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优秀3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篇一

引言:

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是小学数学六年级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呈现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并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

2. 探究(15分钟):

让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并测量它们的边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3. 讲解(10分钟):

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解释公式的来源和推导过程。

4. 练习(15分钟):

让学生练习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首先,给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熟悉计算方法;然后,逐渐增加题目的难度,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

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的体积、书包的容量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5分钟):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常见错误。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计算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篇二

引言:

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是小学数学六年级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和特点;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呈现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并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定义。

2. 探究(15分钟):

让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并测量它们的边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3. 讲解(10分钟):

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解释公式的来源和推导过程。

4. 练习(15分钟):

让学生练习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首先,给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熟悉计算方法;然后,逐渐增加题目的难度,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

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的体积、书包的容量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5分钟):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常见错误。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计算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篇三

小学数学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练习六48题的内容。

  [教材简析]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除了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特例),还有相同的内容。认识它们的相同,能简化知识结构。第27页教学这个内容,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教材在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上,用涂颜色和文字标注等办法呈现它们的底面,让学生看到底面一般指长方体、正方体的下面(认识长方体时曾指过上、下、前、后、左、右三组相对的面)。第二步认识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都是表面的一部分。教材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们的底面积,帮助学生建立底面积的概念,要求学生研究计算底面积的方法,联系求表面积的经验,得出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进一步加强对底面的认识。第三步演变原来的体积公式。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里,如果把长宽看成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可以演变成底面积高。在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里,如果把棱长棱长看作先算底面积,那么体积公式也演变成底面积高。由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能演变成底面积高,因而获得了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底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都可以写成底面积高,获得体积公式的统一,从而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

  3.能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推导体积公式底面积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巩固体积公式。

  出示习题: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板演。

  交流:(1)201610=3200(平方米)

  (2)555=125(平方厘米)

  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它们的体积公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并通过简单的一句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体积公式底面积高。

  1.认识底面。

  (1)引出底面概念。

  出示:(如图)

  提问:老师刚才在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上,用涂颜色和文字标注等办法呈现它们的底面。你们知道什么是底面吗?

  同桌探讨,交流引出:底面一般指长方体、正方体的下面。

  (2)巩固对底面的认识

  1)出示:粉笔盒、冰箱、纸巾盒等图,让学生指出其底面。

  2)出示:请学生指出此长方体木料的底面,并介绍边长是0。3米的正方形是此木料的横截面。

  [设计意图:认识底面,是计算底面积和计算体积公式的'关键所在,本环节在学生复习了已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并在复习用的两幅图上引出底面,让学生感受知识就在身边,同时也为研究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奠定了知识基础,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指一指各物体的底面,并通过长方体木料的教学,区分了底面和侧面,加深了学生对于底面的认识。]

  2.认识底面积。

  提问:认识了底面,那什么是底面面积呢?

  交流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它们的底面积。

  提问:长方体的底面积如何计算?正方体的底面积如何计算?

  学生独立写在自备本上。

  交流得出: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探讨,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底面的认识。]

  3.演变原来的体积公式。

  (1)师:学到这儿,你能想到用其他方法来计算一开始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

  学生同桌探讨,再全班交流得出。

  (板书)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长方体底面积=长宽 }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正方体底面积=棱长棱长 } 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讲解: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上面的

公式可以写成:V=Sh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经历推导过程,利用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和长方体底面积推导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在推出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时,演绎推理能完成推导,因为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或者用类比推理也能完成,并利用了简单明了的图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探索,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体积公式都能演变成底面积高,获得了统一,其本身是一次认知简化。]

  (2)计算长方体木料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两种不同的方法:

  (1)先算出底面的面积,再算木料的体积。

  (2)先算出横截面的面积,再算木料的体积。

  思考:长方体体积公式还能演变成横截面面积长,那么正方形体积公式还可以怎样写呢?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本题本是练习六中的习题,在得出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后,教学此内容,一是巩固了横截面,二是让学生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还能演变成长横截面面积、横截面面积棱长,从而对体积公式有更充实、更丰富的体验。 ]

  三、联系实际,应用提高。

  完成练习六第4、6、7、8题。

  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底面积、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

  四、总结知识,升华提高。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得出的?得出的这个结论对于今后的学习研究有什么用?

  [设计意图:体积公式的记忆和运用并不是难点,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索的方法,数学思维方法的习得将终身受用。]

相关文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质3篇】

数学老师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方案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下面提供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览! 一、教学目...
教学资料2013-07-0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质3篇】

小学游记作文教学设计(优选5篇)

游记作文写作一般情况下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小学游记作文教学设计,欢迎查看。  小学游记...
教学资料2017-01-04
小学游记作文教学设计(优选5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3篇)

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为孩子的发展”是本次课改的主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阅读方法,然后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去进行阅读实践,在读中找、读中思、读中悟,再通过...
教学资料2018-06-08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3篇)

学前班拼音教学反思(实用3篇)

九畹溪镇幼儿园 谭林桂 开学已经三个多月了,幼儿园组织了课内比较学竞赛活动中,学前班的教师们一边组织课堂,一边领着孩子们一...
教学资料2017-06-03
学前班拼音教学反思(实用3篇)

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实用4篇)

导语: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是学校的发展之源。质量最有说服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科研兴教的理念,围绕教学搞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因为有效的常规教学管理是提升教学质量最有力的保证。...
教学资料2018-01-02
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实用4篇)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学设计模板(实用3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资料2011-02-06
《姥姥的剪纸》优秀教学设计模板(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