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猪小弟中班音乐教案(精选6篇)
幸福的猪小弟中班音乐教案 篇一
在中班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我们设计了一堂以幸福的猪小弟为主题的音乐课程,旨在通过活动和歌曲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
活动一:认识乐器
目标:通过观看、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体验,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乐器,并了解乐器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步骤:
1. 准备一些简单易懂的乐器,如小提琴、钢琴、鼓等。
2. 让孩子们逐个观看每个乐器,并试图猜测它们的名称。
3. 弹奏每个乐器,让孩子们通过听觉感受乐器发出的声音。
4. 让孩子们依次触摸每个乐器,感受乐器的不同材质和形状。
5.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孩子们认识乐器并加深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二:欢乐游戏
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节奏感。
步骤:
1.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圈。
2. 老师手拿一个小球,按照音乐的节奏向左或向右传递。
3. 当音乐停止时,正在手上的孩子要完成一个小动作,如转圈、跳跃等。
4. 继续按照音乐的节奏传递小球,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完成小动作。
5.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节奏感的体验。
活动三:幸福的猪小弟
目标:通过歌曲的演唱,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步骤:
1. 准备一首简单易懂的歌曲《幸福的猪小弟》。
2. 老师先带领孩子们跟随节奏拍手,并教导他们歌曲的歌词和动作。
3. 老师先唱一遍歌曲,然后让孩子们跟着唱。
4. 孩子们在唱歌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5. 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我们旨在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音乐教学,孩子们会更加快乐地成长。
幸福的猪小弟中班音乐教案 篇二
在中班阶段,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堂以幸福的猪小弟为主题的音乐课程,旨在通过唱歌、舞蹈和创造性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一:音乐欣赏
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能力。
步骤:
1. 选择一些适合中班儿童的音乐,如古典音乐、儿童歌曲和节奏感强的音乐。
2. 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画面。
3. 在音乐播放结束后,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4. 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二:创造音乐
目标: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步骤:
1. 准备一些简单易懂的乐器,如手摇铃、小鼓等。
2. 让孩子们依次试玩每个乐器,体验乐器发出的声音。
3. 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
4.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奏乐器,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
5. 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活动三:舞蹈表演
目标:通过舞蹈表演,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步骤:
1. 准备一首简单易懂的舞蹈曲目,如《幸福的猪小弟》。
2. 老师先带领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动作和节奏。
3.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自己的舞蹈才艺。
4. 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引导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舞蹈动作。
5. 通过舞蹈表演,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同时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我们旨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妙和情感;通过创造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舞蹈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自信心。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音乐教学,孩子们会更加快乐地成长。
幸福的猪小弟中班音乐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2、幼儿初步具有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借助手语及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符点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进入活动室,体验家的温馨。
提问: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
小结:听到这首歌小朋友很开心,感觉幸福,愿望实现了就是幸福;经过努力收到了收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很快乐很高兴,爸爸妈妈疼我们、爱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就是幸福。
二、通过故事的方式、摆图谱的方式,初步学唱歌曲
过渡语:今天有一只猪小弟,它也很幸福,它的幸福是什么呢?一起来听故事。
1、教师利用课件讲故事,幼儿初步感受歌词的内容。
提问:猪小弟的幸福是什么?
利用歌词内容进行小结。(用完整语言说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过渡语: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歌曲,咱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歌曲里唱了谁什么?它在干什么?
小结:听到这首歌很感动、幸福、舒服、优美。边引导幼儿边出示图谱3。结合图谱加伴奏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1、带领幼儿看图谱,分句演唱歌曲。结合图谱异步跟唱。
2、师幼同步演唱。
3、带幼儿加动作分句演唱歌曲。
现在我们用手语来表演歌曲,猪小弟是小指,那爸爸呢?(妈妈)
四、升华情感。
提问:猪小弟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他,我们也很幸福,生活中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呢?
小结:你的爸爸妈妈也很爱你,那我们怎么爱爸爸妈妈呢?
利用课件进行小结。
结束语:让我们像猪小弟一样,把这首幸福的歌送给你的好朋友,让他们更加幸福吧!
幸福的猪小弟中班音乐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借助手语动作、图谱,帮助幼儿探索、理解、记忆歌词。
2、在演唱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幼儿对幸福的体验和表达。
3、通过爱心教育,使幼儿懂得关注残疾人,帮助残疾人。
活动准备
:
图谱一套;《让爱住我家》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让爱住我家》。
师:小朋友,老师做几个动作,请你们猜猜是什么意思?(做《让爱住我家》的手语动作)
师:是什么意思呀?是———(边做手语边和幼儿一起说《让爱住我家》)对,这是一首————(等幼儿说出“手语歌”)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手语歌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师幼共同做手语唱歌一遍)
二、学唱新歌《幸福的猪小弟》。
1、教师做手语动作,幼儿初步探索歌词。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这几天呀老师又学会了一段新的手语,你们想不想看呀?(想)那你们可要看仔细喽!(教师随伴奏做手语动作)
师: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哪些手语动作?(幼儿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段新的手语,好不好?(师幼边做手语动作边讲述歌词大概内容)。
2、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幼儿观察图谱,创编歌词。
师:小朋友们做的真好。看,老师这里有几张图谱,它们是一首歌的歌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真不错。我们再把所有的图谱连起来边念边做手语。
(2)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师: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来念歌词。(师幼按节奏念歌词)。
师:现在我们给自己增加一点难度,看看你们有没有记住歌词。(取走图谱3、5、9)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继续取走图谱2、4、6、7、8)看,难度又增加了。这次,老师做手语动作,你们来念歌词。准备,开始。
师:这次老师把图谱全部拿走。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做手语,边说歌词,好吗?
3、学唱新歌《幸福的猪小弟》。
(1)教师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做的真好。其实刚才我们学的这些是一首新的手语歌的内容,歌的名字叫《幸福的猪小弟》。你们想听吗?(想)好,那就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听好啦!(教师边做手语动作边唱歌)。
(2)合着音乐,幼儿学唱歌曲《幸福的猪小弟》。
师:你们想不想学这首歌呀?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学唱这首歌吧。(师幼共同唱歌曲一遍)。
(3)结合手语练习歌曲。
师:好,我们再唱一遍,这次我们把手语加进去。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4)互相做手语唱歌曲。
师:你们想不想跟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表演这首歌呀?好,那老师数三下,请小朋友赶快找一个朋友互相表演唱《幸福的猪小弟》。
(5)表演唱《幸福的猪小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这首手语歌学会了。现在我们就把这首手语歌《幸福的猪小弟》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好不好呀?
三、延伸活动:
爱心教育。
幸福的猪小弟中班音乐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
2、能借助手语、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并用手语表现歌曲。
3、在演唱歌曲中逐步体验幸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1、 “脑袋圆圆的,眼睛小小的,身体胖胖的,最爱睡觉的,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2、(出示小猪一家的图片)认识猪小弟一家
3、认识猪爸爸、猪妈妈及猪小弟的手语:(教师伸出大拇指、食指、小指)“要是这是小猪的一家,小指表示的是谁?大拇指?食指呢?”
二、幼儿学习第一段手语及歌曲
1、教师表演手语第一段
(1)“现在我们就来猜一猜、看一看,猪小弟一家的故事”(伴随音乐旋律
,师演示手语)
(2)“你看到了哪些动作,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猜一猜我的手语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边范唱边表演手语第一段
(1)“手语里到底藏着一个什么故事呢,一起听一听。”
(2)“你听到了哪一句?是哪一张图谱?”
3、幼儿边做手语边念歌词
4、幼儿跟唱,并学习难点句。
5、师幼合作演唱歌曲。
(1)教师唱歌,幼儿表演手语;(2)幼儿唱歌,教师表演手语
三、学习第二段手语及歌曲
1、教师表演第二段手语
“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伴随音乐旋律,师演示第二段手语)
2、教师出示第二段图谱,让幼儿自己尝试看图谱跟着琴声唱一唱。(师指图谱)
“什么地方有困难?”(明确第二段歌词与第一段歌词的不同处)
3、教师边范唱边表演第二段手语
“妈妈是怎么回答的?一起学一学妈妈的话。”
4、幼儿跟唱第二段歌曲
四、完整演唱歌曲
1、幼儿完整演唱并用手语表演歌曲
2、介绍歌曲名称:“这首歌曲的题目就叫做《幸福的猪小弟》,你觉得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让我们把幸福的感觉唱出来吧!”
3、幼儿再次完整表演唱
4、与客人老师合作表演唱
(1)客人老师唱歌,幼儿表演手语
(2)幼儿唱歌,客人老师表演手语
五、留任务:回家后把这首歌曲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幸福的猪小弟
1=C
┌─┐
(2 7 3 │ 3 1 │ 1-)│ 5 5 5 3 │ 3 0 │ 5 5 5 2 │2 2 0 │
回家的路上猪小弟问爸爸
回到家以后猪小弟问妈妈
┌──┐
5 5 5 1 │ 1 2 3 │ 3 2 1 7 │ 7-│0 3 3 3 │ 6 。 7 │
爸爸呀爸爸什么是幸福呀爸爸说你很
妈妈呀妈妈什么是幸福呀
0 3 3 3 │ 6 6 7 │
妈妈说有你有
1 。 2 │ 3 4 │ 5-│ 2 3 │ 3 1 │ 1-‖
快乐又健康就是幸福呀
爸爸一家人就是幸福呀
幸福的猪小弟中班音乐教案 篇六
设计意图
让幼儿了解各种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中班幼儿的《猪小弟》的表演,让孩子体会到小动物们不喜欢小猪的原因是小猪不讲卫生,不洗澡,后来小猪知错能改,把自己洗干净,小动物们又接受了它,从而体会讲卫生的重要。音乐的高潮和幼儿情绪的高潮有机整合,让幼儿在表现音乐形象的同时,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宣泄和满足。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快且跳跃和慢且连贯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进一步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2、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学习为歌曲创编第4段歌词,并努力创造出与他人不同的表示亲热的动作。
3、学习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创造、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请中班小朋友学会分角色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
活动过程
1、猜谜语。
教师请幼儿猜谜:“肥头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饱睡大觉,走路摇着小尾巴,嘴里唱着哼哼调。”猜一动物名称。
2、欣赏歌表演。
(1)教师请中班小朋友分角色(小猪、小羊、兔子、猪妈妈)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1"3段,并组织本班幼儿欣赏,知道歌曲中的人物、事件。
(2)请幼儿再次欣赏歌表演,并要求幼儿一起随节奏念中间对白处脏死啦,走开!念时应表现出厌恶的情感。
3、学唱新歌。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新歌1"3段,并提醒幼儿在间奏和尾奏部分的等待。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师提问:
1)猪小弟去找朋友玩的时候,他的心里怎样?(高兴)应该怎么唱(稍快且稍跳跃)
2)猪小弟哭着回家时,他的心里又是怎样?(伤心)应该怎么唱(慢且较连贯)
4、创编第4段歌词及尾奏部分的亲密动作。
(1)师:“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现在小猪洗干净了,他的朋友会怎样对待他呢?”请幼儿一起讨论
(2)教师帮助幼儿创编第4段歌词并填入歌曲中。
(3)教师鼓励幼儿在尾奏部分创造出与他人不同的亲密动作(如拥抱、触摸等),并请幼儿中做得比较好的面单独表演。
5、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1)教师请幼儿再次欣赏中班小朋友分角色歌表演(1"4段),引导幼儿观摩时,注意观察中班小朋友的表情。
(2)教师请幼儿自由结伴,自己分配角色模仿中班小朋友进行歌表演,并在尾奏部分尽量想出与他人不同的亲密动作,并有感情的表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