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活动大班教案【优质6篇】
幼儿语言活动大班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游戏活动设计
导入:互动问答
时间:5分钟
活动一:口头表达游戏
时间:15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 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其他组员轮流出示一张图片,代表需要表达的词汇或短语。
3. 代表需要用语言描述图片上的内容,其他组员根据描述内容猜测图片上的词汇或短语。
4. 每个组员有30秒的时间来描述或猜测,时间到后换下一位组员。
5.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游戏中出现的词汇或短语,并进行相关的语言讨论。
活动二:绘本故事角色扮演
时间:20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教师选择一本适合大班幼儿的绘本故事,介绍故事内容,并重点介绍主要角色。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3.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相关的道具和服装,让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
4. 每个小组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并用语言表达角色的情感、动作和对话。
5.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故事情节,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扮演的角色。
活动三:语言拓展游戏
时间:15分钟
目标:拓展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思维能力
1. 教师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词汇。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选择一张卡片。
3. 小组成员需要用语言描述卡片上的词汇,并尽可能多地产生与该词汇相关的其他词汇。
4. 时间到后,换下一组继续进行游戏。
5.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游戏中出现的词汇,并进行相关的语言讨论。
结束:反思总结
时间:5分钟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通过口头表达游戏、绘本故事角色扮演和语言拓展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互动问答导入和反思总结,我们让幼儿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提高了语言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也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语言活动大班教案 篇二
标题: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导入:情境演示
时间:5分钟
活动一:故事角色扮演
时间:20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教师选择一本适合大班幼儿的故事书,并将故事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3.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相关的道具和服装,让幼儿更好地进入角色。
4. 每个小组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并用语言表达角色的情感、动作和对话。
5.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故事情节,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扮演的角色。
活动二:绘本故事分享
时间:15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教师准备一些适合大班幼儿的绘本故事,并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绘本故事进行阅读和分享。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代表需要用语言描述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4. 其他组员可以提问或补充故事中的细节,并进行相关的语言讨论。
5.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活动三:情景对话游戏
时间:20分钟
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1. 教师准备一些情景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情景描述。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选择一张情景卡片。
3. 小组成员需要用语言描述该情景,并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和对话。
4. 其他组员可以提问或补充情景中的细节,并进行相关的语言讨论。
5.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结束:反思总结
时间:5分钟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绘本故事分享和情景对话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情境演示导入和反思总结,我们让幼儿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提高了语言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也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语言活动大班教案 篇三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讲述内容,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丰富词汇,培养幼儿学习散文的兴趣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散文,培养幼儿良好的说话习惯。
二、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机、电视机、录音机、春景图一张、电教软件、文字卡片。
三、活动过程
1.提示幼儿,说出冬天之后什么季节来了。
2.出示春天的景图让幼儿观察,并讲述春天里有些什么。
3.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词语来描述春天里有些什么。
4.分小组讨论,让幼儿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春天的特征。
5.出示图片和相应的文字卡,指导幼儿用字来组词,再用词来造句。
6.根据画面内容,有顺序地把春天的景物描述出来,语言越优美越动听越好。
7.听录音机姐姐的描述。
8.根据录音机姐姐的描述进行表演。
9.让幼儿自由摆弄卡片进行讲述,进一步学习、巩固。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
:让幼儿绘画春天的景色。欣赏表现春天的音乐,并让幼儿根据音乐创编舞蹈。
五、生活中渗透
吃饭时注意卫生,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六、环境中渗透
布置春天的环境图,展示春天的各种景物。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在家里丰富孩子的词汇,了解春天的景色。
幼儿语言活动大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天气特征及风俗。
2、理解诗歌的含义,体验诗歌中表达的哀伤之情,并对唐诗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17号;《小朋友的书、春天里》;磁带及录音机
2、活动前两周做天气观察记录,统计晴天和雨天的数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记录了清节前后的天气变化,发现了什么?(有时天气晴朗,有时细雨绵绵)
2、天气晴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高兴)细雨绵绵的时候又有什么感觉?(烦恼、不开心)
二、理解诗歌
1、出示挂图,播放古诗录音。
2、提问:诗里写的是什么样的天气?诗人的心情怎么样?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心情不好怎么办?他怎么找酒家?牧童是怎么做的?
教师边提问,边结合挂图解释诗歌中的词"欲断魂"、"借问"、"牧童"、"遥指",帮助幼儿理解。
三、幼儿学念古诗
1、听磁带,体味念古诗和平日里讲故事、说话的声调、发音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按照磁带中的方式跟念古诗。
2、尝试边念古诗边用体态语言表现古诗的内容。
四、总结:
我国唐朝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写了很多优秀的诗,以后我们还会学更多的唐诗。
幼儿语言活动大班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线索,大胆想象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感知运动的关键要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对运动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自制大书《滚滚和蹦蹦》。
2、自制故事形象:滚滚和蹦蹦。
活动过程:
一、玩豆子
1、你们瞧一瞧,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2、豆子宝宝有个小小的心愿,想到桌子上滚一滚、蹦一蹦,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它们完成这个心愿?
3、请你们六个人一组到桌子旁边去试一试。
4、教师深入幼儿中间询问:你用什么办法让豆子宝宝滚起来还是蹦起来的?你有不一样的办法吗?(鼓励幼儿边玩边和同伴说一说)
5、小朋友想到了很多好办法让豆子宝宝滚起来了、蹦起来了。下面请小朋友到旁边找个位置坐下来。
二、谁是滚滚、谁是蹦蹦
1、刚才,我们玩豆子,想了许多让豆子宝宝滚起来、蹦起来的好办法。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豆子,它们也想和小朋友玩一玩。它们当中一个叫滚滚,一个叫蹦蹦。
2、出示图书第一页:你们猜猜哪个是滚滚,哪个是蹦蹦?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
3、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讲述)来看看两个豆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三、怎么滚、怎么蹦
1、出示大图书第二页:滚滚和蹦蹦从哪里来?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2、你猜猜它们会说什么?(出示大图书第三页)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其中蹦蹦的话由幼儿看图和字讲述。
四、往哪滚、往哪蹦
1、出示大图书第四页:说着说着,它们怎么啦?(教师和幼儿一同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的内容。)
2、它们吵吵吵,吵得更厉害了,我们来看看它们吵了什么?出示大图书第五页,幼儿猜测讲述。
3、我们再来看看滚滚和蹦蹦到底说了什么?(出示文字,教师和幼儿合作讲述故事第三部分的内容。)
五、怎样才能滚、怎样才能蹦
1、你们觉得它们能蹦到月亮上去,滚到海边去吗?(幼儿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后举手表决自己的观点)
2、它们到底能不能…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图六。
3、一阵风吹来,滚滚轱辘轱辘地滚了起来,它一边滚一边唱歌,你们才它会唱什么歌?它会不会把自己的心愿唱出来?(幼儿想象后教师讲述故事第四部分的内容)
4、你们猜蹦蹦遇到了什么事?出示大图书第七页:一辆自行车过来了,发生了什么事?蹦蹦回怎么唱歌?
5、我们来学学滚滚和蹦蹦唱的歌。
6、有了风和自行车的帮助你们猜它们现在能不能滚到海边、蹦到月亮上?
7、出示大图书第八页:他们安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摔下来?它们又见面了会发生什么事?会吵什么?(边出示文字边与幼儿模仿对话)我们来看看滚滚和蹦蹦到底回说什么?
8、你们猜滚滚和蹦蹦最后会怎样?出示大图书第九页,教师讲述故事最后部分。
9、它们总这样吵好吗,为什么?你觉得它们应该怎样做?
六、表演故事
1、看了故事,老师有个问题还不明白,滚滚会滚、蹦蹦会蹦,后来它们怎么又没滚到海边,蹦到月亮上呢?
2、结合大图书,完整讲述故事。
3、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它们蹦起来、滚起来是 什么样子,吵起架来又是什么表情?我们一起来学学。
4、出示指偶,幼儿认识后,下面请小朋友自己选好扮演谁,各站一边,我们来表演这个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表情,结合动作表演。)
七、生活中的滚和蹦
1、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滚滚和蹦蹦,你们发现了吗?
2、有什么东西会滚,什么东西会蹦?你们是怎么让它滚起来、蹦起来的?
3、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会滚会蹦的东西,下了课我们去玩玩它们吧。
幼儿语言活动大班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和同伴分享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他们渴望与同伴交流沟通。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了解田鼠“尖嘴巴”和“短尾巴”由发生争执到快快和好的过程,丰富词汇:
2、能说出朋友同伴间发生争执可用协商、道歉、讲道理的方法解决。
3、感受故事主人公“尖嘴巴”和“短尾巴”由孤独到快乐的情绪变化。
活动准备:
1、故事《快快和好》的图片6幅。
2、田鼠的头饰若干
活动建议:
1、教师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田鼠“尖嘴巴”和“短尾巴”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这是两只怎样的老鼠,并请幼儿观察他们的表情,猜想他们“不高兴”的原因,引出故事。
2、教师分段讲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尖嘴巴”和“短尾巴”由发生争执到快快和好的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1—2,讲故事的第1、2段,引导幼儿了解两只田鼠搬出去安家的原因。
提问:为什么妈妈要让田鼠“尖嘴巴”和“短尾巴”搬出去自己安家?为了得到一颗豆豆,它们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引导幼儿用尖刻的声音学说说话。丰富词汇:扯光。
教师小结:不谦让、乱发脾气就会做不成朋友。
(2)教师出示图片3—5.讲故事的第3—5段,引导幼儿感受“尖嘴巴”和“短尾巴”没有朋友的孤独滋味。
附故事:《快快和好》
田鼠妈妈有两个调皮的娃娃,一个叫尖嘴巴,一个叫短尾巴。它们在一起总是叽里呱啦吵个没完。有一次,为了抢一粒豆豆,尖嘴巴扯光了短尾巴尾巴上的最后一撮毛,短尾巴拔光了尖嘴巴嘴边最后一根胡子。田鼠妈妈实在没办法,只好分给它们每人一袋豆豆让它们出去自己安家。
他们来到一棵大树下,叫嘴巴说:“哼,我再也不想见到你,真讨厌!”短尾巴说:“哼别让我再碰到你,真烦人。”说完,他们一个在大树的东面,一个在大树的西面各挖了一个长长的地洞安下了家。
住在自己家里,再也没人抢豆豆,再也没人斗嘴打架了,日子确实清净了许多,可时间一长,他们又发起愁来,最爱说话的田鼠找不到说话的同伴,那多难受啊!
在一个不太冷的日子里,尖嘴巴实在闷得慌,就爬出自己的洞,他要找人说说话。短尾巴心里也憋得慌,也爬出洞来想找人聊天。结果,两只田鼠又碰到了一起,他们有叽里呱啦的打开了话匣子。尖嘴巴说:“我的洞洞又宽又大好气派!”短尾巴说:“我的洞洞又弯又长可好玩了。”尖嘴巴摸摸嘴说本来,我的洞洞还要挖得更大,可挖着挖着,挖到了一个大土豆,嗬!这么大我就把它当做墙‘土豆墙’你有吗?”短尾巴说:“本来我的洞洞还要挖得更长,可挖着挖着也挖到了一个大土豆,嗨!这么大,我也有‘土豆墙’,我还尝了一口,又脆又嫩,可好吃啦。”
回到洞里,尖嘴巴心里后悔极了,,本来我们住在一起挺好的,干嘛要斗嘴?短尾巴也一个劲的埋怨自己,本来我们睡在一起,晚上都可以说话,干嘛要打架呢,第二天下起了大雪一连几天他们就只能对在自己的洞里,那滋味,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哎没办法,还是吃土豆吧吃着吃着大土豆被吃出了一个大洞.吃着吃着尖嘴巴碰到了另外一个尖嘴巴.“呀!是你!” “哎,是你!原来我们住的那么近就隔了一个大土豆!”
“对不起呀以前是我错了······”短尾巴对尖嘴巴说:“对不起,以前是我错了······”尖嘴巴对短尾巴说。两个小家伙和好了,他们滚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