都比筛孔小,所以都
漏下去了。5.教师:蚕豆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别的行吗?
教师演示用小孔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留在上面。
为什么会这样?
使幼儿明白了分东西时要选择合适的筛子。
五、再请小朋友把这些东西用合适的筛子来分一遍,
比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