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推荐6篇)

音乐教学设计 篇一: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教学设计

引言: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是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本文将针对初中音乐课程,设计一节能够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中表达情感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选取一些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表达的作品;

2.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3. 准备相关的课件、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欣赏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15分钟):

选取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如古典、流行、摇滚等,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中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如乐器的运用、节奏的快慢、音乐的表达情感等。

3. 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20分钟):

选取一首富有情感的音乐作品,如悲伤、快乐、激昂等,让学生聆听并描述其中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然后提问学生感受到的情感是什么,以及音乐中的哪些元素让他们有这种感受。

4. 鉴赏音乐作品(20分钟):

选取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合唱曲等,让学生聆听并进行鉴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音乐的结构、旋律的特点、乐器的运用等,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美。

5.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通过课堂小练习或作业考察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的评价。

音乐教学设计 篇二: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教学设计

引言:

音乐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课程,设计一节能够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新思维和创作兴趣;

2. 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对自己音乐作品的审美意识和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1. 准备乐器、敲打物、声音素材等音乐创作材料;

2. 准备音乐创作的教学示范和指导材料;

3.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创造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看法和想法。

2. 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15分钟):

教师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并通过示范演奏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运用这些元素。

3. 音乐创作实践(25分钟):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音乐创作材料,如乐器、敲打物、声音素材等,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音乐创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的启发,如给出一个主题或一个简单的旋律作为创作的起点。

4. 音乐创作展示和欣赏(10分钟):

学生可以选择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向同学们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灵感来源。其他学生可以进行欣赏,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5.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音乐创作技巧和体会,鼓励学生继续进行音乐创作。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3. 学生自我评价,了解他们对自己音乐创作能力的认识和提升。

音乐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1、让学生在欣赏和模仿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京剧的表演以及模仿戏曲的唱腔和动作

  教学准备:

  京剧脸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观看视频导入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戏曲唱段,请同学们欣赏完后告诉老师,这段音乐是来源于我国哪一个戏曲的音乐?

  生:京剧

  师:同学们了解京剧吗?

  三、新授

  (一)揭课题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呢?今天,王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了解京剧,一起走近京剧。

  (二)京剧的形成

  师:要了解京剧,首先要知道它的发展历史,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京剧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清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1790年的时候,为了给乾隆皇帝祝寿,一位官员邀请了安徽地区很受群众喜爱的徽戏班子进京演出,不想一炮打响轰动了北京的戏剧舞台,后来徽班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欣赏习惯,经过努力把徽调、汉调衍化成京调,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京剧。)

  (三)京剧四大行当

  1、生角

  师:对京剧的形成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王老师接下来要带同学们了解的是京剧的行当。什么是行当呢?京剧舞台上的角色根据其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在京剧专门名词里称作“行当”。

  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生角。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的,称为“生”。 “生”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了解生角。同学们猜一猜,哪个是老生、小生和武生?

  2、旦角

  师:同学们、男性角色我们称为生角,那么女性角色我们称为什么?女性角色我们称为旦。旦角指戏曲中女性形象,可分为武旦、花旦、青衣和老旦。你们能为这些角色找到她们相应的角色吗?

  3、净角

  师:了解完旦角后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个游戏,每一个小组的桌面上老师都放着一幅拼图,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拼图拼好,并把它展示在我们的黑板上,现在开始动手吧。

  4、丑角

  师:这个人物化妆时在鼻梁上摸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所以把这种角色称为“丑角”他在京剧里饰演诙谐或邪恶的男性,丑角也分为文丑和武丑。同学们在看看图片,你们分得出哪个是文丑,哪个是武丑吗?

  (四)京剧的表演形式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非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那就是唱、念、做、打,你们谁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师:唱就是歌唱,演唱的意思;念呢?是念白,有音乐性像唱歌一样;做呢是只做动作不出声音,有节奏性像舞蹈一样;打呢就是打斗时的表演动作。这些就是我们京剧的表演形式。

  (五)学唱京剧

  师:同学们,就是因为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艺术家们才能演绎出一段段流芳百世的京剧作品,下面我就就来欣赏一段艺术家们精彩的表演。

  师: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王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都跟着一起哼唱,既然这么多同学喜欢,那我们也来学习一小段京剧吧!

  1、教唱歌谱。

  师:这是我们刚才观看视频《卖水》的歌谱,同学们看看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四一拍

  师:对了,四一拍的,京剧一般选择用四一拍子记谱,这是为了突出唱词清晰、坚实的语气和情绪。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学唱歌谱吧。

音乐教学设计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教学难点: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中国民歌的三大类的不同特点:

  劳动号子:音调铿锵有力、豪迈。

  山歌:节奏舒缓、旋律明朗。

  小调:结构规整、旋律优美。

  二、欣赏一组民歌。

  1、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对歌曲所起的作用。

  说说歌曲音调有什么特点?属于哪类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延长音较多。

  说说山歌为什么用那么多长音

3、河北民歌《放风筝》:想一想这首歌与刚才的有什么区别?你能根据歌词内容画一幅图吗?

  三、活动与练习:分组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民歌的知识。

  四、教师小结民歌种类及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结合音乐知识进行民歌欣赏,引导学生从民歌的不同特点进行 区别、归纳。

  教学难点:说出号子、山歌与小调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想一想:歌曲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二、哼唱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调特点——节奏自由、衬词多。

  三、欣赏河北民歌《盼红军》,想一想:歌曲的曲调属于山歌类吗?为什么?

  四、随伴奏音乐哼唱《盼红军》,感受小调旋律优美、结构规整等特点。

  五、听辩练习:

  1、《黄河船夫曲》、《码头工人歌》属于哪种类型的号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属于哪种民歌类型?

  六、活动与练习

  1、你会唱哪些广东方言歌?

  2、创作民歌:

  应用1、2、3、5、6五个音创作一首有民歌风格的歌曲。

  3、教师示范再集体创作。

  七、集体评议。

  八、小结。

音乐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

  1、 认真聆听《回声》,知道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 认识力度记号f,p,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3、通过学唱《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 :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

  一、 引入课题

  1、谈话: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老师和一位同学来合作一下,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

  2、你知道回声吗?(激发兴趣,让学生说一说)师小结: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回声和我们发出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原声)相比,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二、欣赏《回声》

  1、引入:音乐家发现了这一奇妙的自然现象,有音乐家就想到用音乐来表现回声。当然,这个作品中的回声并不是对着山谷唱歌,而是两个合唱队模拟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知道这两个合唱队是怎样配合着表现回声的吗?

  2、认识力度记号:像我们刚才不同力度的演唱在音乐中有专门的音乐记号,叫力度记号,刚才我们在演唱中用了两种不同的力度,fP,(出示强弱)歌曲里表现原声的用了哪种记号?表现回声的呢?

  3、再次聆听回声(出示歌谱)感受乐曲中强弱的对比

  三、发声练习 男女声分组唱,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歌曲,用自己的声音表现一下回声。处理:歌曲其他部分用中强的力度来演唱,表现叙述的语气。

  四、学唱歌曲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友谊的回声》,先听一听歌曲,想一想,为什么叫友谊的回声?指名学生回答,师小结:面对山谷,我们发出怎么样的喊声,山谷就会传给你怎么样的声音,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你对别人付出了怎么样的真心,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谊,这就是友谊的回声。

  1、欣赏歌曲,随音乐轻轻唱一唱歌曲。

  2、个别指导

  A 、出示:我喊一声,喊一声,噢,噢,噢。问:这个记号是什么?(PP----很弱)师生配合唱一唱,注意休止符

  B、出示:回声回声…可爱的回声。师独自唱一唱,请学生为老师伴奏(拍手拍腿)述:这里有一个休止符,表示后半拍起唱,请同学们在为老师伴奏的时候注意一下,这里的休止符是怎么把握的(师再唱,生伴奏)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师弹琴,生边拍手边唱,逐步脱离拍手拍腿)

  3、随老师弹琴,生轻轻演唱歌曲第一段 “向着大森林”尾音指导。

  4、学唱第二段,师弹琴,生轻轻唱一唱,个别地方纠正。

  5、随琴轻轻唱一唱歌曲。

  6、歌曲处理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我们要用怎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样美妙的声音呢?

  7 、 让我们带者对友谊的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拍打节奏,轻声来演唱)

  8 、纠正歌曲中错误的地方,跟琴演唱,提示带者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9、用强弱来打拍的形式,再次用情演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了回声,你现在知道音乐中是怎么表现回声的吗?对,运用了两个力度记号,那就是强、弱。除了这两个力度记号,音乐中还有一些记号也是表示力度的,也有表现力度的变化过程的,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再接着学习。

音乐教学设计 篇六

  教具:

投影片,音乐vcd、录象资料、录音带、钢琴

  1.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重点难点:

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导入

  1.歌曲有什么特点?

  2.具有何种音乐的风格?

  归纳:

  1.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美音乐赏析

  (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设问

  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

  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

  2.拉美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

  三)器乐曲《飞驰的鹰》赏析

  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

  森林的早晨

  飞驰的雄鹰

  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出示乐曲标题,简介乐曲背景。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演唱主题

  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情绪。

  4.主题讨论分析

  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

  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

  5.归纳

  平稳的节奏、弱起及三拍的连音

  6.欣赏全曲并思考讨论

  ⑴乐器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何特点?

  ⑵乐曲速度如何变化,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通过讨论构建主动学习的

  氛围,在分析音乐的过程

  了解音乐在表现形象与

  情感中的作用。

  7.归纳

  竖笛的音色及演奏技巧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

  小调色彩和速度变化使悼念转为歌颂和热爱。

  (四)歌舞音乐片段赏析

  1.探戈

  ⑴.播放探戈舞曲

  请同学们说出节奏特点,强化审美体验。

  ⑵.介绍探戈(投影8)

  探戈是阿根廷的代表性舞蹈,2/4拍、切分音运用

  是一个重要特征。

  ⑶节奏练习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探戈的节奏特点

  2.伦巴和桑巴

  ⑴介绍伦巴、桑巴

  伦巴为古巴代表性舞蹈,4/4或2/4拍,速度中等。

  桑巴为巴西代表性舞蹈,2/4或3/4拍、切分音丰富。

  通过对比性区别两个舞曲的不同节奏教学为参加社会音乐生活打下基础

  ⑵.观看桑巴、伦巴片段,分辨舞蹈类型并归纳各自特点,利用电教手段感受不同舞蹈的特点,使教学更直观。

  ⑶结论

  伦巴: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

  桑巴: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

  ⑷由教师指挥,学生练习打节奏,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伦巴桑巴的特点,巩固教学效果。

  (五)声乐曲《西波涅》

  1.欣赏全曲思考讨论

  ⑴音乐中汲取何种舞蹈节奏?

  ⑵歌曲前后两部分由c小调转为c大调,有何用意,表现什么?

相关文章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精选3篇】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3篇) 编辑:瑞如  发布时间:2017-08-09   手机版 ...
教学资料2017-05-02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精选3篇】

学会教学反思(经典3篇)

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一心想提高教学水平,我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尽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有经验的教师一样,但是教学效果就是不佳。 我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我开始...
教学资料2017-07-02
学会教学反思(经典3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优质3篇】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
教学资料2012-06-0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和反思【优质3篇】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最新3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
教学资料2014-09-05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最新3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精选3篇】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3篇) 编辑:瑞如  发布时间:2017-08-10   手机版 ...
教学资料2018-07-06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精选3篇】

咕咚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引导语:怎样写一份课文《咕咚》的优秀教学设计?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吗?大自然是很神奇的!黑黑的土里会长出绿绿的芽,小小的花瓣会散发出阵阵的清香,甜甜的...
教学资料2017-05-03
咕咚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