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乐》中班教案【最新5篇】

《跳跳乐》中班教案 篇一

教案主题:跳跳乐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身体协调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

1. 跳绳、毽子、彩色圈等运动器材。

2. 轻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

1. 活动引入:

引导幼儿一起唱跳歌曲,如《跳跳乐》。在歌曲的伴奏下,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跳跃动作,引发幼儿对跳跃的兴趣。

2. 跳绳游戏:

给幼儿分发跳绳,让他们在音乐的节奏下尝试跳绳。老师可以示范一段简单的跳绳动作,然后让幼儿尝试模仿。逐渐增加跳绳的难度,如双人跳绳、交叉跳绳等。鼓励幼儿互相鼓励和帮助。

3. 毽子游戏:

给幼儿分发毽子,让他们在音乐的节奏下尝试用脚踢毽子。可以设置不同的游戏规则,如用脚踢毽子的同时,尽量不让毽子掉落在地上,或者组成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连续踢毽子的次数最多。

4. 彩色圈游戏:

在地上放置多个彩色圈,让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下跳进圈内。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圈来设置不同的游戏规则,如跳进红色圈的时候做鼓掌动作,跳进蓝色圈的时候做转圈动作等。

5. 活动总结: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鼓励幼儿互相表扬和鼓励,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幼儿参加跳绳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跳绳技巧,并给予奖励和表扬。

2. 可以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毽子或彩色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跳跳乐》中班教案 篇二

教案主题:跳跳乐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身体灵敏度。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轻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

1. 活动引入:

引导幼儿一起唱跳歌曲,如《跳跳乐》。在歌曲的伴奏下,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跳跃动作,引发幼儿对跳跃的兴趣。

2. 音乐游戏:

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各种动作。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如跳跃像青蛙、摇摆像小鸟等。也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音乐的感觉。

3. 舞蹈创作:

分组让幼儿自由发挥,利用音乐创作简单的舞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转圈、摇摆等,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舞蹈创作。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音乐进行表演。

4. 表演展示:

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其他幼儿可以观看并给予表演者鼓励和赞扬。

5. 活动总结: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鼓励幼儿互相表扬和鼓励,强调音乐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可以引导幼儿自己制作简单的乐器,如小鼓、铃铛等,让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演奏。

2. 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唱跳其他的儿歌,如《小星星》、《小兔子乖乖》等,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合作意识。

《跳跳乐》中班教案 篇三

  课程目标:

  1、在拼摆、组合彩棒造型的基础上探索单脚及双脚连续跳跃的多种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单脚连续跳跃的耐力。

  2、能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分享玩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课程准备:

  1、自制皮筋串联的双节彩棒人手一组、音乐

  2、场地布置如图:在长方形的场地上,以三种颜色的长线为分组标记,每组间隔摆放四组彩棒。

  课程过程:

  一、热身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引起活动兴趣。

  1、观察活动场地,了解活动内容。 “今天的场地上有些什么呀?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用这些彩棒玩游戏。我们来一起玩一玩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

  2、幼儿跟着老师随着音乐沿着彩棒四周做热身运动:绕彩棒跑,沿彩棒交错走,双脚分开向前跳,单脚左右跳。

  二、游戏“拼一拼、摆一摆、跳一跳”:小组合作尝试用彩棒拼摆图形并探索单、双脚的跳跃方法。

  1、认识彩棒

  (1)提问:“看我们的彩棒和你们以前见过的彩棒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尝试彩棒的变形方法,并说出图形名称。

  2、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四人一组,自由拼摆图形及探索跳法。

  3、幼儿尝试探索,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跳跃。

  4、分组展示与交流玩法。

  5、教师小结:跳跃的方法,如:单脚跳、双脚并拢分合跳等,使幼儿拓展跳跃经验。

  6、幼儿再次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跳跃场地上的图形。

  三、集体游戏“单脚闯迷宫”,进一步增强幼儿连续单脚行进跳的耐力。

  1、教师介绍集体摆迷宫图形的方法:老师先摆第一个图形,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拼自己喜欢的图形,最后变成一个大迷宫。

  2、提出要求:a。单脚跳,另一只脚不落地。

  b。 坚持跳完一整个图形。

  3、反复游戏2—3次,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保持身体平衡进行连续单脚跳跃。

  四、放松游戏:“熊和木头人”

  1、玩法:老师扮熊,幼儿扮木头人。幼儿一边念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一边手持彩棒在熊周围踏步走。听到熊醒来的声音,幼儿和彩棒一起摆出木头人的动作,不许说话,不许动。

  2、放松游戏反复2—3次。

  课程反思:

  本次体育活动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的拼摆、跳跃,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跳跃能力与耐力,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同伴合作的意识。整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就让孩子的跳跃技能得到了提高,真正让幼儿体验趣味运动的快乐。

《跳跳乐》中班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较多重视的是幼儿体能的发展和动作的创新能力,忽视了教学活动要素中音乐给孩子所带来的乐趣,在我所从事的艺术特色幼儿园中,孩子对音乐的敏锐性较强,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涉及到了音乐,体育锻炼也不除外,如:晨间活动中的背景音乐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

  户外游戏中音乐给孩子带来的情感体验。因此,我在组织体育活动中就大胆的尝试了用音乐的节奏来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以及提高幼儿的技能水平。

  下面向大家展示的是我的活动设计及一些说明。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踩着小脚印变换跳跃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创造性灵活性。

  2、通过锻炼增强幼儿脚的控制能力及跳跃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所想的动作,体验合作跳跃所带来的乐趣。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自制的跳舞毯(每人一个),音乐磁带《幸福拍拍手》

  2、场地布置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借助跳舞毯来创造性的变换自己跳跃的动作。

  2、难点: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跳跃。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今天天气非常的好,我们到外面玩玩吧!

  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做一些准备活动,主要针对下肢各部位进行锻炼。

  (锻炼下肢主要是为“跳”来做准备服务的便于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如的发挥)

  (二)基本活动:

  1、通过游戏石头、剪子、布引入课题。进行幼儿的第一次的尝试跳

  教师:

  “小朋友,你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

  “平时你们是用什么来玩这个游戏的?”

  “今天,我们就用脚来玩这个游戏,试试看吧。”

  2、出示跳舞毯,引导幼儿想出跳的'不同动作。

  (幼儿借助小脚印进行第二次的尝试)

  (1)教师:原来,我们的小脚很能干,他除了走路、跑步外还会玩游戏呢!

  其实小脚他有一个本领,就是会跳舞。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神奇的跳舞毯,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出示跳舞毯,让幼儿尝试在跳舞毯上可以怎样踩着脚印跳舞。

  师:跳舞毯上画着什么?

  (大班幼儿对各种新奇的事物较感兴趣,对物品的认知能力也较强,通过物品的投放,孩子锻炼的积极性会很快的被调动上来)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试试到跳舞毯上来跳舞,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每次跳完后两只脚都要踩在脚印上。

  3、集中幼儿展示尝试效果教师:刚才你们都在跳舞毯上试过了,你是怎样跳的?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2—3名幼儿)

  4、加入音乐《幸福拍拍手》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进行跳跃的第三次尝试。

  活动反思:

  1、设计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以发展幼儿各种姿势的跳跃动作为主,提高了幼儿的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

  2、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探索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该活动是在幼儿基本掌握跳跃动作的基础上,再进行结组一起跳的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本次活动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做到动静交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合作较好,并能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注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成了孩子们游戏的合作伙伴和朋友,更亲近了孩子,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跳跳乐》中班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跳跃能力、协调能力。

  2、培养孩子的团体协作、坚持到底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小布袋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引导语:"拿好布袋,我们找一块空的地方,把布袋平放在地上,当一只小床睡在上面。"(躺好了闭上双眼,开始做梦了,看谁的呼噜打的响)活动方法:

  孩子躺在"床"上后,教师语言引导孩子做一些伸展动作。

  如:举起双手拍5次;双脚拍5次;双手双脚一起拍5次;右手抓住右脚;左手抓住左脚;右手抓住左脚;双手一起抓住双脚;双脚碰鼻子;双脚碰耳朵;双脚抓头发;翻过身体,双手抓双脚(教师抓住孩子的手和脚,提起孩子"飞"一下)等等。

  指导与建议:

  在活动中,教师注意及时激励孩子、保持上课的气氛。

  注意及时纠正孩子的动作,多用语言鼓励孩子挑战难度。

  主要活动引导语:"现在我们慢慢站起来,拿起你的'小床',往里面吹两口气。变成了一条'小裤子',赶快穿上它。"活动方法:

  往老师的方向跳听到哨音,往老师手指的方向跳跃(前、后、左、右、上、下)双人组合跳四人组合跳团体合跳(组合成一列)指导与建议:

  游戏与游戏间注意休息调整(休息:原地深呼吸、原地拖裤子和穿裤子,以及洗裤子和晒裤子、布袋散步)在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后边的孩子,及时鼓励。

  放松活动引导语:"给你们猜个谜语,有一种动物身上软软的,走起路来扭阿扭的,喜欢吃桑叶。(蚕宝宝)现在我们就来当一条'蚕宝宝'。

  活动方法:

  教师拿着一只口袋,里面装满

了"桑叶",想吃"桑叶"的"蚕宝宝"赶快扭过来(教师分撒桑叶)。

  吃饱了"桑叶",我们要吐丝做一个家,让自己钻进家里(布袋)。钻进家里的"蚕宝宝",教师给你搬家了(提起布袋,连同孩子移动)。

  从家里慢慢钻出来,变成了一只"小飞蛾",他们抖抖翅膀,慢慢的"飞"一圈。

  最后"飞"回家里,再吹口气变成一条裤子。然后把"胖裤子"变成"瘦裤子",再变成"矮裤子",最后变成"小矮子裤子",接着把"裤子"送回家。

  指导与建议:

  讲故事时,教师注意及时的提醒。

  提起孩子时,注意安全保护。

  活动结束一一握手,和教师道别。

相关文章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简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水滴旅行记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水滴旅行记...
教案大全2017-04-06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简6篇】

《拍手歌》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教案(通用3篇)

导语 :为了培养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一份优质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活动要求: 在复习拍手歌的基础上,学习创编拍手歌。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与幼儿人数相同、玩...
教案大全2017-03-06
《拍手歌》幼儿园中班语言优质教案(通用3篇)

脸红的番茄小班语言教案【优秀3篇】

活动目标: 1、感受词语中的音韵节奏。 2、推测果子变色的原因。 活动准备: 1、 儿歌:《番茄红了》 2、了解番茄的吃法。 活动过程: 1、事先把番茄包在手帕里,一边展示它圆圆的外形,一边念儿歌《番...
教案大全2013-04-09
脸红的番茄小班语言教案【优秀3篇】

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精选6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
教案大全2017-09-02
大班数学教案数一数【精选6篇】

好吃的水果小班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好吃的水果小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好吃的水果小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水果...
教案大全2014-03-08
好吃的水果小班教案(最新6篇)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精简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自然的启示教案,仅供参...
教案大全2016-05-08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精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