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优质3篇)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日出的现象和原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和写作展示对海上日出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一段关于日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海上日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日出的现象和原理,解释太阳光在大气中的折射和散射现象。
3. 观察实验:安排学生在海边观察日出,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4. 讨论与分享:学生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海上日出的理解和感受。
5. 绘画与写作:学生根据自己对海上日出的理解,进行绘画和写作创作,展示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绘画和写作作品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和欣赏。
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播放关于日出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日出的现象和原理。
2. 知识讲解: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日出的现象和原理,并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
3. 观察实验:带领学生前往海边,在日出时刻进行观察实验,并鼓励学生记录所见所感。
4. 小组讨论与分享: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绘画与写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绘画和写作创作,表达对海上日出的理解和感受。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和欣赏,教师也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教学评价:
1. 观察实验记录:根据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评价学生对日出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小组讨论与分享:评价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对海上日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绘画与写作作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以及对海上日出的感受和理解的准确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观察实验和讨论分享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海上日出的现象和原理,培养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同时,通过绘画和写作的创作,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加深对海上日出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日出的现象和原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展示对海上日出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一段关于日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海上日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日出的现象和原理,解释太阳光在大气中的折射和散射现象。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在不同条件下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4. 观察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日出时太阳光的折射和散射现象。
5. 写作表达:学生根据自己对海上日出的理解,进行写作创作,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
6. 评价与反思:学生互相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写作作品,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播放关于日出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日出的现象和原理。
2. 知识讲解: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日出的现象和原理,并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凸透镜、玻璃棒等工具观察光在不同条件下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4. 观察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日出时太阳光的折射和散射现象,并讨论其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5. 写作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海上日出的理解,进行写作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评价与反思:学生将自己的写作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反思,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
1.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观察和分析,评价学生对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写作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对海上日出的感受和理解的准确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的方式,深入了解日出的现象和原理,培养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写作的创作,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加深对海上日出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篇三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五、使用媒体:
小黑板、挂图、投影、幻灯。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海上日出》。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县,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三、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把作者描写日出时最美的句子画下来。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四、交流自学情况(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生字新词:红霞、范围、分辨、奇观,刹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①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
②课文共分几段?(全文分为四段)
五、读讲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
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用卡片检查识字和理解词语的情况。
二、读讲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2、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句话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6、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7、齐读第二段。
三、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臼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二段。
6、小结:课文二、三两段描写了不同天气里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四、读第三段
1、练读第三段。
2、这句话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教学小结: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写这篇《海上日出》有什么特色?
第一、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第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太阳升出海面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
第三,课文用词非常确切、传神。)
3、练习有表情地朗读全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练习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