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质3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引言:

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接触乘法,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则;

2. 掌握乘法口诀表;

3. 能够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掌握乘法口诀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乘法的概念,如:小明每天吃3个苹果,他吃了5天,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解决这个问题。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向学生解释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例如,用3个苹果连续相加5次,即3+3+3+3+3,可以用3×5表示。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运算方式。

3. 口诀表学习(10分钟):

介绍乘法口诀表,并指导学生记忆。可以通过歌谣、口诀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表,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并逐步扩展到九九乘法口诀表。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如填空题、计算题等。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 拓展(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超市购物的总价、计算队伍的总人数等。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乘法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问题的回答情况来评价学生对乘法的初步认识程度。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引言:

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接触乘法,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则;

2. 掌握乘法口诀表;

3. 能够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掌握乘法口诀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乘法的概念,如:小明每天跑5圈操场,他跑了3天,一共跑了多少圈操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解决这个问题。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向学生解释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例如,用5圈操场连续相加3次,即5+5+5,可以用5×3表示。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运算方式。

3. 口诀表学习(10分钟):

介绍乘法口诀表,并指导学生记忆。可以通过歌谣、口诀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表,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并逐步扩展到九九乘法口诀表。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如填空题、计算题等。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 拓展(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篮球队比赛的总得分、计算一辆车的总里程等。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乘法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问题的回答情况来评价学生对乘法的初步认识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方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掌握乘法口诀表,并能够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将为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三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数学老师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方案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下面提供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

  (2)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拼摆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教学中渗透爱学习、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能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数学上册( P44~46)

  (2)教具、学具:课件、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大家想到迪士尼乐园玩吗?

  今天,开心游乐场里真是热闹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呢? (学生汇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写出算式。听汇报,评价。

  (二) 拼摆图形

  有几个小朋友围在桌子旁边,不知道在争论些什么?我们靠近一点,看看他们在干些什么,好吗? (出示近图)看看他们摆了些什么?

  1、小组讨论,合作拼图

  同桌讨论,你们想摆些什么? (学生汇报)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小棒来摆刚才你们想摆的那个图形,看看你们能摆多少个这样的图形?

  2、汇报结果

  请你来说说你们摆了什么图形,这样的图形你们摆了几个,并把计算的算式写在纸上。

  3、听汇报,从不同角度发掘汇报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同数相加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4、谁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个算式变得简短一些?

  5、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出乘法。(板书:乘法)

  (三)学习新知

  1、初步认识乘法的各部分名称和意义

  (1)你们看到这个乘法算式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2)那么,这个符号我们知道它叫乘号,那你们觉得它像什么?

  2、教学读法、写法:

  3、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那刚才的这些加法算式,你能把它改成乘法吗?

  4、引导学生比较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

  (四) 体验成功

  (1)下面,我们再到游乐场的别处去看看。

  (巩固练习:P46 做一做 )

  在游乐场的另一角,有几位小朋友正在高兴地荡秋千,请认真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把你看到的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表示吗?

  (2) 看书质疑:

  (五)回忆总结

  今天,米奇老鼠带我们去了这个开心游乐场,你们玩得开心吗?那你有什么收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我们可以用乘法解决?


相关文章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推荐3篇)

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倒数的认识”,它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概念。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
教学资料2013-09-06
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推荐3篇)

《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设计【优质5篇】

引导语: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有余...
教学资料2017-09-06
《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设计【优质5篇】

比例的意义数学教学设计【优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义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例的...
教学资料2011-01-05
比例的意义数学教学设计【优质6篇】

关于教学活动”我的眼睛”反思(优质3篇)

在听完了我的眼睛这个教学活动后,我自己也在幼儿园针大班的孩子进行了教学。自己实践之后才发现这个活动的内容比较的丰富,课前...
教学资料2019-07-03
关于教学活动”我的眼睛”反思(优质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
教学资料2018-08-02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6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反思【优选3篇】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社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主要写了秋天丰收的绚丽美景,并由景联想到对勤劳人们的赞美之情。 我和我的徒弟朱明雅老师是这样寻求科学的设计过程的: 沈旭林(以下简称“沈”):新课标强调“...
教学资料2016-06-09
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反思【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