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教案(最新6篇)

《大头》教案 篇一

《大头》是一部经典的儿童故事书,由著名作家张强创作。这本故事书以一个大头娃娃为主角,讲述了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故事和经历。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关于《大头》故事的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这本书进行教学。

教案目标:

1. 通过阅读《大头》,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了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案步骤:

1. 导入:

- 通过观察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如大小、形状等。

- 引入《大头》故事,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 阅读:

-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故事进行阅读。

- 学生们可以先默读,然后再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理解。

3. 讨论: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阅读的故事段落。

- 全班共同讨论故事的情节、人物以及学到的知识。

4. 创作:

-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大头娃娃的小故事。

- 鼓励学生们多运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丰富故事的描写。

5. 分享:

- 学生们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小故事,或者互相交换作品进行阅读。

- 通过分享,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和提供反馈。

6. 小结:

- 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们通过阅读《大头》故事,学到了关于身体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这份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大头》这本故事书进行教学。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了解自己的身体,还可以通过创作小故事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并激发学生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大头》教案 篇二

《大头》是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书,它以一个大头娃娃为主角,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关于《大头》故事的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利用这本书进行教学。

教案目标:

1. 通过阅读《大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案步骤:

1. 导入:

-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们。

- 引入《大头》故事,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 阅读:

- 教师朗读《大头》的第一章节,引导学生跟读。

-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故事进行阅读。

3. 讨论: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阅读的故事段落。

- 全班共同讨论故事的情节、人物以及学到的知识。

4. 创作:

- 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创作一个关于大头娃娃的小故事。

- 鼓励学生们共同讨论和展示自己的创意,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5. 分享:

-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朗读他们所创作的小故事。

-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换作品进行阅读,提供反馈和建议。

6. 小结:

- 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们通过阅读《大头》故事,不仅学到了阅读和写作的技巧,也培养了合作与交流能力。

通过这份教案,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大头》这本故事书进行教学。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阅读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通过创作小故事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通过与同学们的分享和交流,提升合作与交流能力。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并激发学生们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大头》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中的跳音,唱跳音时能控制好气息。能用连贯、跳跃两种旋律表现大头娃娃的笑声。用动作和歌声表现大头娃娃滑稽可爱的神态。

  2、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掌握ХХ和ΧΧΧΧ两种节奏疏密,并能及时转换。

  3、通过相互指唱,体验风趣、滑稽的情趣。

  活动准备:

  1、一个扎着朝天辫子的大头娃娃。

  2、学生每人自制一个纸袋的大头娃娃。

  活动过程:

  1、看哑剧表演,了解歌词内容。

  T:“看!我们今天请来了谁啊?”(教师出示大头娃娃)

  T;“他今天要来给我们表演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有哪些本领?”(教师带上大头娃娃表演哑剧)T:“他有哪些本领啊?”(学生回答,教师用歌词指导,让学生了解歌词)

  2、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欣赏、熟悉、理解歌词。

  T:“大头娃娃除了有这些本领,他还有一个本领呢!听!”(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欣赏)

  T:“好听吗?你都听到了什么呢?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学生回答,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朝天扎、摇头晃脑、指手划脚”并让学生做一做动作)

  T;“我们一起合作,我来唱,你来跳!”(学生表演动作,教师演唱,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3、学生学唱歌曲。

  T:“刚才表演的可真好!那我们一起和大头娃娃唱歌吧!”(学生学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借助伸展和收缩的动作,练习用连贯、跳跃两种声音表现大头娃娃“哈哈”的笑声。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地唱一遍。然后带领学生根据第二段的歌词,做动作学唱歌曲第二段。学生结伴表演,通过相互指着唱,体验歌曲的风趣。

  4、学生戴上自制的大头娃娃表演唱。

  T:“我们也来做一做大头娃娃吧!”(教师带领学生戴上大头娃娃,一起表演一遍,结束活动)

《大头》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

  故事中的两条鱼就像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么互相倾吐心声。一个说自己的头太大,身子太小,一个说自己的头太小,身子很大。于是都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是最丑的鱼,躲在石头缝里不肯出来和别的鱼一起玩。

  爱自己,接受自己,肯定自己,虽然是一个很难的道理,可是两条鱼非孩子带来的故事,也许能让孩子慢慢懂得其中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只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就能成为一个快乐、自信的人。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从中感受大头鱼和小头鱼的心理活动。

  2、学习用一段话来讲述大头鱼和小头鱼的形象特征。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PPT、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大图书中大头鱼和小头鱼在海里不开心的画面,再出示它们最后很开心的画面,让幼儿对比观察后,引出故事《大头鱼和小头鱼》,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二、ppt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和幼儿一起认读故事名称。

  2、集体阅读,学习理解故事内容。

  看到2、3页,你们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故事里是怎么说的?教师随机出示"嘴巴"、"花纹"

  看到4、5页:他们为什么不和其他的小鱼在一起玩,而躲在石头缝里?出示大字卡"躲"、"偷偷地"、"丑"。

  看到6、7页,两条小鱼因为什么原因游出来了呢?教师出示大字卡"鲨鱼"

  看到8、9页,两条小鱼见面了,他们说了些什么?后来他们是怎样想的?

  播放录音,幼儿录音一起读一遍故事。

  三、体验活动

  1、在故事里,大头鱼和小头鱼他们的心情从开始到后来有怎样的变化?

  让幼儿试着用完整的一段话来讲述。幼儿在说的时候可分别带上大头饰来表演一下其中的对话,共同体会大头鱼和小头鱼心理活动的变化。

  2、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对故事中的大头鱼和小头鱼两个角色进行讲述。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长相、不同的性格,我们都要正确地去看待这些属于自己的缺点,这样我们才会像故事里的大头鱼和小头鱼那样变得很快乐。

  小结:

  《大头鱼和小头鱼》这个绘本活动是讲述大头鱼和小头鱼这两条鱼的心里健康活动,故事中讲述了大头要和小头鱼都嫌弃自己长的丑不和其他同伴一起玩,通过一场意外让两条鱼碰到了一起并且羡慕对方,但是碰到了其他的同伴,同伴的话鼓励了大头鱼和小头鱼使得这两条鱼有了自信,能爱自己,接受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孩子能基本掌握故事的内容,也能感受到大头鱼和小头鱼的心里感受,但是在讲述故事中,有个别的幼儿没有能掌握故事情节中的意思,在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我的语调比较平稳,不是很有激情,这也是我今后要提高的地方,在活动中,我的课件也比较简单,没有能让孩子有更多的想象,这也是我今天要提高的地方,希望以后能继续努力,多向老教师学习。

《大头》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

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

  (2)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

  (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大头》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拍照的前提下,和幼儿一起增设“照相馆”这个游戏活动,和幼儿一起分析照相馆游戏如何开展。

  2、喜欢照相游戏,能创造性的使用游戏材料,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建议家长带孩子一起去亲身感受拍大头贴的过程。拍摄大头贴照相馆的录像。

  2、有各种放在镜框里的照片为背景、拍大头贴的机器、各种形状的白纸、勾线笔两支、蜡笔两盒、垫板两快、双面胶一卷、经理证和外出证一个、放钱的盒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们照过像吗?照相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一说摄影师是怎么做的?顾客又是怎么做的?他们要说些什么话?今天我们班要开一个照相馆,照相馆里拍的是一种特殊的照片,叫:大头贴。

  二、初步了解大头贴的特点,学习大头贴的制作流程和方法。

  1、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头贴吗?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大头贴的图片,和幼儿一起观察、了解大头贴的特点:针对人的头部拍摄的照片,注重拍摄人的五官。

  2、出示大头贴照相馆的录像:“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大头贴照相馆的叔叔阿姨是怎么做的?”通过观看录像明确游戏内容与分工。

  3、教师:那么我们班的照相馆可以怎样来开展呢?需要哪些角色?他们分别做些什么工作?通过谈话等活动让幼儿逐步了解大头贴的游戏规则和玩法。

  三、在游戏中学习玩法,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1、教师观察幼儿玩游戏,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指导幼儿学习绘画的方法:先画出头的轮廓部分,再画出五官部分,最后对镜框进行装饰。

  2、提醒顾客在“拍照”的过程中要耐心等待,不要还没拍完就自行离开了。拍摄时能摆出各种表情,就更好了。

  3、在游戏中,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和同伴沟通,懂得使用礼貌用语。

  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拍摄幼儿游戏时的表现,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讲评、结束。

  1、打开录像,让幼儿欣赏,并说说录像里的小朋友的行为、对话是否正确。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分工和合作,知道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离开岗位。

  2、随时为幼儿准备充足的制作材料,并鼓励幼儿在游戏结束时把材料归放好。

相关文章

文件管理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件管理教案,欢迎阅读与...
教案大全2011-06-03
文件管理教案【优秀6篇】

《匍匐前进》大班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匍匐前进》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匍匐前进》大...
教案大全2017-06-03
《匍匐前进》大班教案(精选5篇)

孔明智退司马懿语文教案【最新3篇】

教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粗浅读懂文言文的大意。2、通过认真品读文本,感受孔明的“智”。3、通过文本的阅读,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课前准备:阅读《马...
教案大全2012-09-05
孔明智退司马懿语文教案【最新3篇】

中班绘本的教案(精彩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绘本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班绘本的教案1活动目标:1....
教案大全2012-01-02
中班绘本的教案(精彩6篇)

老人与海鸥的教案(精选6篇)

独先擞牒E浮肥堑似粢嘀囊徊课难ё髌贰8檬榧饕彩隽艘晃焕先嗽诶ッ鞯拇浜呶购E浮:罄蠢先巳ナ懒耍拔颐恰卑牙先说恼掌旁诖浜呱希E该浅扇航岫拥胤衫聪蚶先烁姹稹1泶锪死先撕秃E钢涞纳詈袂橐辍...
教案大全2018-05-06
老人与海鸥的教案(精选6篇)

过冬至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冬至教案范文(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过冬至教案范文...
教案大全2017-01-02
过冬至教案【实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