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含反思(经典6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含反思 篇一
标题:感知自然,探索风的秘密
教案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风的存在和影响,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敏感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一本描绘风的绘本《风在哪里》;
2. 一块大白布;
3. 一些纸张和颜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一下自己曾经感受到的风,并询问他们对风的认识和想法。
2. 呈现(10分钟):
通过阅读绘本《风在哪里》,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风的存在和行为特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插图中的细节,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3. 探究(15分钟):
在室外教学区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自然环境中的风的表现形式,例如树叶摇摆、旗帜飘扬等,并与幼儿共同探究风的来源和原因。
4. 创作(2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纸张和颜料,让他们用颜料画出风的形象。鼓励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合作和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
5.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风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6. 反思(10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回忆自己在观察和创作中的体验和收获。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风的重要性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篇一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风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通过观察和创作,深入感受到风的存在和影响。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幼儿们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帮助和倾听。然而,有些幼儿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幼儿的语言训练,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促进他们的言语发展。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含反思 篇二
标题:与风共舞,感受自然之美
教案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2.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音乐《轻盈的风》;
2. 一块大型气球;
3. 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音乐《轻盈的风》,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正在和风共舞。
2. 观察(10分钟):
在室外教学区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自然环境中风的表现形式,例如树叶摇摆、云朵飘动等,并引导幼儿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
3. 创作(20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一些与风相关的手工作品,例如风车、风筝等。
4. 表演和分享(15分钟):
每个幼儿可以表演他们制作的手工作品,并分享自己对风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5. 反思(10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回忆自己在创作和表演中的体验和收获。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风的美丽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篇二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风的美丽和影响有了更深的感受。他们通过观察和创作,展示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表演和分享环节中,幼儿们积极参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风的理解和感受。然而,有些幼儿在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提供更多的动手创作机会,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含反思 篇三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丰富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的图片。
2、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
3、图片:枝叶、花朵、树儿、花儿、草儿。
指导要点:
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难点:理解风与四季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理解诗句。
提问:你看见风吗?风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风是有大有小的)
2、完整欣赏诗歌一遍。(教师范读)
(1)出示图片,理解词汇: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2)出示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图片。让幼儿理解诗歌。
3、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2)教师和幼儿共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幼儿自主朗读。
4、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非常优美,它用拟人的手法以树儿,花儿,草儿的口吻告诉幼儿“风在哪里”,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赋予了有形的生命。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又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进行活动之前,我带领他们到大自然感受风的存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个铺垫。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含反思 篇四
活动意图: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风是无形的,对风的认识只能凭感知觉来完成。开展此次活动《风来过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的自然科学兴趣和探索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风,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想象表现风来了的各种情景,仿编诗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观察有风的各种情景用图画形式记录。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炎热的天气越是谁给大家带来凉快?
2、风看不见,摸不到,你发现风来过的秘密了吗?
二、诗歌《风》
1、展示交流幼儿观察风的图画记录。
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发现的秘密。
2、让我们听听诗歌里的风是怎样的?
3、师幼共同讨论风来过了的影响。
三、仿编诗歌
1、结合生活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
回忆风对物体的影响,如街上飞舞的报纸,吹落的帽子,飘落树叶等。
附:《风》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听树叶沙沙沙,那是树儿和风在谈话。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你看树叶在点头,那是风儿在树林里走。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诗歌《风》,知道了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让小朋友知道,怎样知道风来了,有什么方!法是可以知道。风来了又有哪些东西在动了。通过对诗歌的创编,扩大了孩子思维的角度,他们发现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还能用耳朵、鼻子、皮肤等等去发现风来过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含反思 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自己制造风;
2、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在探究的过程中细心、专心,并以客观的态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4、和同伴能协调配合,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6、能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每日记录天气预报,并着重关注风的内容;
(2)根据风力的不同,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3)事先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请家长予以配和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每组一块分类板:(如图)
微风 大风 看 感受
(2)吹风机、扇子、垫板、打气筒、纸板、书、气球、风车、鸡毛、棉花、小纸船等
(3)笑脸与生气的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天气情况。那么,谁来向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两天的天气情况呢?(幼儿发言)
教师:谁说的好?为什么?他们说了哪些内容?(幼儿回答)
二、感受发现风的大小
教师:在关于风的记录里,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讨论)
风级说明了什么?(风有大小,风力也不同)
这两天是几级风?(幼儿回答)风级小的是微风,级数大是大风
在微风和大风里,你都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幼儿发言)
(出示分类板)请幼儿将自己的图画记录进行归类,要求幼儿之间互相讨论后再分类
幼儿归类、集体检查
教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究判断风的方向
教师:今天是北风,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到户外观察、感受)
教师:你是怎么用自己的方法来判断风向的?(幼儿发言)
风有方向,风的方向叫风向
四、尝试制造风的方法
教师:风能和我们做游戏?谁有好办法让活动室里有风?
(幼儿动手操作产生风的方法)
五、讨论风的利弊
教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制造了风,那你们喜欢风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收集有关风的资料,了解各种各样的风。
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活动中,教师首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具有观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提问,如在活动的对于环节中,把塑料袋变鼓,使幼儿感知到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把充满气的气球松口吹到幼儿的头发上,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活动就这样把幼儿引入到科学的氛围之中诱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其次,《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通过“做中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制造人造风,让风车转起来,在动手、交流与表达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问题:怎样让羽毛飞起来?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含反思 篇六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2、让幼儿具体感知风,并让他们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观察风给外界带来的变化,如:红旗、水、头发等的变化。
2、一把扇子,每人一个气球,碎纸屑许多,小风车每人一个。
3、有关风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这几天老师让小朋友观察了树枝摇动,红旗飘,水面起波纹,你们知道是谁引起的吗?
2、让幼儿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
(1)教师引导幼儿玩气球,通过玩气球亲自感受空气流动形成风。
(2)幼儿自己动手做小实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扇动空气,使空气流动形成风。
(3)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哪里有空气流动,哪里就有风。
3、了解风的特性。
(1)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当小扇子,扇动空气,说出扇的快脸上有什么感觉,扇的慢脸上又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结:扇的快,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扇的慢,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
(2)老师给小朋友扇扇子,请小朋友试一试能不能抓住风?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风?
小结:风看不见,抓不着,只能感觉到。
4、玩纸屑。
(1)分给幼儿每人一小堆纸屑,让他们想办法玩纸屑,看谁最聪明,想的玩法多。
(2)讨论:玩完后让幼儿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产生风使小纸屑动的。
5、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
幼儿讨论,教师讲解。
(1)(看课件)风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风吹干了妈妈洗的衣服;使人凉快;让风筝飞上天;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可是有的风却做了许多坏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树木刮断了;打翻了鱼船……这样的风很可恨。
(2)小结:现在的人们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人们建起了防风林,把风挡住,还提前预报风,这就减少了风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6、玩“风车转转转”游戏。
幼儿每人一个风车,想办法让风车转起来。请几名幼儿到前面演示讲解后,幼儿自由玩风车。
带幼儿到户外玩风车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