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作文中间(优选6篇)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中间 篇一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包粽子则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一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手工活动。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或当天,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准备粽叶、糯米和各种馅料,开始包粽子。包粽子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大家都会乐在其中。
首先,准备粽叶是包粽子的第一步。粽叶是用竹叶制成的,呈三角形,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味。粽叶要事先用水泡软,然后用剪刀修整,以免影响包粽子的质量。每个家庭都会提前准备好足够的粽叶,以备包粽子使用。
其次,准备糯米是包粽子的第二步。糯米需要提前浸泡,使其变得柔软易煮熟。然后将糯米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煮熟。煮熟的糯米应该有一定的粘性,以便于包粽子时能够黏合在一起。
最后,准备馅料是包粽子的第三步。馅料的种类繁多,有肉类、豆类、蛋类等多种选择。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传统做法和口味偏好。家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食材的可得性,选择合适的馅料进行包粽子。
包粽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缝合口、扎带口、扎线口等等,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包粽子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包粽子的过程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确保粽子的质量和形状。
包粽子不仅是一项传统的手工活动,还是一种传承文化和家庭团聚的方式。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家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故事,增进感情。而品尝自己包的粽子则更是一种满足和自豪,无论形状和口感如何,都是家人们用心制作的。
端午节包粽子是一项充满乐趣和意义的传统活动。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大家都可以参与其中,体验包粽子的乐趣。包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代表着家庭的团结和传统的延续。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中间 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这个节日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有关,而包粽子则是为了纪念他而进行的一项传统活动。
根据传说,屈原是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和爱国精神而闻名。然而,由于受到朝廷的排挤和诬陷,屈原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无法容忍的不公。当地的百姓们闻讯后纷纷划船捞救,但却无功而返,于是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撒下米粽,以防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后来开始包粽子,并将其作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包粽子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包粽子的形状和口味各不相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菱形,有的是圆形。口味上也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之分,咸粽子多以肉类为馅料,甜粽子则常常加入红枣、豆沙等甜味馅料。
包粽子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首先,将粽叶修整好,然后将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粽叶中,并用细绳扎紧。接下来,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中煮熟。煮熟的粽子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吃起来松软香甜。
包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家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故事,增进感情。而品尝自己包的粽子则更是一种满足和自豪,无论形状和口感如何,都是家人们用心制作的。
端午节包粽子是一项充满乐趣和意义的传统活动。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大家都可以参与其中,体验包粽子的乐趣。包粽子不仅代表着对屈原的纪念,更是一种家庭团聚和传统文化的体现。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包粽子让人们更加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传统的延续。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中间 篇三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和奶奶在家里包粽子。
奶奶先拿来了一些粽叶、米、蜜枣和绳子。然后,奶奶和我就包起来。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左手拿粽叶,把粽叶卷起来,右手把那米用勺子放到粽叶里,然后在里面放一颗蜜枣,再用绳子把粽叶扎紧。把我弄得手忙脚乱。
终于包完了。奶奶把粽子放入锅内烧。半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终于烧好了。“不看不知到,一看吓一跳”,妈呀,那些粽子里的米饭都挤出来了。而且,我包得粽子大小还不整齐:有大一点儿的粽子,有小一点儿的粽子,还有的粽子非常的尖,还有的粽子非常的圆。再看看奶奶的粽子,一股浓浓的香味扑来,使我搀得直流口水。我急忙拿来一个碗,剥开粽子一咬,一股甜甜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非常开心。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中间 篇四
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妈妈送年货给外婆,到了外婆家,看到了粽叶、米、绳子放在那里。我说:“外婆,还要包粽子。”外婆说了一句,你和妈妈一起包。哦!
吃了中午饭,我看见妈妈真的在那里包粽子。我过来一看,妈妈熟练地包着,她先将粽叶卷起圆锥形,在里面放一些米,接着用粽叶包住,把绳子绕在上面捆紧,一个粽子包好了。
我看完了,拿起粽叶像模像样地包起来。我放米时,米从小洞里漏出来,当我塞住这个洞,那个洞又流出米来……我弄了好多时间才包好。
过了一会,我表哥在外面玩也回家了,看见我和妈妈在包粽子。表哥迫不急待地过来拿起粽叶,问阿姑怎么包,叫轩来教你,好吧!我说:“你看着我包,马上就会。”他拿起棕叶,将粽叶卷起来在里面放满米,也不要太满,再将粽叶包住,最后把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包好。我妈妈说:“两个人真棒!”一看就会,是一个既顽皮又聪明的小伙子。听到妈妈的夸奖,我俩非常高兴。我们三个人包着包着很快就包好了。
到了三点钟,外公和外婆将粽子放进锅里,再倒满水,接着盖住。烧了非常长时间,总算烧好了,打开锅盖一看有些粽子露出了白白的大尾巴,原来是漏馅了。
我和妈妈要回家,外婆拿了好多粽子叫我带来,我非常高兴。谢谢!外婆。外婆明年过来我家哦!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中间 篇五
端午节快到了,市场上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粽子又开始热销起来。但这么多年吃过很多种粽子,都赶不上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好吃。
端午节是妈妈很重视的节日。端午节那天妈妈天不亮就早早的起床了,说是只有太阳还没有升起采回来的艾蒿才有用。等到太阳刚刚爬起的时候,妈妈已经把艾蒿插满了屋檐,说是能够辟邪驱鬼保平安的。早上的露水很重,妈妈的裤腿都被打湿了,但她全然不顾,马上开始为我们包粽子了。粽叶是之前上山采来的柞树叶,是一种叫做大叶柞的树叶,叶子大的有比两个巴掌还大,而且很肥厚。包粽子的米有粘大米和大黄米,是头一天晚上就泡上的。
妈妈包粽子的速度很快,而且不是三角形的,是长方形的,看上去像一个钱包似的。首先把用开水煮过的两
个叶子叠加在一起,把米放在叶子的中间,再把买来的蜜枣一头放一个,还有花生放在米上。然后开始前后左右对折叶子,把粽子馅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最后就是用青草把包好的粽子一道一道捆绑起来,是一种叫做牛皮草的植物,很柔韧很结实。妈妈每次都要包上一大盆子,怕我们吃不够。
接下来就是下锅煮了,大铁锅装得满满的大半锅,还要把自己家小鸡下的笨鸡蛋放在一起同煮。等到开锅之后,满屋子都飘着粽子的'香味了,因为都是用的自然绿色的材料,那种青草树叶加上米的味道闻起来格外的清香。还没等煮熟呢,馋的口水就上来了,那种着急吃上一个粽子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大约一个多时辰粽子就煮好了,打开粽子叶米都被树叶染绿了,树叶青草加上米的香气扑鼻而来,吃起来更是香甜可口,尤其是那种柞树叶淡淡的味道混和着米香更是独特,是买来的粽子所没有的。 一同煮熟的鸡蛋也很好吃,特别的香而且一点也不噎人,总有吃不够的感觉。
端午节还没到呢,便开始期待还能吃上妈妈包的柞树叶粽子了。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中间 篇六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端午节到了,按照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端午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猜灯谜等。今天,奶奶教我包粽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根据馅的不同,花样也多:豆沙粽、鲜肉粽、八宝粽、红枣粽、蛋黄粽、火腿粽等。
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瞧,她熟练地把两片箬竹叶一扭,尖角“畚斗”的形状就出来了。然后,她往“畚斗”里装米,又用手压实,多余的粽叶按下,做好盖子,最后用绳子捆紧,三下五除以二就包好了一个粽子。
我看得入神了,也想学包粽子。我拿起一片箬竹叶,一扭,嗨,也成了一只尖角畚斗!挺简单的嘛!我得意洋洋地给奶奶看。“错了!”奶奶放下手中的粽子说,“包粽子是有讲究的,你看,这箬竹叶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颜色绿一些;粗糙的一面是反面,颜色浅一些,柄茎突出。包粽子时,要正面朝里,反面朝外。”奶奶一边说一边放慢速度给我做示范。
等我学着把尖角畚斗做好了,一勺一勺往里面装糯米,中间放了香香的火腿咸肉馅,再盖上糯米,想用箬竹叶包上,可糯米像淘气的孩子老往外钻。怎么办呢?“傻孩子,一口气吃不了大胖子,你米放得太多了。只要放八成满就可以了。”奶奶帮我倒出一些米,接着用右手掌心把“畚斗口”多余的箬竹叶压下,当作盖子盖上,右手按住盖子,倒过来,把长出的箬叶按在粽子外表面,最后用绳子捆紧!这一步是最难的。我看一步学一步,看一步学一步……试了好久好久,终于包出了一只长有四只角的粽子了。
我又包了第二个,扎绳子时突然想起忘了放馅,只好拆开箬竹叶,重新放,这回我放了一个大大的红枣馅。要盖“盖子”了,我又请奶奶帮忙,奶奶告诉我:“包粽子时米一定要压实,绳子要捆紧,这是需要力道,需要反复练习才有的经验,你多练多包,总会有进步的。”
是的,学做任何事都需要多练。我一边包一边学,包了一只又一只,慢慢摸索出了一点经验。这真是熟能生巧啊!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锅里煮。一个多小时后,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箬竹叶,咬一口,真是又黏又甜。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品尝了粽子的美味,还懂得了好多好多。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快乐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