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优秀教学设计

己亥杂诗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己亥杂诗优秀教学设计,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xx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四、朗读这首诗

  五、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七、名句赏析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相关文章

《房兵曹胡马》《病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房兵曹胡马①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②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2)作者写胡马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名著阅读2019-09-03
《房兵曹胡马》《病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李椿传》阅读答案

李椿,字寿翁,洺州永年人。父升,进士起家。靖康之难,升翼其父,以背受刃,与长子俱卒。椿年尚幼,奉继母南走,艰苦备尝,竭力以养。以父泽,补迪功郎,历官至宁国军节度推官。治豪民伪券,还陈氏田,吏才精强,人...
名著阅读2016-06-02
《宋史李椿传》阅读答案

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名单「」

导语: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各队完整版大名单公布。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团部: 团 长:刘 鹏 副团长:杨树安、蔡振华、高志丹 秘书长:高志丹(兼) 常务副秘...
名著阅读2018-09-03
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名单「」

赞美家乡的小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家乡的小诗,...
名著阅读2014-02-03
赞美家乡的小诗

《程门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导语:阅读文言文《程门立雪》,回答后面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程门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程门立雪》阅读原文: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
名著阅读2013-07-04
《程门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桥边的老人的阅读答案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写好相关的答案十分重要,那么相关的阅读答案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桥边的老人的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桥边的老人 [美国]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
名著阅读2018-09-09
桥边的老人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