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碘伏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优秀3篇)
神奇的碘伏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碘伏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3. 提高幼儿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碘伏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1. 碘伏瓶、棉签、幼儿图片、卫生纸等教具。
2. 课件、幼儿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大家知道碘伏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2. 播放一段与个人卫生相关的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
二、展示与讨论(10分钟)
1. 准备一瓶碘伏,向幼儿展示并解释其作用。
2. 让幼儿观察碘伏的颜色和味道,并与他们讨论。
3. 通过图片展示碘伏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要使用碘伏。
三、活动与操作(15分钟)
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根棉签和一小瓶碘伏。
2. 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碘伏,擦拭手指或手掌。
3. 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播放与个人卫生相关的歌曲,让幼儿跟着节奏唱歌。
2.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总结碘伏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表扬。
神奇的碘伏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二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理解碘伏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3. 提高幼儿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让幼儿理解碘伏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1. 碘伏瓶、棉签、幼儿图片、卫生纸等教具。
2. 课件、幼儿故事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幼儿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药水,它叫做碘伏。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二、讲解与讨论(10分钟)
1. 准备一瓶碘伏,向幼儿展示并解释其作用。
2.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讨论,让幼儿自己发现碘伏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三、故事与表演(15分钟)
1.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介绍碘伏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 请一名幼儿扮演医生,向其他幼儿表演使用碘伏的过程。
四、活动与操作(10分钟)
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根棉签和一小瓶碘伏。
2. 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碘伏,擦拭手指或手掌。
3. 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请几位幼儿分享他们使用碘伏的经验和感受。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个人卫生。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表扬。
通过以上两篇说课稿,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理解碘伏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培养幼儿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并提高幼儿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教具和教学手段,如图片、故事、歌曲等,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和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神奇的碘伏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三
神奇的碘伏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过程--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的精神。根据《纲要》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碘伏”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我在活动过程中合理定位重点与难点,运用直观操作、
动手尝试等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二、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它的教育性、价值型和实际性,活动目标既是整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对活动也起着导向作用。因此从满足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淀粉遇碘会变成蓝。
2.技能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重点:通过操作,感知淀粉遇到碘会变蓝。
难点:尝试运用淀粉遇到碘变蓝的原理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结构及投放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问题情境的探究点,有时甚至影响到活动的成败,因此,我为活动做了以下的准备:慢羊羊村长头饰、馒头、土豆、白菜、胡萝卜、香蕉、梨、标有字母A与B的奶粉,棉签、图卡、笔。
四、教法与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我使用的教法有观察法、示范操作法、练习法、经验迁移法。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达到了科学性、愉悦性、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碘伏
1.出示慢羊羊村长头饰,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都知道村长会做发明好多东西,通过头饰更能调动幼儿的兴趣。
2.认识碘伏。打针的时候都会用到碘伏,幼儿并不陌生,可能真正难的动手来试一试对于幼儿来说是有好奇又兴奋的。
(二)幼儿动手操作并记录结果。
(三)问题的解决---运用
1.让幼儿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帮警长辨别A与B瓶中谁是假奶粉。
2.让幼儿自由选择A与B的奶粉,用碘伏的方法试一试,哪瓶合格哪瓶不合格。
(四)结束游戏让幼儿回去做一份食物淀粉大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