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逛逛动物园教案设计(通用3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逛逛动物园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名称:探索动物园中的形状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 能够观察并辨认动物园中的不同形状。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园中的形状。
教学准备:
1. 动物园参观计划和地图。
2. 形状卡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5张。
3. 笔和纸。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与学生们坐在一起,展示形状卡片,引导学生们观察并说出每个形状的名称。然后,提问学生们是否知道动物园中有哪些形状的事物。
2. 观察(10分钟):
带领学生们一起参观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的栏杆、窗户、标志牌等,并让学生们辨认出这些事物所属的形状。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3. 记录(10分钟):
回到教室后,让学生们坐下,拿出纸和笔。让他们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事物,用简单的画图和文字记录下来。引导学生们用正确的形状名称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
4. 分享(10分钟):
让学生们依次展示自己的记录,并口头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5. 总结(5分钟):
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所学的几何形状,并让学生们说出动物园中还可能存在的其他形状事物。
6. 作业(5分钟):
让学生们回家后,观察家中或周围环境中的形状事物,并用画图和文字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回来与大家分享。
教学延伸:
1. 在观察动物园时,可以引导学生们发现特殊的形状,如椭圆形、菱形等,并与他们一起讨论这些形状的特点。
2. 可以让学生们在班级中制作一个形状墙,将他们观察到的形状事物贴在上面,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 可以借助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让学生们动起来,模仿各种几何形状。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逛逛动物园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名称:动物园中的数字探索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1-10,并能够正确地书写和读出来。
2. 能够观察并理解数字在动物园中的应用和表示方式。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园中的数字。
教学准备:
1. 动物园参观计划和地图。
2. 数字卡片:1-10各2张。
3. 笔和纸。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复习数字1-10,并让学生们说出数字的顺序。然后,提问学生们是否知道动物园中有哪些数字的应用。
2. 观察(10分钟):
带领学生们一起参观动物园,观察动物园中的门牌号码、标志牌、时间等,并让学生们辨认出这些数字。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3. 记录(10分钟):
回到教室后,让学生们坐下,拿出纸和笔。让他们根据刚才观察到的数字,用简单的画图和文字记录下来。引导学生们用正确的数字名称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
4. 分享(10分钟):
让学生们依次展示自己的记录,并口头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数字。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5. 总结(5分钟):
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所学的数字,并让学生们说出动物园中还可能存在的其他数字事物。
6. 作业(5分钟):
让学生们回家后,观察家中或周围环境中的数字事物,并用画图和文字记录下来。第二天带回来与大家分享。
教学延伸:
1. 在观察动物园时,可以引导学生们发现特殊的数字,如13、20等,并与他们一起讨论这些数字的特点。
2. 可以让学生们在班级中制作一个数字展示墙,将他们观察到的数字事物贴在上面,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 可以通过数数动物园中的动物数量,让学生们巩固数字的认识和运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逛逛动物园教案设计 篇三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逛逛动物园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在“逛逛动物园”的游戏情境中,初步感知和运用序数。
2.喜欢动物,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已有经验。
活动准备
PPT、幼儿人手一个挂牌、1~16的数字卡若干套、椅子16把(分成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上数字1~4,颜色和数字与幼儿的挂牌保持一致)。
活动过程
一、乘汽车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幼儿每人胸口挂着颜色和数字不同的挂牌,代表“车票”。)
师:看一看,停车场的汽车是怎么样的?(有四辆不同颜色的汽车)
师:让我们根据车票的颜色和数字,在不同颜色的汽车上寻找相应的座位。
(分析:由于中班幼儿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在这一环节还无法将“车票”上的颜色和数字与“汽车”的颜色、“座位”上的数字之间建立联系,这时教师可以通过PPT呈现停车场的平面图,帮助幼儿在观察和互动中初步感知序数的概念。)
师:开始检票了。(让幼儿将座位上的数字揭下后贴于车票上,并放入检票箱里)
师:我们一起给汽车编序号吧。红色的汽车是第1号车,那黄色的是第几号车,第3号车是什么颜色的`……(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再次巩固关于序数的概念)
二.、逛逛动物园
师: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去逛动物园吧!(快速播放PPT,幼儿观察看到的动物)
师: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第几个出现的。
(分析: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回忆看到了哪些动物,同时用PPT加以验证。)
师:(再次播放PPT)这次你们还看到了谁?它又是第几个出现的?
师:小汽车又要开了,这次会看到谁
呢?这一排小鸡都一样吗?第几只小鸡和其他小鸡不一样?(分析:教师通过PPT同时呈现许多动物,并让幼儿找出不同的动物,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幼儿,而是可以通过集体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分组看动物
师:动物园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可以分成三个小组去昆虫馆、水族馆和百兽园(出示三个地方的图示牌),请你们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搬着小椅子在图示牌子前面排队。
师:现在变成几辆汽车了?你们的座位也发生变化了,现在你坐在这辆车的第几个座位呢?
(分析:分组之后,幼儿发现汽车已经从4辆变成了3辆,他们的座位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可以引导幼儿运用数数的方法,从第一个小朋友开始数起,按照次序,数一数“我是第几个”。)
师:大家都已经数好了,那我们给汽车座位重新贴上新座位号吧。
师:大家前后看看,还可以看看旁边的汽车,座位号是否都贴对了。
(分析: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对前面已经形成的序数概念再次进行验证和运用,有的幼儿还是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多提供几套数字卡,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相互之间发现问题,或者让出错的幼儿自己再从头数一遍,数数自己是第几个。)
活动反思
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们将本次活动与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联系起来,创设了幼儿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逛逛动物园”的游戏情境,并设计了“乘汽车”“找座位号”“分小组”等活动环节,让幼儿始终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序数的概念。
整个活动我们紧扣活动目标展开,让幼儿在“乘汽车找座位”中感知序数,在“逛逛动物园”时理解序数,在“给汽车座位贴新座位号”时运用序数,整个活动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在设计活动时,我们还非常注重“同中求异”,如在验证座位号时,我们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红色汽车的第1个位子上坐着的是谁?黄色汽车上第3个位子上是谁?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给予幼儿不同的思考角度,使他们能不断地观察、比较和讨论,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多个互动环节,如讨论在动物园中看到动物的出现顺序,幼儿之间相互验证座位号等,这些互动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让教师及时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而且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序数的学习活动变得更有趣、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