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案(实用6篇)
圆的认识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认识圆
教案目标:
1. 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让学生认识圆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认识和描述圆的形状;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特点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理解圆的定义;
2. 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特点。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展示圆的形状;
2. 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
3.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展示一个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个形状是圆形的,并询问学生对圆的认识。
Step 2:概念讲解 (10分钟)
通过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教师向学生介绍圆的定义:圆是由平面上距离一个点固定距离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同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圆的特点,如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等。
Step 3:观察实践 (15分钟)
教师将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亲自绘制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圆,如轮胎、盘子等,并让学生描述这些物体的特点。
Step 4:巩固练习 (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与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圆的特点进行解答,如计算圆的周长、面积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与圆相关的问题,相互出题并解答。
Step 5:拓展应用 (10分钟)
教师邀请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由发挥,设计一些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展示给全班。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Step 6:总结归纳 (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并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惑。
圆的认识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圆的性质及应用
教案目标:
1. 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学习和掌握圆的性质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圆的性质;
2. 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
2.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直径和半径的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5分钟)
教师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圆的性质是否还记得,并提醒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形物体。
Step 2:性质讲解 (10分钟)
通过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教师向学生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直径和半径的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测量和计算。
Step 3:观察实践 (1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与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圆的性质进行解答,如计算圆的周长、面积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与圆相关的问题,并相互出题进行解答。
Step 4:巩固练习 (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如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面积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设计师,设计一个圆形公园,并计算公园的周长和面积。
Step 5:拓展应用 (10分钟)
教师邀请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由发挥,设计一些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展示给全班。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Step 6:总结归纳 (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并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惑。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圆的认识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P74、75 圆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圆规等工具画圆的操作活动,体会圆形成的过程,初步认识圆的本质特征。
2、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进一步感悟圆的基本特征。
3、经历观察、比较、想象、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学生每人一把圆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陈老师带来了一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看看大家还认识吗?
它的三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叫?还可以叫?(正三角形)
这个图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叫?(正方形)十二条边相等?二十条边相等?
(正五边形、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边形)
2、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正多边形,想象一下,当边越来越多时,最后这个图形会变成什么呢?
(圆)
师:是的,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探索数学中圆的奥秘,感受一下圆的魅力。
(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3、师:观察一下圆,它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边是弯弯的,没有直的边,没有角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圆的本质特征。
(一)徒手画圆,体会画圆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1、师:现在陈老师想在黑板上像这样画一个大一点的圆,只用一支粉笔,谁能来画一个漂亮一点的圆?
(个别板演)
师:你们来评价一下他们画的圆?
2、师:看来只用一支粉笔,要把圆画好、画标准,是不太容易的,那怎么办?用圆规太小,要借用一点工具,是吧?
(二)用绳子画圆,初步体会圆形成的过程
1、师:都没办法了?看陈老师带来的工具行不行?请个同学帮忙(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黑板上,然后拉紧绳子,绕一圈,就能画成一个圆)
师:看清楚,我是怎么画的吗?
师:谁愿意也像这样来试试看?其他同学要仔细观察并思考: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师: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点要固定)
师:只要有一个固定点,旋转一周就能画出圆了是吗?谁愿意再来试试?
(生黑板尝试)(拉紧绳子,长度要固定)
不是只要固定这个点,旋转一周就能画出圆了吗?
师:你们的意思是不仅要固定点,还要固定长度。
再来回顾一下,固定的点在哪里?绳子的一端作为固定的点。固定的长度就是绳子的长度
(三)尝试用圆规画圆,进一步体会圆形成的过程
1、师:刚才在黑板上借用工具我们画出了圆,现在让你在纸上画一个圆,你打算用什么工具?为了方便画圆,人们发明了圆规,拿出你的圆规先来观察一下吧,圆规有2只脚,一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只是带铅笔的脚。现在就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
(要求:用圆规画圆,无论成功或失败,一次完成,不能擦。)
2、师:(先展示一个成功的)这个圆画得很漂亮!
师:(再展示一个不成功的)这个是圆吗?(不是)为什么不是?
师:圆是一个封闭图形,这个图形没有封闭。猜一猜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针头的脚移动了、带铅笔的脚动了。
师:那么应该怎样用圆规来画圆呢?一起来看一看。(媒体演示)
师:把两只脚分开,针尖固定,捏住上面的把手,旋转一周。(媒体出示)
3、师:现在你会用圆规画圆了吗?
在练习纸上再试一次,画好后同桌相互欣赏一下。
师:很多同学都成功地画出了圆,说说在画圆时要注意什么?
(四)对比、总结圆的特征。
1、师:固定点在哪?固定长度在哪?
(针尖所在的地方、两脚之间的长度)
2、刚才用铅笔为什么不成功?(没有固定点,固定长度)
(五)认识圆心、半径
1、师:在圆中,固定的点和固定的长度分别叫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5页自己学习一下。
师:我们把这个固定的点就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
固定长度就叫这个圆的半径,什么是半径呢?书上找到这句话了吗?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就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板书:半径r)
2、师:半径还有吗?有几条?(无数条)
师:圆有一个圆心和无数条半径。(板书)这些半径有什么特点吗?
3、师:早在20xx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是这样认识圆的特征的:“圆,一中同长也!”所谓的一中指的是什么?同长指的又是什么呢?
师:看来墨子对圆的认识和我们刚才对圆的认识是一样的,让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个伟大的发现:“圆,一中同长也。”
三、综合运用
1、图形对比中进一步认识圆的本质特征。
师:圆有一中同长的.特征,那么,再来观察刚开始看到的这几个正多边形,它们是否具有一中同长的特征呢?三角形有这样的特点吗?
2、判断
(1)圆有一个圆心,无数条半径。
(2)半径越大,所画的圆就越大。(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小胖:圆的半径都相等。
小巧: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小亚:所有的圆半径都相等。
3、师:今天我们探究了数学上的圆,知道了圆有1个圆心和无数条半径,还知道了怎样来画圆,那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看看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夺宝游戏,怎样站才公平?
(2)吃饭的时候,为什么喜欢选择圆桌?
师:这样每个人都能夹到,每个人伸出的距离都差不多。
(3)师: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
师: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更为平稳,如果将车轮做成其他形状,估计大家都不愿坐车了。
师: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四、课堂总结、品味圆
师:圆是一个美妙的图形,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其实都有它的身影,圆在生活中扮演着它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魅力无穷,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究圆的奥秘,好吗?
圆的认识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完成知识的意义赋予,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
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抢答:根据教师的描述说出是什么图形?
(三角形、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二、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圆:这是什么图形,认识吗?
2、揭示课题:圆的认识。(板书)
三、探究新知
1、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
2、引导比较: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区别?
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探究圆的特征。
师:你知道老师这个圆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①、画:学生自己画比较方法的优劣
指名上台画谈画圆的体会。
到黑板上画学生评价感悟定点、定长的重要性
②、说:知道有关圆的哪些知识?在探底中动态生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圆心。 (o)
(b)半径(r);直径(d)画
(c)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d=2r,r=d÷2)
(d)有无数条半径、直径。
注意:尽量让学生说,顺着学生思路引导,在动态中把握。
③、引导验证:让学生结合图形进行验证。
④、按要求画圆:在黑板右面画一个更大的圆、独立思考、组织讨论、指名画
目标:〈1〉、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定点)〈2〉、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定长)按要求画圆。(r=3厘米;d=4厘米)让学生说画法、教师小结方法并板书进一步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1、找出圆中直径和半径。
2、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2)直径为8厘米的圆比半径为4、3厘米的圆大。
3、思考:怎样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机动)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画法:定点、定长、圆心:o(位置)旋转一周
半径:r无数条;长度相等
同圆(大小)
等圆直径:d无数条;长度相等d=2rr=d÷2
圆的认识教案 篇五
《圆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教学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学具
教学准备:
教学圆规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圆纸片、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小组内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引导生回答:对折的折痕就是直径,两条直径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在折纸中发现圆是对称图形
请同学们拿出几个圆,一起折一折吧,你发现了什么?与同伴交流。 引导生回答:将圆对折,正好完全重合,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就是两条半径长的和。
2.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引导生回答:d=2r或 r=d/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正方形:4条
长方形:2条
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无数条
完成课本第七页“试一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点,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练一练第一题,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练一练第二题,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识图和分
析能力。
3.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画出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4.全课总结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圆是轴对称图形,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那么,用圆还可以设计许多更美丽的图案,有兴趣的同学下课之后可以去收集一些,或者自己设计一些,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我们的发现: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同一个圆里 d=2r 或r=d/2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验证。多次折纸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第一次折纸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多次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有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轴对称的内容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个别学生已经忘记了,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习巩固,练习的第三题有效的巩固了轴对称的知识。
2.使用建议。在学生交流对“同一圆中直径和半径关系”的发现时,除了折纸的方法,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圆规画图的过程说明自己的发现。另外,个别学生不理解轴对称的含义,所以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圆的认识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示圆片图形: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6、巩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
三、学习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的半径都相等。()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在教授《圆的认识》后,有如下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扬长短,促进教学。
一、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课后引导学生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1、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新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2、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时,我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3.应用知识,体验价值。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机演示自制教具车轮,让学生再好奇,愉悦的氛围中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车就跑的既快又稳道理。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学习的乐趣。正真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
不足之处:
1、在本节课画圆的部分,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规范学生对圆的画法的认识,学生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没有创设出一个理解的空间。、
2、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
3、在尊重学生方面还应注意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4、圆与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还不是很清楚、证明题中还不会找条件。
5、扇形的面积计算还不太熟练,有待于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