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陌生人教案(精选3篇)
幼儿园小班陌生人教案 篇一
幼儿园小班陌生人教案
引言:
幼儿园是孩子们首次离开家庭,接触社会环境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教授幼儿园小班学生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到陌生人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陌生人和熟悉人;
2. 学生能够了解遇到陌生人时应该采取的正确行为;
3. 学生能够掌握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陌生人的定义和特征;
2. 遇到陌生人时的正确行为;
3. 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10分钟):
教师用图片和故事的形式引出陌生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陌生人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危险。
2. 学习(20分钟):
a. 陌生人的定义和特征:
教师用图片和实例向学生展示陌生人的特征,如陌生人可能长得与父母或老师不一样,可能没有幼儿园的工作证等。
b. 遇到陌生人时的正确行为:
教师向学生介绍应对陌生人的正确行为,如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随陌生人离开幼儿园,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等。
c. 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
教师示范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如大声呼救,找幼儿园老师或家长等。
3. 练习(20分钟):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的场景,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反应方式。
4. 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内容,并强调遇到陌生人时的正确行为和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
5.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讨论如何应对陌生人,并写下自己的想法和学到的知识。
幼儿园小班陌生人教案 篇二
幼儿园小班陌生人教案
引言:
幼儿园是孩子们首次接触社会环境的重要阶段,而对陌生人的辨别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孩子们的安全至关重要。本教案旨在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幼儿园小班学生掌握应对陌生人的技巧和知识。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到陌生人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陌生人和熟悉人;
2. 学生能够了解遇到陌生人时应该采取的正确行为;
3. 学生能够掌握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
4.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应对陌生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陌生人的定义和特征;
2. 遇到陌生人时的正确行为;
3. 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
4. 应对陌生人的游戏和绘画活动。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10分钟):
教师用图片和故事的形式引出陌生人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陌生人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危险。
2. 学习(20分钟):
a. 陌生人的定义和特征:
教师用图片和实例向学生展示陌生人的特征,如陌生人可能长得与父母或老师不一样,可能没有幼儿园的工作证等。
b. 遇到陌生人时的正确行为:
教师向学生介绍应对陌生人的正确行为,如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随陌生人离开幼儿园,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等。
c. 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
教师示范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如大声呼救,找幼儿园老师或家长等。
3. 活动(30分钟):
a. 应对陌生人的角色扮演游戏: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的场景,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反应方式。
b. 绘画活动:
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陌生人的认识和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4. 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内容,并强调遇到陌生人时的正确行为和向信任的成年人寻求帮助的方法。
5.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讨论如何应对陌生人,并绘制一幅关于应对陌生人的绘画作品。
幼儿园小班陌生人教案 篇三
幼儿园小班陌生人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性格特点。
重难点分析: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二、展开部分
1、集体讨论:
(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
(2)我们来猜猜妈妈
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2.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3、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4、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三、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