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最新3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一
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的主题是《鸟的天堂》,旨在通过学习鸟类的生态习性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以下是本次教学的详细设计:
一、导入环节: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了解哪些鸟类?你们是否喜欢观察鸟类?
二、知识讲解:
1. 介绍鸟类的特点和分类,包括体形特征、羽毛、嘴和脚的形态等。
2. 讲解鸟类的繁殖习性和迁徙行为,引导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
三、实践活动:
1. 组织学生进行鸟类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鸟类的外貌特征、飞行方式和行为习惯。
2. 分组讨论并列举学生观察到的鸟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
四、案例学习:
1. 选择一种当地常见的鸟类,深入研究其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并进行展示,介绍该鸟类的栖息地、食物来源及其受到的威胁。
五、保护意识培养:
1.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鸟类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类的生存环境?每个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六、总结反思:
1.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鸟类保护的想法和行动计划。
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中,我在导入环节采用了图片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成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鸟类观察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而在案例学习环节,学生对当地常见鸟类的研究不够深入,需要在组织活动前提前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和讨论。在保护意识培养环节,我应该更加生动地展示鸟类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景,以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关注。
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生物教育中,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学习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生物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二
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的主题是《鸟的天堂》,旨在通过学习鸟类的生态习性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以下是本次教学的详细设计:
一、导入环节: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了解哪些鸟类?你们是否喜欢观察鸟类?
二、知识讲解:
1. 介绍鸟类的特点和分类,包括体形特征、羽毛、嘴和脚的形态等。
2. 讲解鸟类的繁殖习性和迁徙行为,引导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
三、实践活动:
1. 组织学生进行鸟类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鸟类的外貌特征、飞行方式和行为习惯。
2. 分组讨论并列举学生观察到的鸟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
四、案例学习:
1. 选择一种当地常见的鸟类,深入研究其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并进行展示,介绍该鸟类的栖息地、食物来源及其受到的威胁。
五、保护意识培养:
1.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鸟类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类的生存环境?每个人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六、总结反思:
1. 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鸟类保护的想法和行动计划。
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中,我在导入环节采用了图片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成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鸟类观察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而在案例学习环节,学生对当地常见鸟类的研究不够深入,需要在组织活动前提前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和讨论。在保护意识培养环节,我应该更加生动地展示鸟类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景,以引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关注。
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生物教育中,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学习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生物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 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
讨论。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