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最新3篇)
《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题目:发现角的度量规律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发现角的度量规律,能够正确使用角的度量单位。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规律、角的度量单位
教学难点:运用角的度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白板、笔、直尺、量角器、实物模型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1. 展示一张图纸,在图纸上画出不同的角形,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角的特征。
2. 引导学生注意角的度量单位,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角的度量规律。
Step 2 观察实践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图纸和一些实物模型,要求他们观察实物模型上的角,并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记录在图纸上。
2.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角的度量规律,例如:直角的度数是90度,锐角的度数小于90度,钝角的度数大于90度等。
Step 3 深化理解
1. 在黑板上绘制出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特征和区别。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直角的度数是90度?为什么锐角的度数小于90度?为什么钝角的度数大于90度?
Step 4 运用实际
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角的度量规律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60度,那么它是什么类型的角?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120度,那么它是什么类型的角?
2.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并给出答案。
Step 5 小结
1. 总结角的度量规律和角的度量单位,确保学生掌握并能正确运用。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角的度量规律的应用领域。
《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 篇二
题目:角度量的应用
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角的度量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白板、笔、直尺、量角器、实物模型、实际问题等
教学过程:
Step 1 问题引入
1. 提供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要用一个角形的纸片制作一个风车的叶片,他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角形?
2.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
Step 2 观察实践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实际物品,例如:风车、建筑物、地图等,要求他们观察物品中的角,并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角的度量问题,例如:如果风车的叶片是直角,那么它的度数是多少?
Step 3 解决问题
1.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解决给出的实际问题,并给出答案。
2.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Step 4 拓展应用
1. 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角的度量规律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一个建筑物的屋顶是一个锐角,那么它的度数是多少?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给出答案。
Step 5 小结
1. 总结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强调角的度量规律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运用角的度量规律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 篇三
《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教材第2
6~28页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认识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知道角的计数单位“度”及相关知识。
2、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四、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五、过程:
(一)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根据角的边张开的大小认识了几种角,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说后,请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大家会比较角的大小吗?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相近的角,问同学:∠a和∠b谁大谁小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a和∠b究竟谁大呢?那大多少呢?大一点?这一点又代表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相信学过这节课后,你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通过以问题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量角器
教师: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描述更清楚,就产生了标准的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板书:量角器)
出示一个量角器。教师边说边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板书:度1°
提问: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360度)
一个平角是多少度呢?(180度)
介绍: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2、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指导
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小结:量角器上有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和外刻度线。
3、量一量。
教师:我们了解了量角器上有什么,究竟怎么使用它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1)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27页“试一试”,写出∠a和∠b的度数再读一读。
教师:通过观察以上两组角,我们会读角的度数了,那该怎样量角呢?请你与同学交流量角的方法。
学生交流完之后,请两位学生到前面演示说明。
通过学生的演示度量,老师组织学生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教师:我们可以把这三句话概括为四个字“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板书:两合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