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精简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 篇一

标题:水的来源与变化

引言:

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领域活动设计中,我们将引导孩子们探索水的来源与变化。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水的认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一:水的来源

目标:了解水的来源,并能够正确地描述水的来源。

步骤:

1. 引导孩子们讨论水的来源,例如雨水、河水、湖水、井水等。

2. 在室外的草坪上模拟下雨,让孩子们观察雨水的流动和收集。

3. 引导孩子们观察自来水龙头的水流,并与雨水进行比较。

4. 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分别扮演雨水、河水、湖水和井水,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水的来源。

活动二:水的变化

目标:观察水的变化过程,并能够正确地描述水的不同状态。

步骤:

1. 引导孩子们回忆水的不同状态,包括液态、固态和气态。

2. 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水杯,让他们观察水的液态。

3. 将水杯放在冰箱中,让孩子们观察水的固态。

4. 将水杯放在暖气上,让孩子们观察水的气态。

5. 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水的变化过程。

活动三:水的游戏

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水的认识,并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

1. 组织孩子们进行水球游戏,让他们感受水的流动和变化。

2. 组织孩子们进行水上接力赛,让他们体验水的浮力和阻力。

3. 组织孩子们进行水的运输游戏,让他们通过团队合作将水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

结语:

通过以上的活动设计,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将能够了解水的来源与变化,培养对水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水的认识。这些活动将为孩子们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 篇二

标题:观察昆虫的生长变化

引言:

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领域活动设计中,我们将引导孩子们观察昆虫的生长变化。通过养殖昆虫、观察昆虫的不同阶段和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孩子们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

活动一:昆虫的生命周期

目标: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并能够正确地描述昆虫的不同阶段。

步骤:

1. 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昆虫养殖盒,让他们亲自养殖昆虫。

2. 引导孩子们观察昆虫的不同阶段,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的不同阶段,并进行简单的绘画或手工制作。

活动二:昆虫的生长过程

目标: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并能够正确地描述昆虫的变化。

步骤:

1. 引导孩子们观察昆虫的食物和生长环境,例如蚕吃桑叶、蝴蝶吃花蜜等。

2. 每天让孩子们观察昆虫的变化,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的生长过程。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的变化,并进行简单的口头描述或绘画。

活动三:昆虫的游戏

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昆虫的认识,并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步骤:

1. 组织孩子们进行昆虫捉迷藏游戏,让他们模拟昆虫的生存环境和捕食行为。

2. 组织孩子们进行昆虫竞赛游戏,让他们模拟昆虫的爬行和飞行能力。

3. 组织孩子们进行昆虫分类游戏,让他们通过团队合作将昆虫进行分类。

结语:

通过以上的活动设计,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将能够观察昆虫的生长变化,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和生长过程,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昆虫的认识。这些活动将为孩子们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 篇三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一寸虫

  设计意图:绘本《一寸虫》进入班级后,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寸虫是怎么样量夜莺的歌声的,夜莺的歌声到底有多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巧妙地将书中主人公“一寸虫”请出来,让他来测量纸盒,逐步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使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环节:

  1.简单复述故事。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3.33厘米,把两寸虫做成6.66厘米。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综上考虑,我提出了“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他没有沿着边量”“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1)沿边测量。(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发现测量单位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

  2.能够沿边测量,学会在第一次测量的终点做记号并把它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

  3.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共同讨论、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准备:

  1.绘本《一寸虫》的PPT(演示文稿)。

  2.包装盒1个(包装盒的一面贴有磁铁),一寸虫卡片1张,放大的记录表1张,磁性黑板1块。

  3.每两名幼儿共用1套学具:一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3.33厘米),两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6.66厘米),记录表1张(如图),记号笔1支,包装盒1个(包装盒长边长度是寸的偶数倍数,如4寸、6寸等)。

  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一寸虫》PPT

  师:我们都看过、学习过绘本《一寸虫》,现在我们一起来看PPT,说说哪里出现了一寸虫。

  二、出示一寸虫卡片、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1.出示一寸虫卡片,小结故事内容。

  师:瞧,这就是一寸虫。原来他就这么一点长。不过一寸虫虽然个子小,本领可大呢。他量知更鸟的尾巴、火烈鸟的颈子、巨嘴鸟的喙、苍鹭的脚、雉鸡的尾巴、蜂鸟的全身,还有夜莺的歌声呢。

  2.出示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用一寸虫量东西的'本领。这是一个包装盒,请你也用一寸虫量一量它的长边。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怎么测量,量后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格里。

  3.幼儿探索测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并在后面的环节中进行小结。

  三、师幼共同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师幼分享测量结果,发现问题。

  师:你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为什么同样的盒子,小朋友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幼儿分享时,教师将结果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请不同答案的幼儿演示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师:黑板上也有一个一样的包装盒,谁愿意上来量一量?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有什么问题? 应该怎样测量才正确?

  3.引导幼儿沿着边测量。

  师:大家看,包装盒的长边是哪一条?怎样做才能只量这条边而不量到其他地方去?(沿着包装盒的长边测量。)

  4.示范测量,启发幼儿制作标记。

  师:我量第二下的时候忘记要从什么地方接着量了。你们觉得应该从什么地方接着量?谁有好方法可以记录每次量到哪里了?(可以用记号笔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

  5.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从包装盒长边的顶端开始,一寸虫和长边顶端对齐,沿着边量;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的时候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这样就可以准确地量出长度了。

  6.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再次测量并记录。

  师:和你的好朋友再测量一次,看看包装盒的长边到底是多长。要记住请记号笔来帮忙,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二格里。

  四、引导幼儿尝试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并发现测量工具长短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两寸虫卡片,引导幼儿发现两寸虫与一寸虫的不同。

  师:这是两寸虫,他和一寸虫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测量结果。

  师:现在我们用两寸虫来测量包装盒的长边。猜一猜,测量的结果和刚才会一样吗?为什么呢?

  3.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并记录。

  师:下面每两个小朋友为一组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沿着边量,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记号笔做上记号,最后把测量结果记在记录表的第三格里。

  4.分享测量结果,教师小结。

  师:你量出的结果是多少?和用一寸虫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师(小结):同样的长边,一寸虫短,量出来的数量就大;两寸虫长,量出来的数量就小。

  延伸活动:

  1.区角活动。在数学区提供一寸虫卡片、两寸虫卡片、回形针、积木等多种量具,让幼儿测量班上的桌子、椅子、书等,并提供记录表让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2.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用筷子、尺子等多种量具测量家中的电视机、茶几等,并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和测量结果的函数关系,即量具越长,测量结果越小。

相关文章

大班学期精彩的幼儿评语(精选3篇)

1、你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你的字写得真好!你的舞跳得真美!这学期你的进步很大:上课能认真听讲,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了,绘画比以前更棒了,还学会了与别人交往,不过有时你喜欢一边学习一边讲话。马上就要...
幼教资料2017-04-05
大班学期精彩的幼儿评语(精选3篇)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精简3篇)

导语:真正的希望必须是现实的延伸,是一步步往前走的路,是不断为美好的下一步作准备的实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知识,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相关栏目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如...
幼教资料2011-01-08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精简3篇)

云彩和风儿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经典3篇】

活动名称: 云彩和风儿 活动目标: 1、激发创编诗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创编《云彩和风儿》,并能自信地讲述创编内容。 2、培养幼儿想象的丰富性,思维的独创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幼教资料2017-09-09
云彩和风儿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经典3篇】

幼儿园小班春天艺术教案【经典3篇】

活动目标: 1、能够注意倾听歌曲。 2、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准备材料: 歌曲《春天》、钢琴、磁带 重点难点: 听出歌曲的内容,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方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
幼教资料2011-06-04
幼儿园小班春天艺术教案【经典3篇】

水果宝宝去旅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最新3篇】

一、目标:1、尝试用红红的、黄黄的等重叠词描述水果的颜色特征。1、理解儿歌内容,并体验学习儿歌的快乐,尝试仿编儿歌。二、准备:PPT、西瓜爷爷头饰,常见水果若干。三、过程:宝宝们!来,找个位子坐下来吧...
幼教资料2018-02-02
水果宝宝去旅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最新3篇】

动物睡觉幼儿园科学活动(通用3篇)

【设计背景】动物一直是孩子们的朋友,中班的孩子们也特别想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但常见的话题只是有关“动物的外形、习 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动物们各种各样、姿态万千的睡眠姿势。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
幼教资料2012-05-03
动物睡觉幼儿园科学活动(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