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学设计【精选6篇】
幼儿园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与发现——认识小蜗牛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小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快乐的小蜗牛》的故事书;
2. 小蜗牛模型或图片;
3. 幼儿园教室或室外环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小蜗牛模型或图片,与幼儿进行对话,引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例如:“大家知道小蜗牛是什么样的动物吗?它们住在哪里?它们喜欢吃什么呢?”
2. 故事分享:读《快乐的小蜗牛》的故事书,让幼儿了解小蜗牛的生活情况和特点。读完后,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内容,引导幼儿思考小蜗牛是如何生活的。
3. 观察与记录:安排观察小蜗牛的活动,可以在幼儿园的室外环境或自然公园中进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爬行方式以及它们喜欢在哪些地方生活等。同时,鼓励幼儿用画笔或相机记录下观察到的小蜗牛。
4. 制作小蜗牛家园:回到教室,教师带领幼儿制作小蜗牛家园。可以使用土壤、小石子、树叶等自然材料,让幼儿模仿小蜗牛的生活环境创造出一个小蜗牛的家。
5. 小蜗牛游戏:安排小蜗牛游戏,让幼儿模拟小蜗牛的爬行方式,通过游戏感受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6.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你觉得小蜗牛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蜗牛呢?”等。
四、教学延伸:
1. 绘画活动:提供蜗牛的图片或模型,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小蜗牛的理解和想法。
2. 角色扮演:安排角色扮演活动,幼儿可以扮演小蜗牛、小草、小鸟等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了解小蜗牛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幼儿园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动手实践——制作小蜗牛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制作小蜗牛的过程,加深对小蜗牛外形特征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纸制小蜗牛的模板;
2. 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3. 幼儿园教室或制作手工的场地。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小蜗牛的图片或模型,与幼儿进行对话,引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例如:“大家看,这是小蜗牛。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做什么吗?”
2. 制作小蜗牛: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小蜗牛的模板和制作步骤,然后给予幼儿一定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按照指导进行制作。同时,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在小蜗牛的身上添加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装饰物。
3. 分享成果: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蜗牛展示和分享。每个幼儿都可以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小蜗牛,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4. 小蜗牛保护: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小蜗牛的保护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小蜗牛的生活环境和安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保护措施,如不随意捕捉小蜗牛、保持环境整洁等。
5.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制作小蜗牛的过程,引导幼儿回答问题:“你觉得制作小蜗牛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蜗牛呢?”等。
四、教学延伸:
1. 小蜗牛游戏:设置小蜗牛游戏环节,让幼儿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小蜗牛的比赛或追逐游戏,增加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利用小蜗牛进行数学教学:通过小蜗牛的数量、大小等概念,进行数学教学,如数数小蜗牛、比较小蜗牛的大小等。
幼儿园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三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 3/4 拍“强弱弱”的特点。
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造性地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的内容。
3、体验小蜗牛旅行的快乐,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开朗乐观的精神。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 3/4 拍“强弱弱”的特点。活动难点: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造性地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的内容。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活动前,在自然饲养角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增进对小蜗牛的了解和喜爱
物质准备:
1、与歌曲内容匹配的课件、小蜗牛的头饰、蜗牛妈妈的头饰
2、幼儿呈半圆形围坐在大屏幕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观看草地图片,发音练习,学习跳跃和连贯的不同唱法。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草地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的小狗、小鸡、青蛙是怎样唱歌的,并用跳跃
的音声模仿这些小动物唱歌。
二、出示课件,观察蜗牛的外形特点,熟悉歌曲的内容
教师:“这是谁? 你们知道小蜗牛为什么这么开心?”幼儿自由猜想小蜗牛开心的原因。 “因为他要去旅行”“小蜗牛身上有什么?”“有壳”“这是他的房子”“小蜗牛头上有触角,我们给她起名叫犄角”“小蜗牛去旅行可开心了,它还会唱歌呢,你们听: 咿呀儿呦,呀咿儿呦”小蜗牛从来不回头
三、教师范唱歌曲,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启发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优美。
教师:“小朋友,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蜗牛?
教师小结:“这是一只不怕困难、勇敢乐观的小蜗牛。有一首歌唱的就是这只勇敢的小蜗牛,名字叫做《快乐的小蜗牛》。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教师小结:这是一首欢快、优美的歌曲。
2、 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听赏,
教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提问:你都听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四、幼儿学唱歌曲,在和小蜗牛一同旅行的游戏情境中演唱歌曲
1、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完整的跟随教师朗诵歌词两遍。第一遍朗诵重点指导幼儿说准歌词
第二遍朗诵重点指导幼儿加动作进行朗诵。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一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唱准歌词。
教师: 咱们把小蜗牛旅行的故事唱一唱,要把歌词唱清楚。
3、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二遍,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师:小朋友,小蜗牛旅行心情是怎样的?怎么表现?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三遍,重点引导幼儿加动作进行表演。
教师:“这一次,我们加上好看的动作来表现小蜗牛快乐的心情吧”四、幼儿分角色表演《快乐的小蜗牛》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变成小蜗牛去旅行吗?”
教师扮演蜗牛妈妈,幼儿扮演小蜗牛,进行表演 1—2 遍,引导幼儿欣赏旅途中的美景,遇到雨天如何避雨。
五、教师带幼儿二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理念:
这首歌曲节奏轻快,歌词有故事情节,主角又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能快速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根据《指南》的要求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感受3/4节拍强弱弱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和轻巧的动作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活动目标:
1、学唱三拍子歌曲,初步感受四三拍的节奏特点。
2、能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歌词图谱,蜗牛图片
2、大鼓一面
3、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1、小朋友,我们来进行歌唱前的哼鸣联系《两只小象》
2、情景导入:今天有一位小客人要来中一班做客,让我们一起来把它请出来吧,哦,小客人有些害羞,需要我们来把它喊出来,听老师是怎么喊的,小蜗牛(用大鼓配合强弱弱的声音来喊出小蜗牛),请孩子们学习一起喊出小蜗牛
3、出示实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1)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
(2)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它的表情怎样?哪个小朋友来形容一下?(引导幼儿用肢体或语言表达)
4、欣赏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节奏特点。播放歌曲《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教师跟幼儿边听歌曲边拍节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5、出示歌词图谱,教师完整教唱,(注意在教唱时叫夸张的表现三拍的特点)边教唱逐句和幼儿讨论每句如何用动作表现,随幼儿变现教唱三四次
6、请幼儿戴上蜗牛头饰,随音乐集体表演歌曲。
7、教师小结:多可爱的小蜗牛呀,跳得真好,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一起去旅游吧。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的音乐伴奏下,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自然角中观察小蜗牛,进一步了解小蜗牛的特征及习性。
活动反思:
我认为我设计的这次活动,比较适合我班幼儿的特点,但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各方面考虑欠妥,活动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也没能和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的失误,例如孩子们对歌曲的熟悉度不够,身体没有很好的动起来,有的小朋友在动起来就没有唱歌的声音了,我认为还是我自己引导的不够,有的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有走神的情况没有很好及时的个别教育,对《指南》的实际拓展不够,没有尊重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幸好,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的选取幼儿很感兴趣,尤其在后面让他们一起变成小蜗牛动起来,他们跳的非常开心,感觉自己的努力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报,但是,总结本次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准备,预设到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相应的准备,只要用心,很多问题都可以考虑到并及时采取措施,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会做的更好。
幼儿园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3、进一步了解蜗牛背壳的神奇作用。
【活动准备】
1、歌曲CD
2、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蜗牛图片,引出歌名。
师:快乐的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你想做这只快乐的小蜗牛吗?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歌唱小蜗牛的歌,名字就叫《快乐的小蜗牛》,仔细听听歌里是怎样唱小蜗牛的。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
师:歌里唱的是怎样的一只小蜗牛?小蜗牛想去干什么?
2、欣赏歌曲第二遍。
师:小蜗牛的房子有什么好处?
3、欣赏歌曲第三遍。
小蜗牛有很神奇的背壳,就像一座房子,风雨都不怕,它可以到处旅行,多么逍遥自在。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按歌曲节拍拍手,感受歌曲。
2、幼儿跟唱,重点唱出轻松的情绪。
四、分组演唱表演歌曲。
幼儿园中班《快乐的小蜗牛》教学设计 篇六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创造性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自然角饲养小蜗牛,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增进对小蜗牛的理解与喜爱。
2、《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盒带。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师:老师带来一首谜语,你们听一听它是哪种小动物?
谜语:走路从来不回头,背着房子去旅游。伸出两只小犄角,一别看来一边走。(为了更形象,教师一边模仿动作,一边说谜语。)
2、出示实蜗牛图片,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1)小蜗牛长什么样子?
(2)小蜗牛平时都在干什么?
(3)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它的表情怎样?哪个小朋友来形容一下?(幼儿用肢体或语言表达)
3、欣赏歌曲,熟悉旋律,3/4拍的节奏特点。
播放歌曲《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教师跟幼儿边听歌曲边拍节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1)刚才听了这首歌曲有感觉?
(2)教师幼儿用语言或肢体动作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4、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欣赏遍歌曲,幼儿随音乐节奏学说歌词。提问:你们听到歌曲中唱了?说说感觉哪句歌词最有趣?喜欢哪句歌词?并尝试唱一下或用动作来。
(2)教师将幼儿喜欢的歌词分组,教师弹唱,幼儿随音乐尝试大声跟唱。(教师表扬,纠正唱错的地方。)
5、采用不同方式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用个别表演、分组轮唱、男女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2)鼓励幼儿加上动作创造性的演唱。
6、教师小结。
师:多可爱的`小蜗牛呀,跳得真好,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一起去旅游吧。
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的音乐伴奏下,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7、活动延伸。
将《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自主演唱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