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教学设计(最新3篇)
《电和磁》教学设计 篇一
电和磁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篇将为大家介绍一节关于电和磁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和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2. 掌握电和磁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a. 电的产生和传导;
b. 电的三要素:电流、电压和电阻;
c.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符号表示。
2. 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a. 磁的产生和磁场的方向;
b. 磁场的作用和磁感应强度;
c. 磁场线和磁力线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与电和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电和磁的思考。
二、学习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0分钟)
1. 给学生讲解电的产生和传导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电的流动过程。
2. 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3. 引导学生进行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符号表示的学习,通过绘制简单电路图,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学习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0分钟)
1. 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磁的产生和磁场的方向,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磁场的作用和磁力线的表示方法,探究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磁场的关系。
3. 通过实验和绘制磁力线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对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四、实验探究(20分钟)
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归纳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梳理电和磁的相互关系。
六、拓展应用(10分钟)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广泛应用领域,拓展学生对电和磁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和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将在充满趣味和实践的学习中,全面掌握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电和磁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和磁》教学设计 篇二
电和磁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本篇将为大家介绍一节关于电和磁的教学设计,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电和磁的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电的产生和传导;
2. 电的三要素:电流、电压和电阻;
3. 磁的产生和磁场的方向;
4. 磁场的作用和磁感应强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与电和磁有关的实际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电和磁的思考。
二、学习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0分钟)
1. 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的产生和传导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电的流动过程。
2.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三、学习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0分钟)
1. 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磁的产生和磁场的方向,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磁场的作用和磁力线的表示方法,探究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磁场的关系。
四、实验探究(20分钟)
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归纳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梳理电和磁的相互关系。
六、拓展应用(10分钟)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和磁的广泛应用领域,拓展学生对电和磁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和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将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电和磁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和磁》教学设计 篇三
《电和磁》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电和磁》作为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内容主要是揭示奥斯特的电磁发现展开教学,这是电磁学开创性的事件。将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电和磁在这一事件中得到充分的联系,而电磁学的发展在社会历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社会更新。回想电磁学的发展经历,着实令人敬畏。
奥斯特的发现,事实上仅仅是一次偶尔发现,但是奥斯特没有错过这次机会,而是进行了充分的深入研究,于是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
作为教学内容,教材安排奥斯特实验探究,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且又是较为简单的实验探究。通过现象,推测原因,再通过推测来深入探究,即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因为电磁场的抽象性,又会给学生的学习充满期盼。
教材安排主要设置奥斯特电磁发现,通电导线和指南针,通电线圈和指南针三块内容,具有有序的逻辑结构,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该教学内容是基于四年级简单电路展开教学的,再用指南针检测通电导线和线圈周围磁场测定中,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尤其是检测中手持指南针实验活动,因为手的无关晃动,导致实验前后指南针都在晃动。这成为实验的无关变量,妨碍了实验结论的有效得出,影响了实验探究的拓展教学,也给学生的便捷操作带来影响。
为此,本课首先从实验材料进行改进,特制作了导线固定架,又制作了可调试指南针固定架。这样的设计有效解决导线、和指南针固定难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标准化实验的效果。既可以稳定的完成教材实验安排,还可以拓展对导线上下远近的磁场测定。为此将以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测定作为教学的拓展,以导线周围磁场测定为重点,再配以通电线圈实验探究,在充分探究中体悟电磁学的神奇发现。
【科学概念】
1、1820年奥斯特的电磁发现开创了电磁学的纪元。
2、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是可以用指南针进行测定的。
3、通电导线短路电流磁场更大。
4、靠近通电导线磁场大,远离通电导线磁场小。
5、通电导线上面和下面的磁场方向相反。
6、通电线圈的磁场因为导线圈数增加,磁场也得到倍增。
【过程与方法】
1、奥斯特的电和磁的发现。
2、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的实验探究。
3、通电线圈磁场测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科学探究是需要实验材料的有力支撑。
2、科学发现是需要抓住每一次意外发现的。
3、科学探究需要科学的标准化方案。
4、科学探究需要集思广益,团队协作。
5、科学探究需要潜心、细心和用心。
6、善于表达自己的发现,乐于倾听他人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有效的搭建实验探究的思维通道,为动手动脑协同推进创设环境(难点)。
2、通电导线上下远近有磁场的深入探究,即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还能进行通电导线上下远近的磁场实验,得出现象规律。
【材料准备】
小组实验材料11套:指南针一个、鳄鱼夹导线三根、按压开关一个、带灯泡灯座一个、导线和固定架一个、指南针固定架一个、带1号电池盒一个。
小组实验学习单每两人一张。
【教学预设】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激疑导入,引水入渠1、玩指南针通过玩指南针,让学生熟悉指南针的基本特性,并引出奥斯特的发现之旅。
2、奥斯特的发现
指南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但是在电磁学里也起到了不凡的效果。指南针对中国人有特殊情节,通过指南针导入其用法和特点,在用什么方法干扰指南针的质疑中,引出奥斯特的神奇发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3、组装电路
我们今天也来探究奥斯特的神奇发现,下面我们来组装个简单电路吧。
学生根据多媒体图示进行电路组装。
4、磁场初测
小组将指南针放在导线下面,然后按下开关进行多次检测。
利用实验底板和课件图示,让学生轻易组装实验所需简单电路。然后将指南针与导线下方对齐放置,让学生自主测试。通过试错,再交流磁场测试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自主纠错。5、交流释疑
师:导线和指南针没有接触,指南针偏转了,这是怎么回事?导线周围发生了什么?
交流中理出:通电 产生磁场 指针偏转
断电 磁场消失 指针复位
师生交流汇报,引出导线周围有干扰指南针的'磁场。
6、交流实验方法,平放、对齐、静止、通电
7、教师用课件介绍实验记录方法,引导学生把刚才的实验现象进行记录。
7、交流拓展
师:刚才的实验大家认为指南针偏转角度大吗?你有什么方法增大指针的偏转角度?(增大电流、短路、增加线圈)
小组探讨,课堂整合。简单电路导线周围有磁场测定活动,主要达成的目标是通电和断电的磁场特性,目的是让学生对磁场有一个初步感知,同时对实验方法有一个明确的过程,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
怎样记录是教师需要引导的,在学生完成简单电路磁场记录后,抛出怎样增大磁场活动,为下一步活动奠定基础。二、导线磁场,上下求索
1、导线磁场短路检测
教师说明短路的特点,有意强调开关短时接触的原则,以保护电池。
介绍指南针、导线固定架和使用方法。课件图示电路连接方法。
学生进行磁场短路检测,画出指南针偏转效果,交流实验效果。短路电路是学生需要注意的,教师加以说明是必要的。为了让导线和指南针容易固定,固定架的使用方法有必要让学生心里有底。有利于实验探究的高效达成。2、导线磁场上下检测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探究,大家认为导线周围的磁场是怎样存在的?学生交流后,提出刚才我们检测的是导线下方,不知道导线下面会怎样,导线上方会怎样。
教师提出探究方案,分为:导线上端,导线紧贴上面,导线紧贴下面,导线下端。
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巡查,记录实验单。
交流汇报理出头绪。导线下方有磁场测定后,学生对通电导线一定会有好奇心。然后顺势引出导线周围的磁场是怎样的,尤其是导线上中下的磁场是怎样的。在思维推进中引出实验拓展活动。提出实验具体方案,为学生深入探究搭建梯度。实验后交流活动,学生自主汇报,互相交流的方式得出现象规律。三、线圈磁场,求证现象1、线圈引入
师:一根通电导线会产生磁场,那么线圈会怎样呢?学生质疑,猜测。
2、线圈检测
老师介绍实验的基本方法,放手学生自主检测。
3、交流发现
学生自主交流,相互补充和统一。通电线圈是教材设计的递进活动,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欲望,也有预判的把握性。介绍方法后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当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四、教学拓展,增进友谊师:刚才你们在检测同一个实验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个问题。教师出示学生记录单,观察磁针方向相反的问题。大家怎么认为?你有办法来证明这个问题吗?
师:还有一个问题,金老师今天有一节电池点不亮小灯泡,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电池还有电吗?
师:想把这个两个问题作为课后活动,老师送给你们每人一只指南针,其他的你们课后自己解决。
师:老师的QQ号码:1458277938,邮箱1458277938@qq.com。如果你有什么发现,拍张照片,写点文字,记得发我邮箱哦!科学教学基于教材拓展课外,这是科学教学的意义所在。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赠送人手一只指南针,提出课后探究任务,交代联系方式。既是对活动的深入,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板书
电→磁
通电 产生磁场 磁场偏转 平放、对齐、静止、通电
断电 磁场消失 磁场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