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优质6篇】
一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数的认识与数的读写。
2. 复习加法与减法的运算。
3. 复习形状的认识与分类。
4. 复习时间的认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
二、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与数的读写:
(1)复习数字0-10的认识与读写。
(2)巩固数字11-20的认识与读写。
(3)巩固数字21-30的认识与读写。
2.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
(1)复习数字1-10的加法运算。
(2)巩固数字1-10的减法运算。
3. 形状的认识与分类:
(1)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
(2)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分类。
4. 时间的认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
(1)复习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
(2)巩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如几点几分。
三、教学步骤:
1. 数的认识与数的读写:
(1)复习数字0-10的认识与读写,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进行趣味复习。
(2)巩固数字11-20的认识与读写,通过图片、游戏等形式进行互动学习。
(3)巩固数字21-30的认识与读写,通过教具、实物等形式进行实践操作。
2.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
(1)复习数字1-10的加法运算,通过数线、计数器等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2)巩固数字1-10的减法运算,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进行情境模拟。
3. 形状的认识与分类:
(1)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通过图形卡片、拼图等进行视觉学习。
(2)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分类,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实践操作。
4. 时间的认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
(1)复习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进行情景呈现。
(2)巩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通过时钟、日历等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游戏等形式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形状的分类、时间的理解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一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数字的认识与数的读写。
2. 复习加法与减法的运算。
3. 复习形状的认识与分类。
4. 复习时间的认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的认识与数的读写:
(1)复习数字0-10的认识与读写。
(2)巩固数字11-20的认识与读写。
(3)巩固数字21-30的认识与读写。
2.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
(1)复习数字1-10的加法运算。
(2)巩固数字1-10的减法运算。
3. 形状的认识与分类:
(1)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
(2)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分类。
4. 时间的认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
(1)复习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
(2)巩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如几点几分。
三、教学步骤:
1. 数字的认识与数的读写:
(1)复习数字0-10的认识与读写,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进行趣味复习。
(2)巩固数字11-20的认识与读写,通过图片、游戏等形式进行互动学习。
(3)巩固数字21-30的认识与读写,通过教具、实物等形式进行实践操作。
2.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
(1)复习数字1-10的加法运算,通过数线、计数器等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2)巩固数字1-10的减法运算,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进行情境模拟。
3. 形状的认识与分类:
(1)复习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通过图形卡片、拼图等进行视觉学习。
(2)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分类,通过游戏、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实践操作。
4. 时间的认识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
(1)复习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进行情景呈现。
(2)巩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达,通过时钟、日历等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游戏等形式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形状的分类、时间的理解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一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体的形状;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加减法;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掌握钟面的时刻。
2、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灵活地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
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
1、举例说明物体的形状。
说一说我们认识了物体的哪些形状,每一种形状分别举出3个例子。
2、学生动手操作。
师:把铅笔盒放课桌的左上角,把练习本放在课桌的右上角,把小刀放在课桌的左下角,把橡皮放在课桌的右下角。然后打乱顺序,同桌两个人,一个说一个摆。
3、总复习第1题。
左上图长方体有几个?圆柱呢?球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
二、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1、数一数。
从0数到20,再从20数到0,(一齐数。)完成总复习的第2题的第1个表格。
2、分别观察第2、3个表格。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可以说都是双数,也可以说每次都加2,还可以说隔一个数写一个数等。)
3、补充练习:按规律填数。
19、17、()、()、()。
10、()、14、()、18。
三、数位的意义。
1、画一画。
在计数器上最右边的一位是什么位?
15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15的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
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6、17、18、19、20,谁能在计数器上表示?
它们的十位和个位上各是几?
2、完成总复习的第3题。
四、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1、抢答。
13-6=14-9=15-7=
6+6=9+9=12-5=
2、完成总复习的第4题。
五、认识钟表。
谁能说一说我们认识了钟面上的几种时间?
在学具钟表上分别拨出这几种时间:整时、半时、快几时了、几时刚过,然后认一认总复习的第5题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后记: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体的形状;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加减法;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掌握钟面的时刻;同时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数的含义,知道1个十就是10个一。
2、借助计数器,理解数的组成。
3、复习认识钟表,知道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重点:
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对策:
通过分类练习,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填一填。
按规律填数。
2、4、6、( )、10、( )、( )。
学生观察。
说一说这里是几个几个地数。
2个2个地数。
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从小到大。
你会填吗?
学生填写。
完成其余各题。
修改:增加练习:
(1)0 ( )10 ( ) ( )
(2)20 ( ) 16 ( ) 12 10 ( )
(3)1、4、7、( )、( )、( )。
二、画一画。
1、看数画珠
10怎么画?
请你说一说在哪一位上画几颗珠子?
在十位上画一颗表示十。
2、给左边的4个萝卜涂上颜色。把左边第8个萝卜圈起来。
学生指一指左和右。
给左边的4个涂上颜色。
说一说哪4个。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指一指。
把左边第8个圈起来,
请学生数一数。
三、写出下面的钟面上的时间。
1、说一说是几时?
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是几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自己填写其他钟面。
2、说一说大约几时分针怎么指?
分针指着12不到一点,或12刚过一点,时针大约指着几时就是大约几时。
四、画上分针或时针。
学生自己画。
提醒学生:想一想中面上缺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分针画得长一些、时针画得短一些。
学生自己画,然后交流。
五、看图写算式。
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左边9只海狮,右边5只海狮。
你能说四道算式吗?
指名说。
六、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勾。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修改:增加练习:根据生活经验连一连。
说一说你几时起床、吃午饭、睡觉……
请你先把下面的时间连好。
再把图与时间相连。
板书设计:
分类复习
2、4、6、( 8 )、10、( 12 )、( 14 )。
一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认识0~20这些数,能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组成。
2、知道10个一就是1个十。
3、复习钟表,知道整时和大约几时。
4、复习立体图形,能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教学重点:
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知道整时和大约几。
教学对策:
通过复习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括线问题。
1)学生看图。
2)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左边有3根黄瓜,右边有6根黄瓜。
1)求什么呢?
一共有多少根黄瓜?
2)你能列一个算式吗?
3+6=9
3)学生自己完成第2小题。
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
10-2=8
你为什么这么列算式?
这道题要求篮子里有几个萝卜,把总共10个,去掉右边2个,还剩篮子里的8个。
修改:先要让学生说清楚每道题知道的是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再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实际应用。
1)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在千纸鹤。
你在图上还知道了什么?
小男孩折了5个,小女孩折了4个?
2)一共折多少个呢?
3)学生自己列算式。
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
5+4=9
修改:要知道学生读懂对话框的文字,并要求学
生把题意连贯的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填写表格。
1)光盘出示表格。
毽子
足球
绳子
原有
17个
6个
10条
借出
7
6个
8条
还剩
2)学生观察表格。
3)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4)求还剩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
5)交流答案:
毽子
足球
绳子
原有
17个
6个
10条
借出
7
6个
8条
还剩
10
2
有错的订正。
卡片游戏。
学生拿出卡片。
学生分别说5+几、6+几……的加法算式。
同桌游戏。
教师相机指导。
修改:
教师报一个得数,学生根据得数找算式卡片,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练习较上个练习而言,思维上的挑战性更强一些,通过这个练习,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而且又一次地应用了表格的规律,同时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师。
1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3、作业:
说10道进位加法的口算给你的同桌或父母听。
板书设计:
十三期末复习
3+6=9
10-2=8
一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分与合。
2、复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在实际应用的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
教学对策:
通过分类练习,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
7可以分成几和几?请你按顺序说一说。
学生自己填写。
交流:
7可以分成1和6
7可以分成2和5
7可以分成3和4
7可以分成4和3
7可以分成5和2
7可以分成6和1
巩固:10可以分成几和几。
做手指游戏。
修改:组织学生同桌两人进行对口令游戏。
二、口算。
学生自己计算。
交流答案。
三、在()里填上大于、小于、等于。
指点:要先计算,再比较。
学生做题。
交流:
四、同数写算式。
学生自己写,
写后交流。
五、看图写算式。
观察第一张图,你发现了什么?
总共有17枝铅笔。
右边有7枝。
求什么呢?
求左边的盒子里有几枝?
怎么列算式?
17-7=10
完成其余各题。
六、解决问题。
1、填表格
红旗
风车
原来有
14面
17个
送给幼儿园
4面
10个
还剩
( )面
( )个
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红旗原来有14面,送给幼儿园4面,还剩几面?
求还剩几面怎么列算式?
14-4=10
学生自己把表格填好。
2、应用题。
1)书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4个,一共有多少只?
2)原来有19只,卖掉了9只,还剩多少只?
3)红萝卜和白萝卜一共有8个,红萝卜有0个,白萝卜有几个?
4)原来幼只帆船,又开来了3只,现在有多少只?
5)树上有4只猴子,树下由只猴子,请你写出4道算式。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板书设计:
分类复习
3+4=7
4+3=7
7-3=4
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