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6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标题:数学游戏之学习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

1.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2. 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

2. 计数器。

3. 游戏道具:骰子、游戏棋盘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知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中可以包含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Step 2: 学习加法和减法规则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可以使用数学卡片或计数器来进行具体的演示,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Step 3: 游戏学习

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例如,可以使用骰子和游戏棋盘,学生根据骰子的点数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然后在棋盘上移动相应的步数。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又能够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

Step 4: 拓展应用

通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将加法和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中。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明有3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运算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Step 5: 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加法和减法的规则,并进行概念的复习。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标题:数学游戏之学习分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读写和比较分数。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分数的掌握。

教学重点:

1. 分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

2.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准备:

1. 分数卡片。

2. 游戏道具:分数图形、分数线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分数图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代表了什么。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激发他们对分数的兴趣。

Step 2: 学习分数的概念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可以使用分数卡片来进行具体的演示,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Step 3: 游戏学习

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对分数的掌握。例如,可以使用分数图形和分数线,学生根据图形的大小或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和排序。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分数运算能力。

Step 4: 拓展应用

通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将分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中。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三分之一,还剩下几块?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将分数运算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Step 5: 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并进行概念的复习。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引出课题。

  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松鼠采松果,板书课题:采松果

  2、观察主题图,提问题。

  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二、解答问题。

  1、你能根据“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板书:25+4=25-4=

  得多少?怎样想?小组讨论,汇报。

  2、操作验证。

  (1)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书:5+4=920+9=29

  (2)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4=120+1=21

  3、看算式拨计数器练习。

  32+4=26+3=54+4=

  48–5=87–7=66–5=

  三、作业。

  1、图意提问题。原来有19个草莓,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

  列式:19–9=10(个)

  2、第2题: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

  (两位数加一位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计算并照样子写一组算式。

  3、根据“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这个问题列式。

  25-2=23(米)

  4、独立完成第3、5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

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考考你。师说数,生说数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情境图,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小松鼠和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9(个)

  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等过程,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

  练习:32+5=5+74=74+3=

  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1(个)

  生经历动动手、动动脑,试着总结出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练习:38-6=77-3=

  四、完成练习,巩固新知。

  1、生独立完成课本52页第4题,集体纠错、订正。

  机动作业:课本第1题、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采松果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9(个)25-4=21(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回忆上学期我们认识的图形有哪些?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角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这节课我们就把他找出来。(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师:出示例题图,小明和小红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

  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师: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师:(电脑说)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现在我们伸出手指画一画角,好吗?

  师:出示三角形上的角和钟面上的角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这就是角的标记。

  (二)画角

  现在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画一个角呢?老师也想画一个角,谁来给老师指挥一下。

  边

  顶点

  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

  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三)搭角

  师:同学们想不想搭一个角呢?(四人小组搭角并说说各部分名称)

  师:汇报,搭角时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辨角

  师:我们现在都认识了角,那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这些图形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

  (四)数角

  师:翻开书85页,请同学们做一下第二题。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

  (五)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师:你找到角了吗?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六)比一比角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认识了角还找到了角。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角的大小。

  出示三个钟面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大小。

  生齐声说: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师: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师:现在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听要求:你的角和我的角比较一下谁的大谁的小?你是怎么比的,请学生上台来演示一下。

  生:顶点对齐,一条边也要对齐在比较大小。

  师:厨师一把折扇和一把剪刀,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化情况,角是怎样变化的?用手比一比。

  生:叫慢慢变大慢慢变小。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二)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四、课堂总结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角,你知道角长什么样吗?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自己?

  五、布置作业

  1.剪角,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角剪法多?

  2. 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六、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一、 教学内容:

P2~P3

  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三、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五、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 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 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4) 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20 ÷ 5 = 4

  4 ——商

  除数 被除数

  20 ——除数与商的积

  0 ——余数

  (5) 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2、 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

相关文章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
教案大全2013-05-01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中班《十个小矮人》科学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十个小矮人》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活动目标】1、复习...
教案大全2017-06-02
幼儿园中班《十个小矮人》科学教案【通用3篇】

初三英语总复习教案【实用3篇】

初三英语总复习教案一 一、目标 单词 neither, boat, especially, travel, discover, wonderful, population, dumpling, bra...
教案大全2015-04-06
初三英语总复习教案【实用3篇】

幼儿园中班《小茶壶》律动教案【精彩3篇】

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在游戏中感应小节末拍节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小茶壶》律动教案,欢迎阅读。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创编茶...
教案大全2013-08-05
幼儿园中班《小茶壶》律动教案【精彩3篇】

中班音乐做个好娃娃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做个好娃娃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班音乐做个好娃娃...
教案大全2011-07-07
中班音乐做个好娃娃教案【精选4篇】

不一样的我中班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一样的我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教案大全2018-03-03
不一样的我中班教案【精彩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