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实用3篇)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文成公主的生平和进藏经历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成公主的生平和进藏经历,了解她对中藏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心态。
教学内容:
1. 文成公主的生平:介绍文成公主的个人背景、家庭背景以及她的成长经历。
2. 文成公主进藏:讲述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过程以及她在藏地的贡献。
3. 文成公主对中藏文化交流的影响:分析文成公主对中藏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如她的婚姻对中藏两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文成公主的身份和重要性。
2. 介绍文成公主的生平:通过课件或PPT,向学生介绍文成公主的个人背景和成长经历,让学生对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讲述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和过程:通过教材、文献和视频等多种资源,向学生讲述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和过程,让学生了解她进藏的背景和动机。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成公主在藏地的贡献,并向全班汇报。
5. 分析文成公主对中藏文化交流的影响:通过教材和相关文献,向学生展示文成公主对中藏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了解她的婚姻对中藏两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
6. 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结,让学生总结文成公主的生平和进藏经历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心态。
教学方法:
1.讲述教学法: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文成公主的生平和进藏经历。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方法: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的质量。
2.小组汇报: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3.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检查学生对文成公主生平和进藏经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文成公主对中藏文化交流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成公主对中藏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认识她对中藏两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文成公主的婚姻对中藏两地的政治交流的影响:分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朝的婚姻对中藏两地政治交流产生的影响,如政治联姻对两地关系的改善和巩固。
2. 文成公主的婚姻对中藏两地的经济交流的影响:探讨文成公主婚姻对中藏两地经济交流的影响,如贸易往来和经济的繁荣。
3. 文成公主的婚姻对中藏两地的文化交流的影响:讲述文成公主婚姻对中藏两地文化交流的影响,如佛教传播和藏传佛教的发展。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忆文成公主的婚姻和进藏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析文成公主的婚姻对中藏两地的政治交流的影响:通过教材和相关文献,向学生分析文成公主的婚姻对中藏两地政治交流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政治联姻的意义和作用。
3. 探讨文成公主的婚姻对中藏两地的经济交流的影响:通过教材和相关文献,向学生探讨文成公主的婚姻对中藏两地经济交流的影响,让学生了解经济交流的重要性。
4. 讲述文成公主的婚姻对中藏两地的文化交流的影响:通过教材和相关文献,向学生讲述文成公主的婚姻对中藏两地文化交流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佛教在中藏两地的传播和发展。
5. 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结,让学生总结文成公主对中藏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并培养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1.讲述教学法: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文成公主对中藏文化交流的影响。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方法: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的质量。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3.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检查学生对文成公主对中藏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篇三
导语:《文成公主进藏》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以民间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文成公主在进藏时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她怎样解决这些困难。课文中有很多神奇夸张的情节,引人注目。这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知人物
1、西藏在我国的西南部,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媒体“西藏风景”)解说: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地方,也是一个幸福的地方,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观光旅游。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唐朝,为了边疆的安定和平,不再连年打仗,朝廷采取“和亲政策”,先后有19位公主嫁给了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在这些公主当中,最有名的当数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
(课件)这张照片就是文成公主——看,多么聪明、美丽的姑娘!文成公主的父亲就是唐太宗,名字叫李世民。(课件:唐太宗)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多年,她跟藏族人民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西藏,做了很多好事。直到现在,在拉萨的大昭寺内,还供奉着她和丈夫松赞干布俩人的塑像。
3、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
1、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哪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
3、师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事件。
4、请快速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文成公主带了哪些东西?(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能工巧匠、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书籍……)
阅读文章6-13段: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分组或小组阅读有关自然段,完成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遇到哪些困难
怎样克服
检查:
(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找了一段树干搭成一座桥。
(2)遇到一片沼泽地——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
(3)遇见一只乌鸦谎说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写血书纪念。
(4)乃巴山挡住了去路——把乃巴山背到旁边。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表格的出示,使问题明晰的展现再学生的眼前,明确了读书的目的。)
5、抽学生简要概括。(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
6、师:我发现你们概括得都很简洁。如果把这部分的内容简要地讲述,你想怎么讲呢?
(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设计意图:总结概括文章的内容,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交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方法,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7、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那么,快速浏览文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8、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9、关于考验智慧一段,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一些?“两个难题”就概括了,这样就简洁了。
10、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件事仅仅是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从此,西藏和内地的往来更加密切了。)
(设计意图:总结概括文章的内容。进一步练习如何概括内容。)
三、总结课堂,课外延伸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
2、把故事简要地与同桌交流一下,抽学生复述。
3、老师还搜集到一些故事,和大家共享一下。课件出示故事内容。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设计意图: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再以课文为出发点,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到学生大量阅读民间故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
2、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