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原文及其翻译

活板原文及其翻译

  《活板》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一八。记载了关于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的事迹。下面是CNFLA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原文,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原文】

  活板

  作者: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翻译】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赏析】

  本文抓住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写活字版印刷术,紧扣“活”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在说明时又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并且通过与雕版的比较,体现活板的优越性。例如写制版是按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写印刷:常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写拆版虽是附带说明,但胶泥制印的优越性,也在与木头刻字的比较中充分体现了活版的“活”。

相关文章

答案优秀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答案优秀作文...
名著阅读2018-07-02
答案优秀作文

诗经里的植物

1、爱的使者萱草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便我心痗。《卫风·伯兮》 先秦到至今,萱草最初落在人心上的是一个女子思念远方爱人的一点相思,爱而不能相见,只能背靠着秋树,对着空落的天空喃喃倾诉,长久之...
名著阅读2017-08-07
诗经里的植物

现代文《点名》阅读答案

导语:阅读短文《点名》,回答后面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点名》阅读原文: 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 然而,同学...
名著阅读2017-01-06
现代文《点名》阅读答案

猜字谜语和答案

字谜就是以一个或几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这种谜语的编写或是利用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或是利用了汉字形、音、义某一方面的特点,显得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内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猜字谜语和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名著阅读2018-03-08
猜字谜语和答案

《红树林》阅读题及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树林》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名著阅读2018-05-02
《红树林》阅读题及答案

诗经邶风击鼓解析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邶风击鼓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邶风击鼓解析1  【诗文】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
名著阅读2018-06-01
诗经邶风击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