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精彩3篇)

自相矛盾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一

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人的意思。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问题,比如说他们可能会用相反的词语来形容同一个事物,或者在叙述中出现逻辑上的错误。为了帮助孩子们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们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

2. 培养孩子们理解他人意思的能力。

3. 培养孩子们有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卡片,上面写有一些相反的词语,比如大和小、高和矮等等。

2. 准备一些简短的故事或者情境,让孩子们在听完后找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教师出示图片或者卡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上的词语,并鼓励他们描述这些事物的特点。然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图片上的词语是相反的,比如一个是大,另一个是小。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并鼓励孩子们找出其他的相反词语。

2. 练习准确表达:教师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情境,让他们用正确的词语来形容其中的事物。例如,教师说:“这只猫非常大,那只猫非常____。”孩子们应该用相反的词语来形容另一只猫,即小。

3. 练习理解他人意思:教师给孩子们一些简短的对话或者问题,让他们理解对方的意思并做出回答。例如,教师问:“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橙子?”孩子应该明白问题的意思并给出正确的回答。

4. 发现逻辑错误:教师给孩子们一些简短的故事或者情境,让他们在听完后找出其中的逻辑错误。例如,教师说:“小明今天早上吃了早饭,然后去上学。放学后,他晚上又吃了晚饭。”孩子们应该发现这个故事中的逻辑错误,即小明在放学后不应该再吃晚饭。

通过上述教学步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克服自相矛盾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们多进行语言练习,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到语言教学中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指导,相信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自相矛盾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二

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能导致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时产生误解。为了帮助孩子们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们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能力。

2. 培养孩子们理解他人意思的能力。

3. 培养孩子们有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卡片,上面写有一些相反的词语,比如大和小、高和矮等等。

2. 准备一些简短的故事或者情境,让孩子们在听完后找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教师出示图片或者卡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上的词语,并鼓励他们描述这些事物的特点。然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图片上的词语是相反的,比如一个是大,另一个是小。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并鼓励孩子们找出其他的相反词语。

2. 练习准确表达:教师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情境,让他们用正确的词语来形容其中的事物。例如,教师说:“这只猫非常大,那只猫非常____。”孩子们应该用相反的词语来形容另一只猫,即小。

3. 练习理解他人意思:教师给孩子们一些简短的对话或者问题,让他们理解对方的意思并做出回答。例如,教师问:“你喜欢吃苹果还是橙子?”孩子应该明白问题的意思并给出正确的回答。

4. 发现逻辑错误:教师给孩子们一些简短的故事或者情境,让他们在听完后找出其中的逻辑错误。例如,教师说:“小明今天早上吃了早饭,然后去上学。放学后,他晚上又吃了晚饭。”孩子们应该发现这个故事中的逻辑错误,即小明在放学后不应该再吃晚饭。

通过上述教学步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克服自相矛盾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们多进行语言练习,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到语言教学中来。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指导,相信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自相矛盾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三

自相矛盾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成语故事,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

  2、自己所知道的成语故事。

  活动准备:

  矛和盾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活动过程:

  一、出示矛和盾的图片,引出话题。

  1、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两样东西吗?它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2、教师小结:这两样东西是古时候打仗用的武器。长长的,一头有锋利的尖刃的叫矛,是用来刺杀敌人的。这个椭圆的铁牌叫盾,它很坚固,是用来当住矛的。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

  每两个幼儿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1、幼儿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前后一致,不能对立。

  四、告诉幼儿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五、幼儿学说故事。

  1、幼儿自由结伴,自由讲述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事。

  六、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

  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2、个别幼儿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相关文章

《特殊的帽子》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精彩3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特殊的帽子》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活动目标:1、通过已有经验,引导...
幼教资料2019-09-02
《特殊的帽子》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精彩3篇】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精简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教资料2016-03-08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精简3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喝糖浆【精彩3篇】

观察时间:2012年2月3月。 存在的问题:这几天程程有点咳嗽,入园时爸爸给他带来糖浆,并对老师说因为是中药成份,味道有点难闻...
幼教资料2017-06-0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喝糖浆【精彩3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下学期教案《小熊的生日》含反思(精简3篇)

1、巩固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2、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活动准备:各种图形的食物若干;小熊布偶一个。活动过程:一、以“小熊...
幼教资料2014-04-02
幼儿园小班数学下学期教案《小熊的生日》含反思(精简3篇)

幼儿园《感冒了》健康活动设计【经典3篇】

一、 活动目标:1、了解简单的预防感冒知识。2、学习擦鼻涕的正确方法。3、回忆感冒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的感受,体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二、活动准备:1、小白兔、小刺猬、小青蛙手偶或图片各一份。2、动听优美...
幼教资料2019-09-09
幼儿园《感冒了》健康活动设计【经典3篇】

幼儿园《缺了哪种颜色的蜡烛》益智游戏【精简3篇】

适合年龄:3-4岁 目的: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及注意力。 材料:用泡沫塑料制作生日蛋糕一块,生日蜡烛5-10支。 玩法:拿出生日蛋糕,成人说:“今天娃娃过生日,我给她买了蜡烛,请小朋友看看有多少支,有几种...
幼教资料2011-07-06
幼儿园《缺了哪种颜色的蜡烛》益智游戏【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