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教案(优质6篇)
《整理和复习》教案 篇一
标题: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及方法
导语:整理和复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将介绍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及方法。
一、整理的重要性
整理是指将学习过程中的杂乱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抽象,使其变得系统化、有机化。整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的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整理,学生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或存在错误,从而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
3. 整理有助于梳理学习思路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整理,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整理的方法
1. 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和关联的图形化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知识结构,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2. 编写笔记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适当地做一些笔记和总结,将重点、难点和疑惑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复习和查阅。
3. 制作复习卡片。复习卡片是一种将知识点写在卡片上,方便随时翻阅和记忆的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不同类型的复习卡片,如概念卡、例题卡等。
4. 划重点和做重点标记。在课本或笔记上划重点和做重点标记,有助于学生在复习时快速找到重要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5. 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按计划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复习的重要性
复习是指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巩固和强化。复习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已学的知识。通过复习,学生可以回顾和巩固已学的知识,使其更加深入和牢固。
2. 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知识上的问题和困惑。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对某些知识点还存在不清楚或混淆的地方,及时进行弥补和解决。
3. 复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通过反复的复习,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4. 复习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复习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和评估,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四、复习的方法
1. 进行反复练习。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和例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进行知识串联和拓展。将已学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和拓展,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进行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4. 进行小结和总结。在复习过程中,及时进行小结和总结,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整理和复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应该认识到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合理运用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整理和复习》教案 篇二
标题:整理和复习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导语:整理和复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很多学生在整理和复习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将介绍整理和复习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整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 理清思路,确定重点。在整理知识时,要先理清思路,确定整理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
2. 注重归纳和总结。在整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归纳和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选择合适的整理工具。在整理知识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如思维导图、笔记本、复习卡片等,提高整理效果。
4. 掌握适度的时间和节奏。整理知识不能急于求成,要掌握适度的时间和节奏,避免过度整理导致时间浪费和效果不佳。
5. 及时反馈和调整。在整理的过程中,要及时反馈和调整,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
二、复习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在复习前,学生应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提高复习效果。
2. 分配适度的复习时间。在复习时,要分配适度的复习时间,避免长时间复习导致疲劳和效果不佳。
3. 进行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复习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朗读、讲解、讨论、解题等,提高复习效果。
4. 注意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复习时,要特别关注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理解和记忆。
5. 及时检验和总结。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及时检验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
三、整理和复习的注意事项
1. 避免死记硬背。在整理和复习知识时,要避免死记硬背,要注重理解和运用。
2. 不懂就问。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要放任不管。
3. 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整理和复习是学习的一部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4. 坚持定期整理和复习。整理和复习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要坚持定期进行整理和复习,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整理和复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进行整理和复习时,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如理清思路、选择合适的工具、制定合理的计划、注重总结和归纳等,提高整理和复习效果。同时,要避免死记硬背、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定期整理和复习,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整理和复习》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P41第1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的整除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力目标—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数的整除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结合情境,搜集概念。
师:今天一共有多少位同学来这里和老师一起学习?
生:40位同学。
师:40位同学又分5个学习小组,哪位同学能用数的整除的知识说说40与5的关系?
生:40能被5整除。
生:5是40的约数。
生:40和5的最小公位数是40,最大公约数是5。
师:刚才大家说的很好,说到了整除、倍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同学们再想一想,在数的整除里,除了这几个概念外,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生:整除能被2、3、5整除的特征,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变质数、奇数、偶数。
二、叙述概念意义,梳理知识网络。
(1)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相叙述,质疑问难等方式回忆概念的意义。
(2)学习复习完后各组互派代表相查概念的掌握情况,并向老师汇报抽查结果。
2、梳理知识网络。
(1)小组活动。师:从同学们反馈情况来看,各小组这些复习概念较好,但数的整除里知识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请同学们动手整理一下。
(2)对比交流。抽一小组在黑板上整理,然后各小组表示。
师:通过展示,你们认为哪种观点有道理呢?各小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都说出了道理。下面看到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网络图。
师:通过网络图更清楚地知道,在整除的前提下产生了一对概念—倍数、约数、倍数下面又产生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约数下面又产生了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从分析自然数的个数又引入了质数合数的概念;能被2、3、5整除的数一定是2、3、5的倍数,从能被2整除的这个角度,出现了奇数偶数概念。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所以互质数与公约数有联系。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在56□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它能被3整除,又能被2整除。
2、填空。(1)在1~20中是偶数的有( )是奇数的有( ),是质数的有( ),合数的有( )
(2)如果a、b两数互质,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概念?
2、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北师大版总复习P41,第11题、第12题P52、9题。
《整理和复习》教案 篇四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第1~3题,练习三十一第1~3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复习重点: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填空。
(1)排球队共有队员a人,女队员有7人,男队员有()人。
(2)1千克大米的价钱是1。50元,买x千克大米应付()元。
(3)甲数比乙数的3倍还多a,甲数是x,乙数是();如果乙数是x,那么甲数是()。
2.省略乘号,写出下面的式子。
3a9xa4y5ax
3.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1)12+x=13
(2)2。5-0。5=2
(3)5x>3
(4)14。6-7x=0。6
(5)x=0
(6)9=3x
4.在1、2、3、4、5各数中,哪个数是方程9x-3=24的解。
二、复习指导
1.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板书)。
2.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①举例说明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作用?(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
②让学生回答: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怎样简写、略写?
③让学生做P。133页第1题的第(1)小题,说说一星期跑步的米数为什么用7x表示,现在每天跑的米数为什么用x+200表示。
(2)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
①教师说明: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当字母所代表的数值一确定,这个式子的值也就确定了。如上面的例子,当小明的体重是30千克时,即a=30,就可以求出a-2的值。
②学生做P。133页第1题的第(2)小题:说一说x=500表示什么意思,求出的7x和x+200的值各代表什么。
3。复习简易方程。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
(2)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怎样检验求出的未知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要把握二点,第一含有未知数,第二必须是等式。检验方程的解是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检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说明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3)复习简易方程的解法、步骤及检验方法、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出①、②、③三个方程,让学生口述解法,使学生明确这几个方程可以直接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出来。如6x=30,可以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6x看作因数,30看作积,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x=306,求得x=5。
①x-5=30②x+12=42③6x=30⑧5x+x
④x-5+12=42⑤6x+12=42
⑥6x+62=42
⑦6(x+2)=42
然后出示④,让学生看看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④是由①、②两个方程复合而成的,⑤是由②、③两个方程复合而成的。等号左边有两步运算,引导学生说出先把哪一部分看作什么数,分两步解。然后由⑤导出⑥,再由⑥导出⑦,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方程的联系和解法。最后由③导出⑧,引导学生说出⑧和③的联系及解法。
(4)学生独立做P。133页第3题,做完后,集体检查订正。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三十一第13题。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用方程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整理和复习的第4、5题,练习三十一第4~10题和思考题。)
复习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种解法解应用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解方程。
(1)952+7x=253(2)0。58-10x=3。5
(3)4x+5x6=94(4)90-3x=21
2.师徒合做18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18个,徒弟每小时做12个,几小时做完?(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3.某机械厂今年每月生产机床150台,比去年每月产量的3倍少30台,去年每月生产机床多少台?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指名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说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2)出示P。133页第4题的第(1)小题,说说设哪个量为x,数量间有几种等量关系,看看哪一种列方程比较简便。方程是:8x+80=224或224-8x=800
然后出示第(2)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原题是怎样解答的?题目改编后,又是怎样解答的?
原题的方程可列为:①383。5+3。5x=245,②(38+x)3。5=245,③245-3。5x=383。5。
改编成求多少小时相遇的应用题后,用算术方法解,其算式是:245(38+32)=3。5(小时)。
接着出示第(3)小题,让学生说说这道题里有几个未知量,怎么办?使学生明确,可以先把其中一个未知量设为x,另一个未知量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然后再根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并注意检验。方程是:3x-x=9。
2.复习列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
(1)出示P。133页第5题,先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2)解答完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方程解,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然后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进行解答;用算术方法解,未知数不参加列式,要根据题目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
(3)然后教师指出:在解答应用题时,除了题目中指定解题方法的以外,都可以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选择解题的方法。
3.练习三十一第9题。
第9题中,给出的三个方程都是对的。
第一个方程是用x表示甲数,则乙数为x3,然后根据两数的差是8来列方程。第二个方程是用工表示乙数,则甲数为x+8。第三个方程是用x表示甲数,则乙数为x-8。后两个方程都是根据甲数是乙数的3倍这一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
4.练习三十一第10题。
第10题,适合列方程解。设宽x厘米,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得2(2x+x)=30,也可以列成2x+x=302。
5.思考题。
可以这样想:两种球的数目相等,乒乓球取完时,羽毛球还剩6个,说明乒乓球多取了6个。而每次乒乓球多取2个,可见一共取了3次。算式是6(53)。用方程解,可以设一共取了x次,同理可得(53)x=6,解方程得x=3。再求两种球各有多少可有两种算法:53或33+6。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三十一第48题。
《整理和复习》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整理和复习》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并找到优化方法。
2、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3、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多种方法解决解决问题,初步体验优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快速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排除多与条件。
三、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练习法
四、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奖励贴
五、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大头儿子想带大家一起去玩闯关游戏,大家想去吗?可是大头儿子遇到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了,那怎么办呢?好,我们去帮帮他。
(一)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课件出示:14—8=?
师:你们知道差是几吗?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呢?
生: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我们要选择对于自己来说最快最准确的方法去算。只要能快速算出正确的答案就是最的。
下面就和大头儿子一起去玩闯关游戏吧。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口算
下面是一些百宝箱,里面是大头儿子给大家准备的一些小礼物,但是只有口算正确百宝箱下面的算式,才能得到小礼物。
13—5=8 12—3=9 16—9=7 12—8=4
8+3—7=4 12—7=5 15+2—9=8 6+10—3=13
师: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大头儿子为什么要给大家送一些可爱的橡皮擦吗?因为橡皮擦能帮助我们改正错误,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难免犯错误,但我们都要勇于改正错误。
第二关圈一圈,算一算
(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题单上写,写完展台展示)
第三关:我会看图列式
第四关:解决问题一
师:大头儿子想带大家去看足球赛,同学们你们从下面的画面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获得的数学信息是:踢球的一共有14人,男生有8人,红队踢进了5个球。
问题是:踢球的女生有几人?
生:解决这个问题有用的信息是什么?
生:一共有14人,男生有8人。
师:谁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14—8=6
师:式子的最后要写上单位。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学会排除多余条件。(板书)
总结:踢足球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遵守规则,学校里也要遵守学校的规则。
第五关解决问题二
师:看完足球赛大头儿子带大家来到湖边玩耍,发现这里有好多动物也在玩。那请你看一下,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小鸟有16只,小猴有9只,小兔有11只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小猴比小兔少来了几只?
师:谁会列式计算这个问题?
生:11—9(只)
师:小鸟比小猴多来了几只?
生:16—9=7(只)
师:谁比谁“多几”“少几”要用减法(板书)
师:小鸟、小猴、小兔虽然是不同的动物,但是他们相处的很好,那我们平时也要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同时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