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花》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精简3篇)
《流星花》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听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流星花》故事书、幻灯片或图片;
2. 幼儿绘本《流星花》;
3. 卡片或纸条。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出示幻灯片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如花朵、太阳、星星等。鼓励幼儿发表对这些事物的感受和想法。
2. 朗读故事(10分钟)
教师根据《流星花》故事书进行朗读,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朗读过程中,适时停下来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故事中情节的理解。
3. 绘本分享(15分钟)
教师将幼儿绘本《流星花》分发给幼儿,让幼儿自主观看和翻阅。随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绘本中的内容,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绘本中的场景和人物。
4. 想象游戏(15分钟)
教师将卡片或纸条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个小花儿。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花朵颜色、形状、香味等特点,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制作流星花(20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彩纸和颜料,引导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流星花。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制作示范,同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完成后,幼儿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
6.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同时,教师强调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需要我们去欣赏和保护。
《流星花》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流星花》绘本或幻灯片;
2. 彩纸、颜料、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出示《流星花》绘本或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绘本中的花朵形状、颜色以及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发表对花朵的想法和感受。
2. 观察花朵(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朵花朵,要求幼儿仔细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花瓣的数量等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随后,幼儿可以将自己观察到的特点与其他同学分享。
3. 制作花朵(2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彩纸、颜料、剪刀和胶水等制作材料,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属于自己的花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示范,同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
4. 花朵展示(10分钟)
幼儿完成花朵制作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花朵展示。幼儿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花朵,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想法。
5. 想象游戏(1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朵漂亮的花朵。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花朵颜色、形状、香味等特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同时,教师强调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需要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流星花》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篇三
《流星花》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一、活动价值分析:
本次活动《流星花》是"有趣的植物"主题中的一次语言活动,它是比诗还要美的童话:静谧的月夜,眨眼的繁星,千娇百媚的睡花图,随季节变换颜色的流星花……这些无不引起每个人的遐思和神往。它用无比优美的词句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用质朴传神的语言刻画了丑小花纯真美好的心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里的想象美丽、神奇,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启迪他们的审美想象力。
从故事本身来看,故事《流星花》是一个比较简短的故事,配上多媒体画面,一方面很容易吸引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容易幼儿的理解。
从幼儿角度来看,孩子们现在正处于大班阶段,他们对于美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而且也会对许多事物表象的美丑进行一定的分析。但孩子们对于人其他人、事物的内在美的理解也是同样重要的。《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而这个故事也正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帮助幼儿理解、思考,从中了解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的这一真谛。
二、活动环节分析:
第一环节先让幼儿一起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花,回顾已有经验。欣赏流星花,感受流星花的美丽。
接着让幼儿欣赏、理解、思考故事,了解花名的由来,了解流星花的意义。
紧接着是让幼儿进行讨论,举例说说自己和别人身上发生的助人为乐的事情,从而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最后联系一下现在的社会热点,玉树地震,让幼儿说说自己能为灾区的人们做些什么。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理解故事《流星花》,知道心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丽的.。
2、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重难点:通过理解故事《流星花》,知道心地善良的人才是最美丽的。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流星花》、PPT。
活动流程:欣赏--欣赏故事《流星花》--讨论: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
活动过程:
一、欣赏流星花。
1、教师: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它呢?教师播放【流星花图片】中流星花的图片,请幼儿欣赏流星花。
2、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自己最喜欢的花,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什么花,我为什么要喜欢它啊?
二、欣赏故事《流星花》,了解花名的来历。
1、欣赏第一遍故事教师:他叫什么花?流星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2、欣赏第二遍故事师: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花?
师:晚上,花儿们都怎么了?而丑小花发现了一件什么事?
师:小丑花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呢?
教师:听完故事后你们觉得故事中的丑小花是一朵怎么样的花?为什么?
小结:那些美丽的花儿,只想到自己,只有善良的小丑花愿意满足老星星的愿望,所以小丑花虽然长得不美但他却是最美的流星花!因为心地善良的花儿最美!
三、讨论:发现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美。
1、发现自己身上的美。
教师:你是不是一朵流星花呢?举个例子说说。
小结:原来小朋友们都是一朵朵美丽的流星花!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帮助别人。
2、发现别人身上的美。
师:在老师身边也存在着很多美丽的流星花。(播放ppt)那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遇到过流星花呢?
总结:无论花儿,还是人,只要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就是最美丽的!
四、延伸:联系玉树地震可以为灾区的人做些什么。
教学评析:
亮点:
本活动选材内容具有教育价值,大班幼儿正处在审美能力的形成期和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和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很重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内容层层递进,重点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比较懂得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帮助幼儿理解丑小花的行为,体验丑小花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并从故事引发到幼儿自身,再从幼儿自身牵引到周围的人和事,使得情感得到了升华。
不足:
1、在针对故事进行提问时,多次提问重复,导致环节不够紧凑。并且教师也没能抓住幼儿回答中的亮点做到有效的提升。
2、活动重点放在第三部分,建议先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再牵引到幼儿自身,把发现别人身上的美和发现自己身上的美两个环节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