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不是嘴上说说800字作文 孝顺的人不要嘴上说的好听(精选3篇)
孝顺不是嘴上说说800字作文 孝顺的人不要嘴上说的好听 篇一
孝顺是一种美德,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然而,有些人却只是嘴上说说,没有真正的行动去表达孝顺之情。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孝顺,却往往只是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在实际行动中却显得漠不关心。这样的孝顺是虚伪的,毫无意义。
孝顺并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真正的孝顺应该是内心的呼唤和行动的体现。一个孝顺的人,不仅要嘴上说得好听,更要用实际行动去关心父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呵护他们。
孝顺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要关注父母的身心健康。我们可以多陪伴父母,聆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多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劳动,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孝顺还表现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要让父母听到伤心的话语,要用温暖和亲切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保持耐心和理解,不要轻易发脾气或争吵。
除了对父母的孝顺,我们还要关心其他家庭成员。一个孝顺的人,应该尽己所能地帮助家里的其他人,让家庭和睦、温暖。我们可以帮助年幼的兄弟姐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可以帮助年长的亲戚,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需求。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事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孝顺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体现。我们要做一个真正孝顺的人,不仅要嘴上说得好听,更要用实际行动去关心父母和家庭成员,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践行孝顺的意义。我们要用心去做,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谈,让孝顺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丽的底色。
孝顺不是嘴上说说800字作文 孝顺的人不要嘴上说的好听 篇二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社会的基石。然而,现实中有些人只是嘴上说说,没有真正的行动去体现孝顺之心。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孝顺,却往往只是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在实际行动中却显得漠不关心。这样的孝顺是虚伪的,毫无意义。
孝顺并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更不是嘴上说说的口号。真正的孝顺应该是内心的呼唤和行动的体现。孝顺的人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关心父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呵护他们。
孝顺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要关注父母的身心健康。我们可以多陪伴父母,聆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多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劳动,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孝顺还表现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要让父母听到伤心的话语,要用温暖和亲切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保持耐心和理解,不要轻易发脾气或争吵。
除了对父母的孝顺,我们还要关心其他家庭成员。一个孝顺的人,应该尽己所能地帮助家里的其他人,让家庭和睦、温暖。我们可以帮助年幼的兄弟姐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们可以帮助年长的亲戚,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需求。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事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孝顺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体现。我们要做一个真正孝顺的人,不仅要嘴上说得好听,更要用实际行动去关心父母和家庭成员,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践行孝顺的意义。我们要用心去做,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空谈,让孝顺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美丽的底色。
孝顺不是嘴上说说800字作文 孝顺的人不要嘴上说的好听 篇三
作者孝顺不是嘴上说说800字作文:饭饭子
来源:父母夜读(ID:vvipliuzhi)
1
今年上半年,《都挺好》热播,朋友圈每天都有人分享关于它的文章。最近,日子过得清闲了些,终于有时间看看这部现象级的家庭剧。
一开场,是苏母的突然离世,远在美国的大哥苏明哲回家奔丧。明玉到机场接他,此时大哥心里既充满母亲辞世的悲痛,又充满对弟弟妹妹的谴
责:“为什么妈出事的时候你们都不在身边,有这么当子女的吗?”
苏明哲责怪弟弟妹妹对父母照顾不周,可是他忘了,清华毕业赴美读书后,整整十年,他都没回来过。
他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疏忽了对家人的关心,回国后,对妹妹明玉和母亲多年的矛盾是否缓解、弟弟明成和妹妹的关系是否改善,一切都不知情,他完全不在这个家庭的节奏之中,他才是那个“缺席”最久的人。
母亲去后,父亲的赡养是个问题,明哲答应父亲接他去美国,但在签证办好之前要先住在明成家里。
因为生活习惯的摩擦,父亲住得很不开心,二儿媳也颇有不满,于是,苏父故意打电话向明哲告状。
电话那头,明哲带着责备的语气,叮嘱明成要照顾好父亲,多注意他的饮食,多陪他说说话。
表面上,苏明哲作为苏家的长子,深谙孝顺父母、承欢膝下的道理,但实际上,他是把供养父母的责任推给了弟弟妹妹,自己则更像一个「监督者」,每当看到他们做得不好,就跳出来苦口婆心劝解一番,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像苏家大哥的人,平日里就会指责别人,这也看不好,那也看不惯,好像自己才是孝顺的楷模,道德的标兵,但一落实到行动上,这也不出钱,那也不出力,只会用嘴叨逼叨。
这样的孝顺,就是“用嘴孝顺”。不花时间,不花心力,上下嘴唇一碰,就以为自己比别人强了。
2
曾经看到一个网友的帖子:
二叔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经常向奶奶伸手要钱过日子。每次要钱的时候,二叔都会动情地说:“妈,以后我就算乞讨都会养你的孝顺不是嘴上说说800字作文!”奶奶真的会感动到落泪。
因为在她眼里,二叔这样说,代表他很孝顺。
老人何其善良?因为这样一句“没影”的口头承诺都能流下热泪。老人心里对儿女孝顺的期盼是那么低,哪怕仅是一句空头支票,也能绽放成他们心头的一朵花。
然而,这些依附着父母过活的“啃老族”,往往到最后连自己都养不起,更别提承担赡养亲人的责任了。
“孝顺”这两个字,不长在嘴上,“说”和“做”之间,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
我有一个朋友,她对父母的孝顺特别感染身边的人。虽然出嫁了,她还是经常回娘家看望父母。
弟弟在大城市打拼,为了不让家里显得冷清,她常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家,让小朋友给家里添几分热闹,也让父母看着开心。
她会给爸妈买很好的衣服,尽管他们素来简朴,在穿着上没太多讲究;
她会给妈妈买漂亮的低跟鞋,让辛苦多年的妈妈也找回美的权利;
她会烘焙绵软的蛋糕,给爸妈当茶余饭后的点心,尽管他们常常因为健忘,想不起冰箱里还有女儿做的蛋糕;
她会主动做饭、洗碗、拖地,每次回来都要承包不少家务……
我原本以为,她一直是如此勤劳懂事,直到有一次,她告诉我,其实是嫁人以后才开始转变的。
出嫁前,她也是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怎懂得要为父母分担辛劳?但出嫁后,尤其是自己当了父母以后,才深切体会到,父母抚养孩子长大耗费了多少心血,换位思考,懂得回报他们也只是顺其自然的反应!
孝是从心而发的赤诚,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真正的长大,是从我们懂得换位思考、理解父母那一刻,开始的。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把孩子对父母自然的爱,硬性规定成一个道德准则,是大家集体犯的,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
如果真心孝顺,哪里需要被规定?被指导?点点滴滴他们自然会放在心上,落到实处,爱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牵引。
3
网上有句熟悉的调侃:孝子最多的地方,在朋友圈里。
每逢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这些特定节日,朋友圈里总会涌现出一大批“孝子”,虽然这个标签多少带着嘲讽的意味,但我认为不该一竿子打死一船的人,这样的孝子,其实可以分成两种。
第一种:形式主义的孝顺
在那些深情款款的告白背后,可能他一年只回过一次家,几个月才打一次电话,没有为父母买过什么礼物,也不知道父母的身体状况如何。
节日问候变成了一种跟风的形式,憋几句话,动动手指发出去,就可以在朋友圈里塑造“孝顺”的形象,这样的行孝最简单,却也最不走心。
孝顺不能只有形式上的作态,朋友圈可以记录“爱的告白”,却不能替代你陪伴父母的真实时光。
第二种:敢于表达的孝顺
中国父母和孩子都有一个通病——不懂得表达爱。
许多话我们深藏在心里,“不好意思”当着父母的面说出来,借由节日这个契机,把那些“肉麻的”话吐露出来,其实是爱的另一个出口。
有个朋友曾经在妈妈生日那天,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亲爱的妈妈,生日快乐!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可以「外向」一点,老爸跟我的胃口都被你照顾得很好,但厨房之外的这个世界,似乎更可爱哦;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可以「奢侈」一点,你总是惦记着给家里人添这买那,可是,好久没见你穿好看的裙子了;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可以「自私」一点,家里家外的事你都一一揽下,操心到底,试着抛开一两件,也许就不会常常皱眉了。
可以想象,当她的妈妈看见这些话,心里定会升腾起一股暖流,即使女儿暂时不在身边,这体己的温情,却如同一个隔空的拥抱,慰藉了妈妈的辛劳。
这难道不是给妈妈最好的生日礼物吗?
她的朋友圈晒图也常常出现妈妈的身影,回家吃饭,一起逛街,一起出游,显然,对亲人的爱已经穿起了她生活的点点滴滴。陪伴就是最好的证明。
你可以是“朋友圈里的孝子”,但不能只是“朋友圈里的孝子”。
孝顺的心,应该从朋友圈,延伸到更广阔的日常里,毕竟,那才是我们生活的主场。
4
很久以前,看过斯琴高娃主演的亲情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女主角诃是一名作家,平时忙于工作,没有精力照顾母亲,于是就给母亲请了个保姆,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一次探望母亲的时候,她发现母亲走路的姿势很奇怪,饭量变小,眼睛视力也差了许多,就带母亲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母亲需要做脑手术,经过揪心的挣扎之后,她终于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手术很成功,母亲的后续恢复也顺利,但随着住院的时间长了,母亲的情况渐渐变得奇怪,她会在半夜惊醒说胡话,隔几分钟就要上一次厕所,一次一次地要求翻身。
诃对母亲越来越没有耐心,甚至因为她造成的麻烦展开了剧烈的争吵。
出院后,诃把母亲接到家里住,母亲的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为了让母亲进行康复训练,她买了一台跑步机。尽管母亲很不满,但她总想着为了女儿要活下去,就强迫自己不停训练。
直到一天早晨,她摔倒在跑步机旁,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部电影是根据作家张洁的长篇改编而来的,这是她母亲生命中最后的八十多个日夜,是她心中的“一份心债”。
张洁说:“我实在谈不上孝顺,我只是非常爱她而已。爱和孝顺是两回事。孝顺除了牺牲、奉献,还有很多技术环节上的问题。”
这句话道出了孝顺的本质。
生而为子女,每个人对父母都有一份本能的爱,但把这份爱落实到行动处,才是孝顺。
我们都曾是那个对父母不耐烦甚至和父母吵架的人:
面对父母反复的唠叨,我们很容易厌烦;
面对父母固执的观念,我们觉得很难沟通;
面对父母对新鲜事物迟钝的接受能力,我们变得没有耐心。
但父母总是这样,担心你为他们花太多钱,担心自己给你添麻烦,却又如此依赖你,如同一个孩子。
老舍说:“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时间总是在忙碌中悄悄溜走,转眼就不知去哪儿了,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有限。父母和子女,终究只能携手走一段路,缘分尽了,剩下的半程,只能只身前行。
所以,千万别做那个“用嘴孝顺”的人。
可能,有些事情,当你突然想为父母做的时候,再抬头,那个人,已经不在很久了;你张了张嘴,发现,爸,妈,这两个曾经最温暖的称谓,也是很久没开口叫过了。
- END -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
* 作者简介:饭饭子,父母夜读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