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雨(优秀3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雨 篇一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篇目。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于戏剧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冷漠。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如角色、情节、舞台等。

2.理解并掌握《雷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通过角色扮演和剧本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

2.理解《雷雨》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进行角色扮演和剧本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戏剧中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进行角色扮演时的表演技巧。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雷雨》剧本,分配角色给学生。

2.准备相关的课件和图片,以便讲解和展示。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于《雷雨》的兴趣。

2.呈现:通过简要介绍《雷雨》的背景和基本情节,引导学生对于剧本的理解和分析。

3.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剧本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4.剧本阅读:将剧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并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讨论。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5.展示和总结: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剧本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和总结。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于剧中人物的思考和评价。

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戏剧演出,进一步了解戏剧的表演艺术和创作过程。

2.组织学生进行戏剧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编写并表演一段小剧场。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雷雨》这部经典戏剧作品,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剧本阅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戏剧的魅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雨 篇三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雨

  导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雨,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雷雨前后的景象。(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这两幅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2.比较两幅图: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一幅图中有的?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二幅图中有的?

  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特点?概括地说出来。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

  1.自己出声试读两遍课文。要把带注音的生字读准确,并多读几遍;再把句子读通顺。

  生字中“沉”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乱”声母是边音“l”,不要读成“nuàn”。要读准前鼻音“渐”和后鼻音“网、虹”。“越”字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指导学生读正确。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字音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纠正丢字、添字和读破词、破句的现象。

  (四)熟读课文,读流利

  1.练习把课文读流利。先自己读两遍,读得准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

  2.标出自然段,在小组内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该得正确,读得流利。

  3、朗读指导

  雷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朗读指导时,将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丰富的想象与指导感情朗读结合起来,把雷雨前后的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哗、哗、哗”,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读的语气要重一点,停顿得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第七、八自然段讲了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朗读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使别人能听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雨过天晴的美丽图画。

  (五)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写雨中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哪几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两幅图的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

  (第1~3自然段写雷雨前;第4~6自然段写雷雨中;第7-8自然段写雷雨后。第一幅图是雷雨中的景象,第二幅图是雷雨过后的景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回忆:课文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

  课文描写了夏天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

  (二)细

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阅读雷雨前的景象(第l-3自然段):

  (1)指读、思考:课文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2)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句,想一想哪些词句用得好?好在哪里?

  (3)交流:

  ①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引导:联系你看过的雷雨前的景象,想想“黑沉沉”、“压下来”说明了什么?(“黑沉沉”说明云层很厚,“压下来”说明云层很低。)

  感情朗读,体会云层厚、低。

  ②读一读,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感情朗读,体会天气的闷热。

  (第2句写出了闪电、雷声的变化,说明了电闪、雷鸣在不断加剧。)

  感情朗读。体会电闪、雷鸣的景象。

  (4)感情朗读第l-3自然段。

  (5)小结: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雪雨前的景象。

  2.阅读雷雨中的景象(第4-6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下雨,接着写雨很大,最后写雨小了。)

  (2)看第一幅图,想象下雷雨时窗外情景。(指导接从上到下的顺序看,加上:自己的想象。)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①第4自然段“哗、哗、哗”你体会到什么?(雨下得大,下得急。)怎么读呢?(指导朗读、目由该、指读)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实践创新

  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秋雨或冬雨是什么样子的。

相关文章

大班橡皮泥手工教案(精彩4篇)

幼儿园都喜欢用橡皮泥教小朋友做手工,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大班橡皮泥手工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大班橡皮泥手工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橡皮泥制作简单的桃花; 2、通过小组合作大方法制...
教案大全2013-02-02
大班橡皮泥手工教案(精彩4篇)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心理健康...
教案大全2015-01-02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优质6篇】

小班学习活动《谁的救生圈》教案【优质3篇】

活动目标: 通过听听、看看、讲讲理解故事,初步认识区分常见的会游泳与不会游泳的小动物,了解不会游泳的动物和人要有救生圈帮忙。 重点难点: 能区分常见的动物是否会游泳,不会游泳的一定要有救生圈帮忙,不能...
教案大全2018-04-08
小班学习活动《谁的救生圈》教案【优质3篇】

小班科学铃儿响叮当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科学铃儿响叮当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
教案大全2012-08-06
小班科学铃儿响叮当教案【优质6篇】

中班撕纸教案(精彩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撕纸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教案大全2011-05-05
中班撕纸教案(精彩6篇)

大班健康教案:不许摸【优秀3篇】

【活动意图】 据专家介绍,虽然一般性的儿童性骚扰不至于严重到性侵害的地步,但是各种形式的性骚扰会使儿童受到长期乃至终身的心灵伤害。幼儿身体隐私部位的自我保护,是典型的幼儿安全、保健教育问题。如何在大班...
教案大全2012-06-06
大班健康教案:不许摸【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