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搬米粒》幼儿园大班教案(优秀3篇)
《小蚂蚁搬米粒》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小蚂蚁搬米粒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劳动精神。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劳动精神。
2. 小蚂蚁搬米粒的游戏。
教学准备:
1. 一本关于蚂蚁的绘本。
2. 米粒、小篮子、小铲子等道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本关于蚂蚁的绘本,并向幼儿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劳动精神。引发幼儿对蚂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游戏(20分钟)
分发道具,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篮子米粒。让幼儿模拟蚂蚁,使用小铲子将米粒搬移到指定地点。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互相帮助和合作,充分发挥动手能力。
3. 观察(10分钟)
让幼儿观察蚂蚁的动作和行为,并引导幼儿描述蚂蚁的特点和习性。通过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4. 总结(5分钟)
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回顾游戏中的经历和观察到的蚂蚁习性。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总结小蚂蚁搬米粒的游戏目的和意义。
5. 拓展(15分钟)
给幼儿展示一段有关蚂蚁的视频,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蚂蚁的生活和劳动精神。鼓励幼儿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蚂蚁,展示给大家。
6.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再次表达对蚂蚁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同时,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像蚂蚁一样勤劳努力。
篇二
教案名称:小蚂蚁搬米粒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劳动精神。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劳动精神。
2. 小蚂蚁搬米粒的游戏。
教学准备:
1. 一本关于蚂蚁的绘本。
2. 米粒、小篮子、小铲子等道具。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本关于蚂蚁的绘本,并向幼儿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劳动精神。引发幼儿对蚂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游戏(20分钟)
分发道具,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篮子米粒。让幼儿模拟蚂蚁,使用小铲子将米粒搬移到指定地点。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互相帮助和合作,充分发挥动手能力。
3. 观察(10分钟)
让幼儿观察蚂蚁的动作和行为,并引导幼儿描述蚂蚁的特点和习性。通过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4. 总结(5分钟)
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回顾游戏中的经历和观察到的蚂蚁习性。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总结小蚂蚁搬米粒的游戏目的和意义。
5. 拓展(15分钟)
给幼儿展示一段有关蚂蚁的视频,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蚂蚁的生活和劳动精神。鼓励幼儿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蚂蚁,展示给大家。
6. 结束(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再次表达对蚂蚁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同时,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像蚂蚁一样勤劳努力。
《小蚂蚁搬米粒》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三
《小蚂蚁搬米粒》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蚂蚁搬米粒》
2、歌表演《小蚂蚁搬米粒》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地声音,快乐地,有想象地诵读和演唱《小蚂蚁搬米粒》。
2、
体会二声配合,参与歌表演《小蚂蚁搬米粒》,体会合作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小蚂蚁搬米粒》
教学难点:
用“嗨呦”的搬运号子为歌曲做二声部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堂导入:
1、游戏:传信号
师:你们知道蚂蚁在是靠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出信号的吗?(生:触角)
师:今天我们就来模仿小蚂蚁信息传递的游戏,你会传递这条节奏吗?
4/4 xx x xx x | xx xx xx x |
2、讲故事
(1)师讲《小蚂蚁的故事》
师:一只可爱的小蚂蚁。请看它发现了什么?(一堆米粒)
(2)师讲《小蚂蚁的故事》练习“嗨—哟—”
师:一个个搬运太累了,搬不动
(3)练习“嗨哟嗨哟”
师:小蚂蚁找来了同伴,这下子轻巧多了:嗨哟嗨哟。你们会吗?
(4)完整练习
三、学唱歌曲《小蚂蚁搬米粒》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名字就叫做《小蚂蚁般米粒》。请同学们聆听一遍,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动起来,感受音乐的韵律。(播放音乐)
1、听赏,思考:这首歌的情绪是怎么样的?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歌谱,按节奏朗读歌词
(一只小蚂蚁,要搬一粒米,嗨哟嗨哟嗨哟,搬呀搬不起,小蚂蚁,小蚂蚁,大家一起搬米粒。你帮我,我帮你,你扛我推齐用力。一群小蚂蚁,要搬一粒米,嗨哟嗨哟嗨哟,搬进洞洞里。)
3、听歌曲,念数板
4、师范唱,生思考:找一找歌曲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5、师生接口唱歌谱,师唱第一,第三乐句的前三小节,生唱不相同的第四小结
6、生完整演唱歌谱
7、填入歌词,生完整地演唱一遍,注意数板的地方,边说边拍。
8、情绪处理
师:请大家演唱的时候把声音唱的轻巧、有弹性
9、加入嗨哟,完整演唱
四、歌表演《小蚂蚁搬米粒》
1、分小组,跟音乐伴奏边唱边表演《小蚂蚁搬米粒》
五、课堂小结:
1、讨论:从这首歌曲中你学到了什么?(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反思
《小蚂蚁搬米粒》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歌曲,这首歌曲具有童趣,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既然名字叫做小蚂蚁,那么我就以小蚂蚁为主要突破口,运用小蚂蚁搬米粒的故事贯穿整课。在新教材中,教学的目标并不止是让孩子们去唱好这首歌,还有让孩子们去模仿小蚂蚁搬米粒,并且喊出不同的嗨哟声,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把模仿与嗨哟的体会放在了课堂的开始。
在开始的时候,大屏幕出现了小蚂蚁的卡通图片,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然后我说今天啊,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蚂蚁的故事,孩子们满眼的好奇心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仿佛催着老师快点讲,我们很想听,在讲故事的中间,我穿插了许多歌曲中的节奏在里面,以故事的口吻说成小蚂蚁们传递的信号,孩子们在模仿的同时马上就学会并背下了,这对之后的歌曲学习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故事继续进行,通过多种方式搬运米粒,小蚂蚁的嗨哟声也因为不一样的搬运方式发生了改变。小朋友们模仿着小蚂蚁搬运喊出不一样的嗨哟声,在这一阶段,就解决了大家合作双声部配合的难点。但是由于这个地方花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最后的配合与表演,显得有一点仓促,没有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来配合与展示。
在歌曲的学唱阶段,因为选择了自己班的孩子,孩子们的学情以及音乐知识的掌握,我都很了解,并且,在前面的环节我与孩子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听了歌曲许多遍,所以在学歌唱谱等的方面孩子们学的非常快,只需要老师在一遍帮助一下就能全部解决。在最后的歌曲处理与歌曲表演环节中,孩子们都保持着极高的兴趣,整节课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孩子们也能通过歌曲学会团结的重要性。
但由于第一次上这课,还有些地方需要反思改进。因为这是一年级上册的歌曲,孩子们很少的机会去尝试二声部的配合,所以在呈现的时候,有的孩子还是不能够明确自己应该唱什么,总是跟着另一边的孩子唱。原因是平时接触的机会太少,还有这节课最后配合的时间确实没有留有充足让孩子们去尝试、配合、表演。我会进行整合,继续完善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