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图形王国中的梯形(精选3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图形王国中的梯形 篇一
梯形是图形王国中的一位重要成员。在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孩子们了解了梯形的特点和应用。
在活动开始前,我首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张梯形的图片,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这个图形。孩子们纷纷说出了梯形的特点,比如有四条边、两条平行边等。接着,我给孩子们分发了一些卡片,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图形,其中包括了梯形。我让孩子们根据卡片上的图形,将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梯形的形状。
接下来,我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个游戏,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梯形的特点。我在地上用彩带拼出了一个梯形的形状,然后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走过这个梯形。在游戏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自己的脚步,发现踩在梯形上的脚步是不一样的,一边是大一点,一边是小一点。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体会到了梯形两边不一样长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梯形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手工制作的活动。我给每个孩子准备了纸板、剪刀和颜色纸。我让孩子们根据我的示范,将纸板剪成梯形的形状,然后用颜色纸装饰。孩子们认真地进行着手工制作,他们用不同颜色的纸装饰梯形,使得梯形更加生动有趣。完成后,孩子们非常开心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个科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观察和描述梯形的特点,还通过游戏和手工制作进一步加深了对梯形的认识。他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这样的科学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学习,又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图形王国中的梯形 篇二
梯形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图形,它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在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活动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探索,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梯形。
在活动开始前,我给孩子们讲解了梯形的定义和特点。我告诉他们,梯形有四条边,其中有两条边是平行的,而另外两条边不平行。我还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梯形的形状和特点。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还举手提问,表达了对梯形的好奇和兴趣。
接着,我进行了一个观察活动,让孩子们观察和比较不同大小的梯形。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卡片,上面画有不同大小的梯形。我让孩子们分组,每个小组拿到一组卡片,然后让他们比较这些梯形的大小,并按照大小进行排列。通过观察和比较,孩子们发现了梯形的大小差异,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排列。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应用梯形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我在教室的角落里放置了一些小玩具,孩子们需要用梯形的形状将这些玩具围起来。游戏开始后,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根据梯形的形状和特点,巧妙地将玩具围住。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不仅巩固了对梯形的认识,还培养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通过这个科学活动,孩子们对梯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不仅学会了观察和比较梯形的大小,还通过游戏运用梯形的知识。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对梯形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具体,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图形王国中的梯形 篇三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图形王国中的梯形
设计思路
图形的变化奇妙无穷,图形的组合千变万化,图形世界对幼儿充满着吸引力,摆弄各种图形进行组合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
进入中班后,幼儿在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础上,又认识了梯形,但他们对于梯形的特征还比较模糊,不能把握梯形的各种变化。本次活动通过寻找游戏激发幼儿探索梯形特征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加强对梯形的认识,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中,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在游戏和生活中积累经验,尝试运用。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知梯形的特征。
2.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形王国的故事》。
2.蜘蛛拼图操作材料若干。
3.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彩色手工纸若干。
4.纸板裁割成的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在故事情境中引出梯形,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讲述故事《图形王国的故事》。
2.关键提问:
(1)咦?这里少了谁?
(引导幼儿快速观察,在众多的图形中发现少了什么形状,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述。)
(2)梯形弟弟在干什么?
(要求幼儿观察画面,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描述画面,引入“捉迷藏”的寻找游戏。)
(3)如果你们遇到梯形弟弟,会对他说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在劝说“梯形”的`过程中,换位思考,感受家人关爱、牵挂孩子的情感。)
二、在找找、玩玩中,加强感知,进一步掌握梯形的主要特征
1.第一次寻找比较,感知梯形的主要特征。
关键提问:
(1)请出一个三角形和梯形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出示九宫格,让幼儿在众多的三角形中指认梯形,说说三角形与梯形的不同,初步感知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2)正方形、长方形为什么不能称梯形呢?
(教师出示不服气的正方形、长方形,鼓励幼儿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的区别,尝试描述区别,感受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特征,说服不服气的形状们。)
2.第二次寻找比较,巩固对梯形主要特征的认识。
关键提问:
这些梯形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出示九宫格,幼儿在众多形状中指认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等腰梯形,尝试描述不同梯
形的特征,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说说这些梯形像什么,通过对对边形态的感知,巩固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特征。)3.蜘蛛拼图游戏,经验运用。
关键提问:
(1)这一次梯形躲到哪去了?
(出示蜘蛛拼图,提出操作要求。开始幼儿可能会遇到很多相似梯形的干扰,可以引导幼儿尝试转动蜘蛛网,调整观察角度,根据梯形的特征,比一比,找出梯形。)
(2)看一看,这些都是梯形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梯形的。
(在集体验证中,幼儿观察黑板上的“梯形”,大胆纠错和辩论,再一次巩固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三、折出梯形,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1.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彩色手工纸:瞧!这次梯形躲到哪去了?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它?
(请幼儿再一次自主探索,根据梯形的主要特征尝试自我验证,结合已有经验,动手尝试折出梯形,送到“梯形”小房子里,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2.延伸活动:拼图游戏
瞧,梯形请来了好多兄弟姐妹,我们和这些图形宝宝一起到图形王国玩拼图游戏吧!
反思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明确指出“对周围环境中的数、形等现象敏感,运用已有经验和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基本经验。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感知梯形的特征,是一次从规则形状到不规则形状的认识提升,通过这种提升,能解决幼儿新的游戏问题,丰富幼儿新的游戏经验,是一次快乐的挑战和探索。
本次活动是一次数学探索活动,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提升,为幼儿积累了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经验,体现了教育的连续性、关联性和科学性。本次活动立足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一步步引导幼儿提升经验。因此,开展活动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通过谈话、参观、个别化学习以及关于“平行”的教学活动,让幼儿感知和理解“平行”,且能够通过目测找到“平行”的存在,从而为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积累经验。
活动中,幼儿通过目测对是否是梯形进行判断,在多次判断、辨析中巩固对梯形的认识。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幼儿往往看得清,说不清,为此.,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以及生活经验,找到一个科学、严谨,且适合幼儿检验的方法,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实践研究的问题。我们设想在大班阶段对此进行探究。
附:图形王国的故事
在很远很远的星球上,有一个图形王国,那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形状。长方形爸爸、圆形妈妈、正方形哥哥、三角形妹妹和梯形弟弟,他们是快乐的一家人。调皮的梯形弟弟最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总是一溜烟儿就不见了,它会躲到哪儿去呢?
三角形妹妹眨眨眼,说“我知道,我知道,看我把他找出来!”于是,在一堆三角形里,三角形妹妹一下就找到了梯形弟弟。顽皮的梯形弟弟不服气:“不行不行,我还没准备好!再来一次!”
“嗖”的一声,梯形弟弟又不见了。只听见圆形妈妈乐呵呵地笑了:“小梯小梯,你真顽皮,虽然你长得很像你爸爸和哥哥,可是妈妈还是一眼就看到你了。”原来,梯形弟弟躲在了长方形爸爸和正方形哥哥中间。“不算不算,妈妈找到的不算。”梯形弟弟急得直跺脚:“这次我要出绝招了!”
不一会儿,只听见正方形哥哥和三角形妹妹同时喊道:“找到了!”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我们找到的梯形弟弟长得不一样呢?
“哈哈哈!”只听见背后传来梯形弟弟得意的笑声:“这就是我的绝招,我可是会变身的梯形弟弟哦!”
图形王国里的图形真奇妙,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出梯形弟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