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精选6篇)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一
在中班的数学教学中,比较大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孩子们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比较两个不同的中班数学教案,探讨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第一个教案是以实物比较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将准备好的不同大小的物体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观察并比较。孩子们可以亲自感受物体的大小差异,从而更直观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此外,通过实物比较,孩子们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触觉感知能力。
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准备不同大小的物体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足够多的物品,以满足孩子们的观察和比较需求。其次,由于实物比较是一种直观的方式,孩子们可能只停留在物体的大小差异上,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比较概念。例如,他们可能只知道某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大,而无法准确地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孩子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第二个教案是以图形比较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会为孩子们准备好不同大小的图形,让他们观察并比较。通过观察图形的大小,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并学会使用比较词语,如“大”、“小”、“更大”、“更小”等。此外,图形比较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几何意识和空间想象力。
然而,图形比较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孩子们可能对抽象的图形比较概念理解困难。相比于实物比较,图形比较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一些具体的图形比较例子,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其次,图形比较不如实物比较直观,可能无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教材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不同的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实物比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触觉感知能力,但准备物品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图形比较则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几何意识和空间想象力,但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促进他们对比较大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二
在中班的数学教学中,比较大小是一个关键的概念。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孩子们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比较两个不同的中班数学教案,探讨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第一个教案是以数值比较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会为孩子们准备好一系列的数字,让他们通过数字的大小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并学会使用比较词语,如“大”、“小”、“更大”、“更小”等。此外,数值比较还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数值比较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孩子们可能对抽象的数字比较概念理解困难。相比于实物比较或图形比较,数字比较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一些具体的数字比较例子,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其次,数值比较可能会让孩子们过于注重数字的大小而忽略其他重要的比较因素。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全面地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第二个教案是以长度比较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会为孩子们准备好一系列的长度物体,让他们通过比较物体的长度来进行大小比较。通过比较长度,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并学会使用比较词语,如“长”、“短”、“更长”、“更短”等。此外,长度比较还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他们的几何意识和空间想象力。
然而,长度比较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孩子们可能对抽象的长度比较概念理解困难。相比于实物比较或图形比较,长度比较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用一些具体的长度比较例子,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其次,长度比较可能会让孩子们过于注重物体的长度而忽略其他重要的比较因素。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全面地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综上所述,不同的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数值比较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但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长度比较则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他们的几何意识和空间想象力,但同样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促进他们对比较大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三
活动目标
你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准备:
1、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
2、贴绒数字5、6、7,实物卡。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
(1)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
(3)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4)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
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
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点子。
5、印比6、7少的点子。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四
设计背景
幼儿午睡时都把鞋子摆放在床底下,一样的鞋子尺码不一样,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却分不清楚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兔子篮子雨伞等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和小朋友做游戏。
二、活动过程
1、比较皮球的大小:黄色球最大,红色球不大也不小,蓝色球最小。
2、兔子找篮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样的兔子和篮子贴在小黑板上,然后让4个小朋友连线,最后老师移动篮子配给一样大小的兔子。
3、展示挂图:蓝色云朵、绿草地、红花、胡萝卜、白菜、房子……
小朋友把胡萝卜摘下来。
小朋友把胡萝卜和篮子连线,老师把胡萝卜放进篮子。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进篮子
三、拓展延伸
雨伞和数字搭配
1、小朋友上黑板连线:4把大小不同的雨伞和数字1234连线
2、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图画,全体操作。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还有部分幼儿不会连线,特别是第2、3把雨伞容易连错,下次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林子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帮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蚂蚁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大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大象的身体大)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大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大一些呢?
(1)请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儿相互说一说)
(2)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请小朋友看这三张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小鸡,蝴蝶,大象。)
教师:最大的动物,我们用圆圈画出来,最小的动物,我们用圆点画出来。
(幼儿说,教师画)
3、按标记将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1)这是什么图形片?该回哪个家?
(幼儿讲,老师操作大图形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小图形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2)请幼儿把余下的图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游戏活动:《大丰收》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区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
(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
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5、活动评价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 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
2、简单了解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活动重点:
学会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会简。排序。
活动难点:
了解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教具“猴子摘果”
2、幼儿材料:操作卡“猴子摘果子”:《操作纸》第2册第13-14页。呼啦圈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大小歌》。
2、教师指导操作。
创设情境:水果丰收了,猴子一家去摘果子啦!
①认识大小。
教师出示“猴子摘果子”中最大和最小的2只猴子。
教师:“猜一猜谁是大猴、谁是小猴,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大猴大些,小猴小些。
②比大小。
教师出示“猴子摘果子”中的5个桃子。
教师:“猴子摘了5个桃子,想请我们比一比这5个桃子的大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桃子。”分别摆放在最前面和最后面,接着用相同的办法比较剩下的3个桃子,找出比较大的和比较小的,按顺序依次摆放在中间。小结:桃子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了解排列关系)
3、游戏:跳圈
请幼儿将呼啦圈进行有序排列,教师说口令,幼儿跳到对应的呼啦圈里。
4、操作游戏。
教师发放操作材料西瓜卡片,请幼儿比较西瓜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进行有序排列。
5、交流小结,收拾整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