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最新3篇)

《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题目:发现角的度量规律

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发现角的度量规律,能够正确使用角的度量单位。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规律、角的度量单位

教学难点:运用角的度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白板、笔、直尺、量角器、实物模型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1. 展示一张图纸,在图纸上画出不同的角形,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角的特征。

2. 引导学生注意角的度量单位,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角的度量规律。

Step 2 观察实践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图纸和一些实物模型,要求他们观察实物模型上的角,并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记录在图纸上。

2.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角的度量规律,例如:直角的度数是90度,锐角的度数小于90度,钝角的度数大于90度等。

Step 3 深化理解

1. 在黑板上绘制出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特征和区别。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直角的度数是90度?为什么锐角的度数小于90度?为什么钝角的度数大于90度?

Step 4 运用实际

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角的度量规律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60度,那么它是什么类型的角?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120度,那么它是什么类型的角?

2.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并给出答案。

Step 5 小结

1. 总结角的度量规律和角的度量单位,确保学生掌握并能正确运用。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角的度量规律的应用领域。

《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 篇二

题目:角度量的应用

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让学生理解角的度量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角的度量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白板、笔、直尺、量角器、实物模型、实际问题等

教学过程:

Step 1 问题引入

1. 提供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要用一个角形的纸片制作一个风车的叶片,他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角形?

2.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

Step 2 观察实践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实际物品,例如:风车、建筑物、地图等,要求他们观察物品中的角,并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角的度量问题,例如:如果风车的叶片是直角,那么它的度数是多少?

Step 3 解决问题

1.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解决给出的实际问题,并给出答案。

2.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Step 4 拓展应用

1. 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角的度量规律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一个建筑物的屋顶是一个锐角,那么它的度数是多少?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给出答案。

Step 5 小结

1. 总结角的度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强调角的度量规律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运用角的度量规律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 篇三

《角的度量》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教材第2

6~28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认识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知道角的计数单位“度”及相关知识。

  2、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四、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五、过程:

  (一)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根据角的边张开的大小认识了几种角,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说后,请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大家会比较角的大小吗?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相近的角,问同学:∠a和∠b谁大谁小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a和∠b究竟谁大呢?那大多少呢?大一点?这一点又代表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相信学过这节课后,你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通过以问题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量角器

  教师: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描述更清楚,就产生了标准的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板书:量角器)

  出示一个量角器。教师边说边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板书:度1°

  提问: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360度)

  一个平角是多少度呢?(180度)

  介绍: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2、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指导

  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小结:量角器上有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和外刻度线。

  3、量一量。

  教师:我们了解了量角器上有什么,究竟怎么使用它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1)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27页“试一试”,写出∠a和∠b的度数再读一读。

  教师:通过观察以上两组角,我们会读角的度数了,那该怎样量角呢?请你与同学交流量角的方法。

  学生交流完之后,请两位学生到前面演示说明。

  通过学生的演示度量,老师组织学生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教师:我们可以把这三句话概括为四个字“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板书:两合一看)

相关文章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与反思【精简3篇】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难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2...
教学资料2013-03-08
鲁迅的《故乡》教学设计与反思【精简3篇】

教学管理岗位职责有哪些【实用6篇】

教学管理岗位职责有哪些?简单地说,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事实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都未把教学管理上升到“制度”的层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学管理岗位...
教学资料2014-08-04
教学管理岗位职责有哪些【实用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精简6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品德与社...
教学资料2014-09-01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精简6篇)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最新3篇】

  相遇问题的关系式是: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以下请继续阅读《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
教学资料2013-05-08
小学数学《相遇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最新3篇】

《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学设计【精彩3篇】

导语: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
教学资料2017-04-09
《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学设计【精彩3篇】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经典3篇】

虎门销烟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片的历史事件。在接下来的这篇课文里,为了更方便语文教师的授课,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
教学资料2013-06-03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