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幼儿园语言教案【经典3篇】
《小壁虎借尾巴》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小壁虎借尾巴
适用年龄:3-4岁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 《小壁虎借尾巴》绘本。
2. 壁虎卡片。
3. 幼儿园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向幼儿展示《小壁虎借尾巴》绘本的封面,并询问幼儿是否听说过这个故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小壁虎想学游泳,但它的尾巴太短了。它向其他动物借尾巴,最后找到了适合它的大蛇的尾巴,并学会了游泳。
3. 引导幼儿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借尾巴对小壁虎有什么帮助?
主要活动:
4. 教师讲述故事《小壁虎借尾巴》,并使用绘本辅助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幼儿,引导他们参与讨论。例如:小壁虎是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尾巴的?小壁虎学会了游泳后感觉怎样?
5.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壁虎卡片,每个幼儿都会得到一张。幼儿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尾巴,可以与其他幼儿交流,合作寻找。
6. 教师引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例如:我可以借你的尾巴吗?我可以和你一起找尾巴吗?
7. 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借尾巴,并试着用这个尾巴进行不同的动作,如摇尾巴、游泳等。引导幼儿感受借尾巴对自己的帮助,并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
结束活动:
8.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活动,回顾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并引导幼儿思考:合作和分享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9.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例如:我觉得和朋友一起玩很开心,因为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和分享。
评估活动:
10.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记录每个幼儿的表现。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11. 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展,并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拓展活动:
1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和合作技巧,例如:向老师借笔、与同学分享食物等。
13. 可以选择其他类似主题的绘本故事进行讲解和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小壁虎借尾巴》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小壁虎借尾巴
适用年龄:4-5岁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并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 《小壁虎借尾巴》绘本。
2. 壁虎、动物卡片。
3. 幼儿园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向幼儿展示《小壁虎借尾巴》绘本的封面,并询问幼儿是否听说过这个故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借尾巴的理解和经验。
2. 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小壁虎想学游泳,但它的尾巴太短了。它向其他动物借尾巴,最后找到了适合它的大蛇的尾巴,并学会了游泳。
3. 引导幼儿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借尾巴对小壁虎有什么帮助?
主要活动:
4. 教师讲述故事《小壁虎借尾巴》,并使用绘本辅助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幼儿,引导他们参与讨论。例如:小壁虎是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尾巴的?小壁虎学会了游泳后感觉怎样?
5. 教师将壁虎、动物卡片分发给幼儿,让他们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幼儿可以扮演小壁虎,向其他幼儿借尾巴。其他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借尾巴给小壁虎。
6. 教师引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例如:我可以借你的尾巴吗?我可以和你一起找尾巴吗?
7. 学生们在游戏中体验借尾巴的乐趣,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分享自己的尾巴,并与其他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活动。
结束活动:
8.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活动,回顾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并引导幼儿思考:合作和分享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9. 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例如:我觉得和朋友一起玩很开心,因为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和分享。
评估活动:
10.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记录每个幼儿的表现。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11. 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展,并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拓展活动:
1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和合作技巧,例如:向老师借笔、与同学分享食物等。
13. 可以选择其他类似主题的绘本故事进行讲解和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小壁虎借尾巴》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三
《小壁虎借尾巴》幼儿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话中的礼貌用语,让幼儿知道说话要有礼貌。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动物的尾巴,知道动物的尾巴都有用。小壁虎的尾巴
能够再生。3、通过角色表演,让幼儿体验快乐。
4、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角色头饰。
2、奖励幼儿的小奖品若干。(漂亮的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孩子们,今天我听说森林里面正在举行一场非常有趣的比赛,小动物们正在比一比谁的尾巴最有用。我想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幼儿观察动物尾巴说说尾巴的用处。)你们知道吗?有一只小壁虎它的尾巴没有了,我让你们看看它的尾巴是怎么没有的,小朋友看了要告诉我它的尾巴是在干什么的时候,怎么没有的?
二、幼儿观看课件,知道故事内容。
1、看课件,了解小壁虎断尾巴的原因。
(1)小壁虎的尾巴是在干什么的'时候,被谁咬断的呢?
2、完整看课件,了解故事中的具体内容。
(1)孩子们,故事中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呢?
(2)它借到了吗?
3、再次完整看课件,注意小壁虎借尾巴时,它们时怎么说的?
孩子们,故事看完了,提问:
(1)小壁虎向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时候时怎么说的
不错的?小鱼姐姐是怎么回答的呢?
(2)小壁虎和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时候叫他们姐姐、伯伯、阿姨,小壁虎那么有礼貌,为什么它们都没有借给它呢?
(3)老师做小壁虎,请你们做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说出对话。
(4)请小朋友说说小鱼游水、牛吃草、燕子飞的动作是怎样的?
(5)我请一个小朋友做壁虎,其他小朋友做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我们来演一演他们的对话好吗?
(6)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为什么后来小壁虎又高兴的叫起来了呢?
三、完整的看着课件和小朋友一起讲述故事。
四、角色表演故事。
孩子们,现在我们学会了这个故事,你们想不想演一演?
(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小壁虎的头饰,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的头饰跟着课件进行表演。)
五、总结延伸,自然结束活动。
孩子们,当我们在午睡或者晚上睡觉时,小壁虎就在墙角里帮我们捉蚊子,不让蚊子吸我们的血,你们说,小壁虎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爱护它呢?现在就让我们去其它班看一看,它们的动物角里面有些什么动物好吗?带着孩子出去自然结束活动。