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教学设计(推荐6篇)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名称:《荷叶圆圆》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故事《荷叶圆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让学生了解荷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故事《荷叶圆圆》的阅读和理解。

2. 荷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 观察和描述荷叶的形状和颜色。

教学准备:

1. 故事《荷叶圆圆》的教材和相关图片。

2. 荷叶的实物或图片。

3. 学生的绘画纸和颜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 (5分钟)

教师出示荷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形状和颜色,并问学生荷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

2. 学习故事《荷叶圆圆》 (15分钟)

教师朗读故事《荷叶圆圆》,让学生跟随故事的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荷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荷叶的特点,例如形状圆圆、颜色绿绿等。然后向学生介绍荷叶生长的环境,例如水中、池塘等。

4. 观察和描述荷叶的形状和颜色 (15分钟)

教师发放绘画纸和颜料,让学生观察荷叶的形状和颜色,并用画笔将观察到的荷叶形状和颜色绘制在纸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绘制的荷叶。

5. 小结 (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总结荷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大自然。

6. 作业布置 (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大自然景色,并在画中加入荷叶的元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故事《荷叶圆圆》,还了解了荷叶的特点和生长环境。通过观察和描述荷叶的形状和颜色,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画荷叶的绘画活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培养。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名称:《荷叶圆圆》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故事《荷叶圆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2. 让学生了解荷叶的结构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

1. 故事《荷叶圆圆》的阅读和理解。

2. 荷叶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3. 观察和实验荷叶的浮力。

教学准备:

1. 故事《荷叶圆圆》的教材和相关图片。

2. 荷叶的实物或图片。

3. 水盆、水杯、针、荷叶模型。

教学过程:

1. 导入 (5分钟)

教师出示荷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形状和颜色,并问学生荷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

2. 学习故事《荷叶圆圆》 (15分钟)

教师朗读故事《荷叶圆圆》,让学生跟随故事的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荷叶的结构和生长过程 (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荷叶的结构,例如叶片、叶柄等。然后向学生介绍荷叶的生长过程,例如荷叶从种子发芽、生长到成熟。

4. 观察和实验荷叶的浮力 (20分钟)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片荷叶模型,并让学生观察模型的形状和结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模型放入水中观察荷叶的浮力。教师可以用针在模型上戳小孔,观察荷叶的浮力变化。

5. 小结 (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总结荷叶的结构和生长过程,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大自然。

6. 作业布置 (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找出具有类似荷叶的特点的植物,并写一段描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故事《荷叶圆圆》,还了解了荷叶的结构和生长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荷叶的浮力,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写描述的作业,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能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荷叶给小蜻蜓、小水珠、小青蛙、小鱼儿带来的欢乐。

  3、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态度、方法目标:朗读体验,有感情朗读、品读;角色体验,创设角色互动情境,引发口语交际,体会思想感情。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理清写路,体会感情变化。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让我们感受到充满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荷叶的美。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设计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我们通过“读”与“说”的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在阅读理解中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充分整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唤起多种情感的共鸣,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设计特色:

  1、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2、整体入手,披文入情。巩固旧知,通过让学生学习,感悟荷塘的可爱,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正确书写“朵”、“我”、“机”。

  教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同学们可真精神。同学们,春天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远了,夏天又笑盈盈地走来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大自然,介绍一些夏天里的朋友们给你们认识认识。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多有趣的一幅图画啊!原来他们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这是什么?荷叶怎么样?我们一起学习14课《荷叶圆圆》板书课题,读课题。

  3、出示课件,回答问题。

  4、自由朗读课文。

  (1)、下面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你请教书本的拼音,如果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用笔把它画下来。

  (2)、课文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这些小伙伴都把大荷叶当作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后,让学生上台来摆一摆,演一演。(戴头饰表演)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齐读、个别读、领读)

  2、游戏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老师也参与,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和读得有进步的同学。)

  4、再读课文,想想荷叶都给谁带来了欢乐?

  四、写字

  “朵”、“我”、“机”

  1、读字、口头组词。

  2、老师范写、同学在书本上写。

  3、师生互评。

  4、小结:

  师:小朋友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来组词,真好。这两个字只要孩子们在书写的时候注意把字放正,每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漂亮的字来。

  五、拓展课文

  1、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小伙伴会来,他们会对荷叶说什么?

  2、夏天这么美的池塘,环境卫生都很美,那你在环境卫生方面做得怎样?

  六、全文小结: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真漂亮,有了小水珠、小晴蜓、小青蛙、小鱼儿这些好朋友,荷叶真快乐!

  板书设计:

  14 荷叶圆圆

  小水珠 摇篮

  小蜻蜓 停机坪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 凉伞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字和身字旁。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蹲”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正确识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1、师:夏天的荷叶可漂亮了,现在老师带你们去荷塘边看一看,播放视频。

  2、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荷叶?(圆圆的,你说出了它的形状,绿绿的,你说出了它的颜色,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们喜欢吗?(喜欢),那你用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是他认为的喜欢语气,谁在来读,读出自己的喜欢,师指导,读的慢一些,读的美一些)

  3、能像这个样子,再来说一说荷花。水珠的样子吗?(预想荷花大大的,红红的。水珠小小的,亮亮的。)

  二、分析课文

  师:你们非常喜欢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课文中还有小伙伴也非常喜欢荷叶呢?请你们大声读课文,找出文中喜欢荷叶的小伙伴?把它们用圆圈圈出来,开始吧。

  师:谁来说一说喜欢荷叶的小伙伴有哪些?【预想;( ),( ),( )还有( )】,在第三和第四个朋友之间加上一个“和”字,这句话就更准确了,你再来试试。还可以这样说【( ),( ),( ),和( )都喜欢荷叶。】

  师:接下来老师请他们出来,老师贴孩子说,师接着说,小水珠是我的摇篮,找同学说,其他的小伙伴是如何说的,齐说【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 )”】你们真会读书,

  师:老师变为小记者,来采访你们,你最喜欢哪个小伙伴?你喜欢谁,你就去读读写他的那一自然段?开始吧。

  (一)分析第二段

  师:你们来看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喜欢小水珠的同学请举手(3名同学读,我看出来你很喜欢小水珠,读出自己的喜欢)

  (1)学习“珠”。

  师:“珠”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

  师:答案预想:加一加。象形字或者利用组词的形式来记住“珠”。

  师:谁还喜欢小水珠?你来读一读。

  生: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2)学习“晶”。

  师:小水珠的眼睛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特别的亮或者特别的亮晶晶。

  师:我们来看这个字,三个日字就读晶。孩子们,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小朋友的眼睛亮晶晶。小水珠亮晶晶,妈妈的钻戒亮晶晶——

  师:谁还喜欢小水珠?你来读一读。

  生: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3)学习“躺”。

  师:小水珠,它是怎样在荷叶上的?

  生: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教师板书:躺)

  师:大声地读读这个字。你可以用你的手和脚做一下躺的动作么?(一个学生在原位上身体舒展开来,做了个躺在座位上的动作。)

  师:看来你躺得真舒服。我们用身体躺着,所以“躺”是“身”字旁。

  观察并比较“身字旁”和“身”的区别。(教师板书:躺)

  谁可以给它组个词?

  (预设:平躺、躺着,躺下。)

  师:小水珠把荷叶当成了它的?(教师板书:摇篮)

  师:你们知道摇篮是用什么做的吗?(出示图片)

  生答:竹子。

  师:是啊,最早的摇篮,就是用竹子做的,所以这个“篮”字是竹字头的。以前的摇篮啊,要爸爸妈妈用手不停地摇,躺在里面的小宝宝才睡得香,所以这个“摇”是提手旁的。

  师:我们来看这就是摇篮。摇篮是干什么用的?

  师:小水珠睡在荷叶这个摇篮里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

  师:此时此刻,想象我们就是很舒服的躺在荷叶上小水珠,睡在摇篮里,舒服么?(舒服)。

  师:带着这种舒服的感觉,一起来读:带着动作读

  (二)分析第三段

  师:你们的表现把谁吸引来了,(小蜻蜓),喜欢小蜻蜓举手,找4个人读,(四个人合作的不错)

  1、小蜻蜓,请你展开自己的翅膀,我们伸开自己的翅膀,就像小蜻蜓展开自己的翅膀,蜻蜓展开翅膀的时候,就像一架(飞机)

  2、所以他会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3、小蜻蜓飞呀飞,落在了一朵花苞上,想起了那首古诗,找同学背。

  4、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动词“立”,连作者都用了“立”字,学着小蜻蜓的样子张开翅膀,立在荷叶上,读小蜻蜓的话

  (三)分析第四段

  师:小蜻蜓飞呀飞,这么舒服,把谁给招来了?听录音(小青蛙)

  1、小青蛙在把荷叶当作歌台,小青蛙怎么唱?(呱呱的放声歌唱)

  2、会唱些什么?(小青蛙会说:荷花是我的观众,呱呱呱,我唱的好不好听,呱呱呱,我喜欢荷叶,这圆圆的荷叶谁都爱,连小青蛙都喜欢)

  3、小青蛙陶醉在自己的歌声,非常的喜欢荷叶,谁来读读读出青蛙的喜爱

  (四)分析第四段

  师:荷叶还有一位小伙伴,他是(小鱼儿)

  1、找几名同学读

  2、小鱼儿喜欢荷叶吗(喜欢),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笑嘻嘻,从笑嘻嘻感受到喜欢荷叶,那游来游去,感受小鱼儿的开心。自由,快乐)

  3、把这种快乐,自由,开心读出来

  4、小鱼儿除了游来游去,还在水里干什么呢?(捧起水花)

  5、小鱼儿玩的这么开心,那你读出来?

  三、作业

  荷塘里还有那些小动物?你也当当小作家。展开你的想象,说一说“荷叶是我的…”!孩子不能说出,给与图片提示。

  四、总结全文

  孩子们,让我们记住这美丽的荷塘,因为有了这么圆这么绿的荷叶,才会显得更加的生动,美丽的夏日才会更迷人!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篇五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二册第14课《荷叶圆圆》是一首散文诗: “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是阳光下的绿衣天使,是夏季里的丝丝清凉。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蜡蜒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喜欢荷叶。”短文轻松活泼,富有童趣,充满着对自然的热爱。在教学中,可扩充材料,加大课堂阅读中的积累。

  一、通读全文,充分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再同桌互听,相互正音。

  2、交流读后的一些初步感受,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再读读课文,看看插图,在文中画画:荷叶是什么样的?都有谁喜欢它?

  [充分感知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基础,切忌走过场,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二、直扑重点,入情入境

  1、学生戴上自己喜欢的小水珠、小蜡蜒、小青蛙、小鱼儿的头饰,配上动作在小组里说一说“荷叶是我的?? 。”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说说为什么?

  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教师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学生圈出教师遗漏的字“躺、立、蹲”,比较领悟用词的准确。一边体会一边品读。学生可以配上动作,读出情感。

  3、利用课件演示小鱼儿一段,突破难关——“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4、将有关字词的学习穿插其中。 [这一环节的教学,避免了传统的一段一段分析,也据弃了相似结构段落从扶到放地逐段学习,从整体上去把握语言文字,赢得更多的时间积累美的语言,培养语感。]

  三、美读熟读,读出灵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自由读、合作读等),读出夏天荷塘的美景,大家评议。

  2、美的语言,美的画面要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引导学生再读,达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

  3、插上想像的翅膀,创造性地说话。

  (1)荷叶是 的 。

  (2)学着样子选一句说一说。

  例句:荷叶是我的摇篮。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和云姐姐说话呢1一阵风吹来,荷叶轻轻摇摆,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这一环节通过美读、熟读,升华阅读情感,并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加以引申运用,让学生的语感得以深化、内化,达到真正意义的积累。]

  四、扩展阅读,见“缠”插“针”

  1、阅读《树叶落了》,交流学习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读、背背、演演。

  [《树叶落了》与《荷叶圆圆》有许多相似之处。推荐这篇文章让学生课内扩展阅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想像的合理,用词的准确,在比较中积累语言。]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篇六

  设计说明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建议,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结合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活泼好动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定位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这一点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方法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教师)

  3.练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课件,谈感受。(课件:配乐出现动态荷花池画面。)

  师:同学们,瞧,这是个美丽的荷花池。(学生欣赏荷花池的美景。)

  看画面说说你知道的写荷花或荷叶的诗句和词语。

  学生回答完,教师多媒体展示,让孩子们欣赏有关荷叶的美丽画面,朗读、感悟优美词句。

  课件出示古诗:杨万里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说欣赏后的感受。

  2.学习生字引入课文。(画面定格为荷叶特写)

  师:(指着荷叶)这满湖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荷叶”)

  3.荷叶多美啊!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师:这又圆又绿的荷叶吸引了很多小伙伴,他们还在说悄悄话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画面导入,让学生感受荷之美,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学习情境。学生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教学导入中,感受荷叶之美。

  二、初读感知,激趣识字

  1.荷花和荷叶很美,写荷花和荷叶的诗文和词语也很美,我们要学的课文更美,让我们一起欣赏吧!(课文情境朗读)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吧!现在大家就美美地读读课文吧,要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3.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注意圈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4.认读生字。

  (1)字宝宝真顽皮,他们都跳到荷叶上了,你们认识他们吗?快去读读吧!(学生自由拼读生字)

  (2)课文中这么多生字,你们认识了几个?都是怎样认识的?

  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

  ②学生上讲台带领大家认生字。

  ③教师提问:为什么还没有学习课文,大家就已经认识这些字了?

  (3)一些字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不认识,这些字藏到课文中了,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来,借助拼音拼读几遍。指名领拼,教师教读易错字音。

  (4)开火车读准字音。(若发现学生读错字音,请其他同学帮忙纠正。)

  (5)小老师领读生字。

  (6)给字宝宝找朋友。

  5.这些淘气的字宝宝又跑回课文中了,他们想考考大家,你们可一定要努力认准他们啊!把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多读一读,大家慢慢就会认识他们了。

  6.逐段指名读文正音,读每段后出示生词,让学生标画。

  设计意图:如何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而有实效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突破点。鼓励学生在自主识字的前提下,互动交流,互动启发,丰富学习伙伴间的识字方法,检测识字效果,让孩子们学会相互欣赏,相互激励,培养学生识字的信心,发展识字能力。

  三、再读课文,梳理文脉

  赶快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找出荷叶的小伙伴。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男女生比赛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讲了谁,他吸引来了哪些小伙伴。

  学生汇报找到的荷叶的小伙伴。(贴图: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3.同桌轮读课文,画出小伙伴说的话。学生汇报读。教师相机出示画好的话让学生对照。

  4.指名学生读词语卡片: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

  游戏:把词语卡片“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贴到对应的图片下面。

  (1)同桌讨论。

  (2)汇报。

  5.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就自己读一读他说的话吧!(指名读)

  6.师生接读文。小组内分角色读。(配乐,指名分角色配乐读)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们实践了一个朴素的思想:重复、重复、再重复。在螺旋递进的重复中,让学生感知课文中出现的字、词、句,在不断的词句“拼装”中,巧妙地实现了梳理课文内容,巩固字词,理清脉络三大目标。

  四、书写指导:亮美机

  1.教学生书空,提醒学生注意:“亮”和“机”的“横折弯钩”的写法;“美”的第六笔“横”最长。

  2.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3.教师巡视,展评指导。

  4.组词、造句。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不仅要求把字写正确,而且要求写漂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引导学生由观察字形入手,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及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今天他们又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开火车认读生字)

  2.去掉拼音,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3.字读好了,还会读词语吗?(开火车认读词语:“展开”“摇头”“停下”。)

  4.大家根据这些词语做一做动作好吗?(“展开”“摇头”“停下”)

  5.上节课,大家初读了课文,知道荷叶有许多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6.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并完成:第一,找一找这些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成什么;第二,把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找出来,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将其融入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是有效阅读的开始。

  二、探究学习

  (一)感受荷叶之绿之圆。想一想:哪些东西既是“圆圆的”,又是“绿绿的”?

  (二)学生畅说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

  1.小水珠。

  (1)你想当一滴小水珠吗?为什么呢?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生齐读)说说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在干什么。(生: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3)你们也眨眨自己的眼睛吧!(生:眨眼睛)

  (4)亮晶晶的眼睛,多可爱呀!除了亮晶晶的眼睛,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

  (5)指导朗读: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多舒服、多开心呀!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就像躺在哪儿?(教师出示摇篮图)就像躺在摇篮里,摇啊摇,真舒服。(让学生闭目想象)谁能把小水珠舒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小蜻蜓。

  (1)哪位同学还有自己喜欢的段落,先读给大家听一听。

  (2)你能说说小蜻蜓为什么会把荷叶当作停机坪吗?“停机坪”是干什么的地方?

  (3)你平时见过小蜻蜓透明的翅膀吗?给大家说一说。

  (4)你们还见过什么东西是透明的?

  (5)同桌读,比赛读,表演读。

  3.小青蛙。

  (1)小青蛙听到了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这么动听,他可有些不服气呢,瞧,他把荷叶当作歌台,想跟大家比试比试呢!(出示课件)

  (2)谁喜欢描写“小青蛙”的这一段课文,给大家读读。

  (3)你们能不能学一学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的可爱的样子?

  (4)好可爱的小青蛙呀!现在,小青蛙要给大家献上一曲呢!(播放歌曲《小青蛙》)

  (5)小青蛙的歌词中唱了什么?你们帮他唱出来吧!

  4.小鱼儿。

  (1)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段落,老师也有。我最喜欢描写小鱼儿的段落,我觉得小鱼儿特别聪明,把荷叶当成凉伞。我来读一读这一段。

  (2)小鱼儿在荷叶下乘凉时心情如何呢?课文用了什么词语?(笑嘻嘻)

  (3)指名读小鱼儿高兴的样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的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回归整体

  1.荷叶成了小动物们最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嬉戏,成了荷塘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同学们,让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感受荷叶带给小伙伴们的快乐吧!

  2.读完课文后,把你喜欢的那一段背一背。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课都让学生去发现好词好句,并记住,既可以在日积月累中丰富语文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的好习惯。

  四、拓展延伸

  1.小伙伴们在荷塘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这都是因为有了谁呀?(荷叶)

  2.你们想想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呢?还有哪些小伙伴把荷叶当成什么呢?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3.说话练习:荷叶是________的________。

  设计意图:挖掘教材潜在因素,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同学们刚才欣赏了很美很美的图片,背了一段很美很美的课文,那么,大家还能写出很美很美的字吗?(出示“台、放、鱼、朵”)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现在我们来看看“鱼”,怎样写才好看呢?(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出示“朵”)要写好这个字,应该注意哪一笔?(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字形掌握汉字的结构,养成认真书写汉字的好习惯。

相关文章

zcs教学设计【经典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zcs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2016-05-05
zcs教学设计【经典6篇】

《一个马掌钉》教学设计(推荐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个马掌钉》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2019-01-07
《一个马掌钉》教学设计(推荐3篇)

语文公开课《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推荐3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3.教育学生学习他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和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
教学资料2012-01-05
语文公开课《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推荐3篇】

《乡土情结》教学方案【精简3篇】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文中乡土情结的内涵和作者大量引用的古诗文的意思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 仔细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
教学资料2015-03-06
《乡土情结》教学方案【精简3篇】

何捷老师作文教学设计【实用3篇】

适应学段: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设计理念:童话,顾名思义就是儿童的话,儿童天生就是童话家。特别是中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指导孩子编写趣味童话,能有效降低习作的困难,缓解其作文畏难心理。此学段孩子想象丰富,...
教学资料2011-09-09
何捷老师作文教学设计【实用3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优秀教学设计【经典3篇】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的一篇课文。本文以儿歌的形式讲了下雪天一群小动物到雪地上画画的有趣情景。学生对竹子、枫叶、月牙、梅花这些词语比较陌生,特别是梅花,不仅梅是生字,而且梅花...
教学资料2014-04-05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优秀教学设计【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