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语文教案【经典3篇】
《成功》语文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成功的定义和内涵;
2. 分析成功的因素和路径;
3. 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和积极心态。
教学重点:
1. 学习并理解成功的概念;
2. 分析成功的因素和路径。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和积极心态;
2. 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个成功的标志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成功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因素,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二、学习(20分钟)
1. 教师给学生呈现一段文字,让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成功的因素和路径。
三、拓展(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多样性,通过展示不同领域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成功的可能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案例。
四、总结(10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成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2. 教师鼓励学生树立成功意识和积极心态,并表达对学生未来成功的期望。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成功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成功的理解和期望。
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学习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写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成功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了解到成功的因素和路径是多样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维活跃,并展示出对成功的渴望和追求。下一节课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成功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的逆境应对能力。
《成功》语文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成功的定义和内涵;
2. 分析成功的因素和路径;
3. 分辨成功和失败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
1. 学习并理解成功的概念;
2. 分析成功和失败的不同表现。
教学难点:
1. 分辨成功和失败的不同表现;
2. 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和积极心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成功的表现,一幅是失败的表现,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两者的不同之处。
2. 引导学生思考成功和失败的因素及其表现。
二、学习(20分钟)
1. 教师给学生呈现一段文字,让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成功和失败的不同表现。
三、拓展(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成功和失败的多样性,通过展示不同领域的成功和失败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和失败案例。
四、总结(10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成功和失败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2. 教师鼓励学生树立成功意识和积极心态,并表达对学生未来成功的期望。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成功和失败的短文,表达自己对成功和失败的理解和期望。
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案例进行写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成功和失败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了解到成功和失败是多样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维活跃,并展示出对成功和失败的思考和认识。下一节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成功和失败带来的不同心理体验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成功》语文教案 篇三
《成功》语文教案
(一)预习要点
1、查阅资料,走进学术大师季羡林;
2、理解作者的观点,体会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
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确立自己的成功模式。
(二)课堂研讨
教学板块一:成功舞台
1、现在,社会给我们每个人提供的舞台越来越大,我们走向成功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我们最需要问自己的是:你准备好了吗?成功之道在哪里?
2、你还记得季羡林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谈谈他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教学板块二:观点直击
浏览全文,读读划划思思议议,明确下面问题的答案:
1.根据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前后照应,让学生边自读课文,边列段落层次提纲;
2.根据议论文的三要素,把握课文观点,找出论据,看看作者又是如何论证的。
教学板块三:我思我在
针对季老的的成功公式进行理解和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⑴在三个条件中作者为什么强调勤奋?你知道哪些典型事例?
⑵面对天资和机遇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⑶对王国维的境界说,你的理解与作者有什么不同?
(三)训练设计
1.探究发现:为巩固上一个环节的认识,进行四个探究练习,以事感人,以理服人,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
探究练习一
材料一: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仅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很紧张,宁肯离婚也不让步。可是她专业成绩平平,一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这位演员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却不得不忍痛离开舞台。
材料二:有人说杨丽萍就是专门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学生各抒己见,参考:勤奋固然重要,但成功路上有时天资也不容忽视)
学生补充材料三:……
探究练习二
材料一: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馆。有3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问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贯注的陈没有听见,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书堆中。最终他成为数学大师。
材料二:贝多芬小时候弹钢琴专注时,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为长期弹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凉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凉后接着弹,水撩在地板上积少成多,漏到楼下房东家里却浑然不知。
材料三: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原材料,假如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公里,那么蜜蜂要酿造1公斤蜜,就得飞行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行11圈。
(各抒己见,参考:生物界、人类做成功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勤奋这一起码的法则。)
学生补充材料四:……
探究练习三
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诗。邻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众人”。
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
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各抒己见,参考: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学生补充材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