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手拉手》教案【经典3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手拉手》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手拉手》数学教学活动

引言:

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手拉手》是一种能够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助、分享和沟通。本篇文章将介绍《手拉手》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活动设计:

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30分钟。

3. 活动材料:数字卡片、手拉手道具、大班教室。

活动过程:

1. 准备阶段:

a. 教师准备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1至10的数字。

b. 教师准备手拉手道具,确保每个幼儿都有一根手拉手道具。

2. 活动介绍:

a. 教师向幼儿介绍《手拉手》活动的目的和规则,强调合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手拉手道具,让幼儿明白使用手拉手道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合作。

3. 活动实施:

a. 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至4名幼儿组成。

b. 教师将数字卡片混合后,随机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数字卡片。

c. 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按照卡片上的数字顺序,用手拉手道具连接在一起。

d. 教师监督和引导幼儿进行活动,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完成任务。

e. 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活动的过程和体会。

活动效果:

通过《手拉手》数学教学活动,幼儿能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分享和沟通,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幼儿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结语:

《手拉手》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能够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在合作中学会与他人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和监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通过《手拉手》活动的实施,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将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升。

幼儿园大班数学《手拉手》教案 篇二

标题:用《手拉手》活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引言:

数学思维是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手拉手》是一种能够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数学教学活动。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通过《手拉手》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设计:

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 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30分钟。

3. 活动材料:数字卡片、手拉手道具、大班教室。

活动过程:

1. 准备阶段:

a. 教师准备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1至10的数字。

b. 教师准备手拉手道具,确保每个幼儿都有一根手拉手道具。

2. 活动介绍:

a. 教师向幼儿介绍《手拉手》活动的目的和规则,强调在活动中要发挥数学思维能力。

b.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手拉手道具,让幼儿明白使用手拉手道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和解决问题。

3. 活动实施:

a. 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至4名幼儿组成。

b. 教师将数字卡片混合后,随机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数字卡片。

c. 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按照卡片上的数字顺序,用手拉手道具连接在一起。

d. 教师提出一些与数字相关的问题,鼓励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

e. 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效果:

通过《手拉手》数学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在合作中发挥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活动中的问题可以涉及数的大小比较、数的顺序排列、数的运算等内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同时,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幼儿也能够培养出坚持不懈、勇于尝试和灵活思维的品质。

结语:

《手拉手》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能够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出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和鼓励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通过《手拉手》活动的实施,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升。

幼儿园大班数学《手拉手》教案 篇三

幼儿园大班数学《手拉手》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双数,剩下一个不能两两匹配的数是单数。

  2、教幼儿能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学习两个两个地计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磁性教具:1-10的数字卡;一套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复习从1正数到10,然后从10倒数到1。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先说出名称,再数出是几个?最后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出来。

 

 2、教幼儿学习用笔把水果两个两个地圈起来,看看哪几种水果刚好两个两个地圈好;哪几种水果还掉有一个。

  3、圈起来后,告诉幼儿像刚好圈起来的水果数字2、4、6、8、10是双数;还剩一个没有圈起来的水果数字1、3、5、7、9是单数。

  4、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单双数并理解单双数的含义。游戏:"手拉手"。

  请数名幼儿到前面来分成两组,然后让每组的幼儿两两进行手拉手,拉手后,看看哪组的幼儿刚好匹配成对,哪组却剩有一人;最后说出哪组是单数,哪组是双数。

  5、利用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1)引导幼儿在1-10的数字中分别找出哪些数字是单数,哪些数字是双数。

  (2)练习看标记分类摆放单双数。("·"表示单数,"··"表示双数)让幼儿按标记把1-10数字卡送到单双数的`家。

  (三)结束部分:

  启发幼儿到户外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单数,哪些东西是双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过程中,老师说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让幼儿用探索的方法来感受对称剪纸;通过感受和对比,再整理幼儿的经验与对称剪纸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则作为提升,激起幼儿在以后区角中再次尝试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只要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讲解,尽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缚、误导了幼儿的思维。而在活动中,也要尽量的多给幼儿探索、操作的时间。

相关文章

幼儿园植树节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植树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幼儿园植树节教案1一、活动目标1、...
幼教资料2017-08-07
幼儿园植树节教案【优选6篇】

《分享》幼儿园小班教案【精简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享》幼儿园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幼教资料2018-01-08
《分享》幼儿园小班教案【精简6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拍手歌》【精彩3篇】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根据数字1--10的发音仿编游戏儿歌。2、要求幼儿轮流念儿歌进行拍手表演游戏活动。3、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能力。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幼教资料2019-02-07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拍手歌》【精彩3篇】

运粮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粮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运粮幼儿园大...
幼教资料2016-05-03
运粮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精彩6篇】

会动的身体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优质3篇】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节奏的变化。 2、乐意跟着老师一起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有快慢节奏的背景音乐 3、鼓一只 三、活动过程 1、引出...
幼教资料2013-02-09
会动的身体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优质3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设计“瑶族舞曲”【通用3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设计――“瑶族舞曲”【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创编节奏型的能力,提高使用节奏乐器演奏乐曲的技能。2.激发幼儿欣赏、感受、表现音乐的兴趣和能力。3.初步认识瑶族的服饰特征,节奏...
幼教资料2014-02-01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设计“瑶族舞曲”【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